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依据溶度参数理论和分子模拟软件,配制溶度参数各异的混合溶剂,并用混合溶剂合成聚α-烯烃减阻剂。对减阻剂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加剂浓度与减阻率、混合溶剂的表观黏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混合溶剂的溶度参数逐渐接近聚合物的溶度参数时,其合成出的减阻剂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减阻率也随之增大。用一种脂肪烃(正己烷)和一种芳烃(甲苯)配制的混合溶剂除了溶度参数以外还需考虑溶剂的极性。溶度参数理论可以指导混合溶剂的配制。  相似文献   

2.
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二氯甲烷废溶剂回收分离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确定了萃取塔(T1)的理论塔板数、萃取剂水的用量、二氯甲烷精馏塔(T2)的进料塔板位置、回流比R及理论板数等。通过萃取和精馏分离提纯了二氯甲烷废溶剂中的二氯甲烷,在工艺参数:萃取塔(T1)的理论塔板数为8,萃取剂水与二氯甲烷废溶剂质量比为0.5,二氯甲烷精馏塔(T2)理论塔板数为20,实际塔板数取30为佳,二氯甲烷溶剂从16~18块塔板进料,侧线采出二氯甲烷,回流比R为1.5时,塔顶产品二氯甲烷的质量分数≥99.70%,水分≤0.15%。  相似文献   

3.
在搜集、整理和归纳13种国产减压渣油溶剂脱沥青中型实验数据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关联出不同溶剂和溶剂比时,脱沥青油密度与收率的经验式y(密度)=0.8593+0.0008x(收率)。还关联出一定溶剂和溶剂比时,脱沥青油收率与抽提塔顶温度、脱沥青油粘度与收率、残炭与收率和镍含量与收率的经验式。此外,提出了脱碳率对数和脱镍率对数与收率的关联方法。以上各关联式平均相对误差一般不超过2%。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某油砂沥青改质厂溶剂脱沥青单元操作水平,分析了溶剂脱沥青装置运行状况及存在问题,通过研究溶剂组成和工艺条件对溶剂脱沥青单元效率和能耗的影响规律,结合理论计算和工业对标,提出该单元操作优化建议。该溶剂脱沥青装置使用纯度高于99.9%的n-C5H12,对溶剂质量要求苛刻,造成溶剂成本高;溶剂/渣油(质量比)高达7,造成装置能耗高。分析研究表明:采用n-C4H10质量分数不超过10%的n-C5H12与n-C4H10混合溶剂替换高纯度n-C5H12溶剂,调整溶剂/渣油(质量比)为4,脱沥青油收率仅降低0.8%,但对溶剂品质的要求大幅降低,并且溶剂脱沥青装置能耗降低约33.4%。  相似文献   

