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盆地天然气产业一体化发展是中石油在该区域60多年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发展方式,是适应区域天然气产业发展特征与发展环境的一种独特经济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包含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一体化技术创新支撑、一体化管理创新保障等重要实践内容。实践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天然气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实施成效显著:(1)一体化协同促进天然气增储上产工程建设,高效建成国内首个百亿立方米特大型气田,打造了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效益增长极;(2)一体化引领天然气市场稳健发展与安全供应,形成全国最成熟的区域天然气市场,建成国内最完善的天然气区域输配管网系统;(3)一体化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活力和动力,建立了独具该盆地特色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系列,构建了完善的天然气产业科技创新研发体系;(4)一体化推进区域经济社会与和谐稳定发展,推动了川渝地区能源结构优化与发展变革,推进了川渝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天然气产业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这一特色发展方式在四川盆地等资源与市场高度重合的特殊区域仍然具有继承与发展的需要,其有助于推动区域天然气产业链协调稳定发展,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建设重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是现代能源产业与天然气产业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为了加快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建设,基于可持续发展系统原理,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以川渝地区为例,探讨了基地发展要素建设的8个重大问题,提出了推进现代天然气产业体系建设是基地的战略定位,推行绿色低碳高效发展是基地