5.
利用改进的UNIFAC模型来选择萃取精馏苯-甲基环戊烷过程中的混合萃取剂,对混合溶剂N-甲酰吗啉(NFM)-乙二醇(EG)对萃取精馏苯-甲基环戊烷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混合溶剂配比和溶剂比对分离过程可行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溶剂NFM-EG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溶解性,为粗苯精制过程中苯-甲基环戊烷的分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针对甲乙酮生产装置的丁烯提浓工艺过程,提出了采用质量比为1的甲乙酮(MEK)-N-甲酰吗啉(NFM)混合溶剂萃取精馏分离C4馏分中烷烃和烯烃的方法。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建立了平衡级数学模型,并考察了萃取精馏塔和汽提塔(溶剂回收塔)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溶剂比等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萃取精馏塔最佳工艺条件为理论塔板数90块、原料和萃取剂进料位置分别在第43和第6块理论塔板、萃取剂与原料质量比(溶剂比)13、回流比1.5;汽提塔最佳工艺条件为理论塔板数35块、进料位置在第10~20块理论塔板、回流比3.0,所得丁烷产品中正丁烷和丁烯产品中总丁烯质量分数分别在97%和98%以上,总丁烯产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甲苯为溶剂,TiCl_4、Al(C_2H_5)nCl_(3-n)、OS(CH_3)_2为催化剂的丁二烯环聚制备1,5,9-环十二碳三烯(COT)的反应规律;选择了催化剂组份间的配比范围;探索出较佳的工艺条件,并进行了中试放大。生产的产品纯度≥99.6%。催化剂得率>19kg/g Ti,选择性>90%。文中还讨论了溶剂用量、反应时间、溶剂中水含量及丁二烯加料方式等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春利  薛明  方静  孙晶晶 《石油化工》2012,41(10):1143-1147
选用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萃取剂,采用Wilson模型作为气液平衡的计算模型,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萃取精馏分离邻二甲苯-苯乙烯的过程进行模拟。考察了溶剂和原料的进料位置、萃取剂与原料的质量比(溶剂比)、回流比和理论塔板数对苯乙烯回收率和萃取精馏塔塔釜热负荷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到较优的精馏操作参数。在满足产品中苯乙烯含量为99%(w)的条件下,正交优化的结果为:溶剂进料位置第6块塔板、原料进料位置第72块塔板、溶剂比9、回流比8、理论塔板数140。在该条件下,苯乙烯回收率为95.46%,热负荷为4.611 7 GJ/h,综合评价最好。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2016,45(4):402
采用PRO-Ⅱ模拟平台,选择NRTL热力学方法,以二甲基亚砜、1-甲基-2-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二醇4种溶剂为萃取剂,采用萃取精馏法对高温费托合成C6馏分脱含氧化合物流程进行了模拟,并考察了V(萃取剂)∶V(C6馏分)、塔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等工艺条件对分离结果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NMP为最佳萃取剂,最优模拟操作条件为:理论塔板数为30块、进料位置为第15块,回流比为2,溶剂比为2。采用实验室小型精馏塔对高温费托合成C6馏分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塔顶采出液中的正丙醇+2-丁酮+丁醛的总含量小于0.1%(w),塔釜采出液中1-己烯含量小于0.1%(w),与模拟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30年代初有多种溶剂精制润滑油工艺,迄今为止占主导位置的仍然是糠醛和苯酚,但是,经过多年在实验室和中型试验研究,确定了 N—甲基吡咯烷酮(简称 NMP)精制润滑油,并在工业生产中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本文归纳了我国三大类原油(石蜡基、中间基、环烷基)十四种润滑油原料采用 NMP 精制试验并与糠醛(简称 Fu),苯酚(Ph)进行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NMP 溶剂精制润滑油是可行的。该溶剂毒性小,比酚安全,对芳烃的选择性比酚和糠醛好。  相似文献   

11.
N-甲基吡咯烷酮法萃取精馏分离C_4馏分中1,3-丁二烯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RTL方程和UNIFAC模型计算N-甲基吡咯烷酮(NMP)-C4物系的汽液平衡数据,由实验数据回归得到NRTL方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采用Aspen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NMP法萃取精馏分离C4馏分中1,3-丁二烯的萃取精馏塔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表明萃取精馏塔的数学模型可靠。考察了回流比、溶剂比(溶剂NMP与进料C4的质量比)、理论板数等因素对分离1,3-丁二烯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萃取精馏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理论板数70~80块,原料进料位置为第48~52块理论板,溶剂比12,回流比0.5~1.0,溶剂进料温度40~50℃,塔顶采出量0.150~0.155kg/h。  相似文献   

12.
采用异辛醇、异戊醇、异丁醇为助溶剂添加到碳酸二甲酯(DMC)柴油混合燃料中进行改性研究,测定了柴油-DMC二元临界互溶曲线和柴油-DMC-助溶剂三元互溶平衡曲线,考察了助溶剂用量、温度与混合燃料比例的关系。结果表明,异辛醇的体积分数为3.38%即可保证混合燃料的稳定性,助溶效果较优;添加DMC和醇类助溶剂后,油品的密度增加、粘度降低、水分含量和酸度值升高,初馏点下降,50%馏出温度略下降,90%和95%馏出温度几乎不变,十六烷值指数降低超过10个单位。  相似文献   

13.
利用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估算碳四(C4)与二甲基酰胺(DMF)之间Wilson方程二元参数,再利用Unifac模型估算C4烃之间的二元参数,建立了 DMF萃取精馏分离丁烯、丁烷过程的气液平衡模型,并利用Aspen Plus灵敏度分析工具考察了总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溶剂进料位置、溶剂比、回流比、溶剂进料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萃取...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溶剂热反应条件下制备了具有自组装活性中心的金属有机分子筛Cu3(BTC)2,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所制备的Cu3(BTC)2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苯甲醇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3(BTC)2可有效催化苯甲醇氧化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其催化活性高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Y催化剂.Cu3(BTC)2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与反应溶剂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反应后的Cu3(BTC)2虽然拓扑结构、晶体形貌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反应活性仍然保持不变,在丙酮溶剂中重复使用的Cu3(BTC)2甚至表现出高于第一次使用时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5.
日本最近开发出了耐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的新型树脂涂料系列。在常温(-80℃)下使用氨基甲酸乙酯(俗称尿烷NH2CO2C2H5)型树脂,它是以氨基甲酸乙酯为固化剂,配以适量的助溶剂混合而成。在中温(80-200℃)下使用配以适量助溶剂的环氧变性硅树脂;在高温(200-300℃)下使用配以适量助溶剂的单一硅树脂。可涂覆于各种碳钢和不锈钢制造的配管、贮罐等,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加速实验的结果表明,涂覆新型树脂涂料后,钢材的耐腐蚀性可提高40倍。  相似文献   

16.
为增强甲醇与汽油的相溶性以满足其使用性能,以醇类为助溶剂,通过测定甲醇-直馏汽油体系以及甲醇-直馏汽油-芳烃体系下不同助溶剂种类及含量的相分离温度,探讨各助溶剂对各体系相稳定的影响规律,优选出了最佳互溶状态下复配方案。结果表明:随着甲醇含量增加,甲醇汽油的相分离温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φ(芳烃)每增加2%,相分离温度可降低约3℃;当助溶剂总量较大时,醇类两两复配的助溶效果优于单醇助溶剂,且高低碳醇复配助溶效果优于低碳醇或高碳醇复配。最终得到复配助溶剂V(正辛醇)∶V(正十二醇)=1∶1,φ(助溶剂)=4%,φ(芳烃)=20%的M30(甲醇含量占甲醇汽油总量30%的甲醇汽油),其相分离温度达-29℃。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定床式加氢反应评价装置研究了C5加氢石油树脂合成用溶剂,考察了在同一反应条件下不同溶剂对加氢产物的分析指标(加德纳色度、黄色指数与溴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00~260℃、反应压力8.0MPa、液体空速2h~(-1)、氢油体积比200:1、进料树脂质量分数10%条件下筛选出120~#溶剂油可作为加氢用溶剂使用,加氢产物的各项指标优于其他溶剂。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天然气脱碳和脱硫的主要溶剂是醇胺类水溶液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N -甲基二乙醇胺 (简称MDEA)。作者采用严格的混合溶剂电解质理论建立的气体吸收溶解度和吸收热的热力学计算模型 ,可以同时计算CO2 、H2 S及混合气体在MDEA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美国油气杂志(Oil Gas Journal)1992年6月1日周刊登出法国石油研究院(IFP)一项新的天然气处理新工艺,用甲醇作业单一基本溶剂进行脱水、控制露点、回收烃液和产出气的脱硫、脱二氧化碳。此工艺作到一剂多用,并具有溶剂价格低、损耗小、无腐蚀、装置简单、投资省、节约能源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正>Chevron公司的工作人员和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共同努力,已经在美国爱荷华州的Ames成功地在溶剂法液化试验装置上生产出了生物燃料。溶剂法液化技术是将固体生物质(例如木屑)与Chevron公司开发的专有溶剂混合,在中等温度和压力下将这种混合物加工成浆体,然后通过热的反应器夹板进入装置的上部和下部。气体和蒸汽被传递到装置上部,而液体和固体被传递到装置下部。下部产生生物燃料、生物碳和溶剂,溶剂经过滤再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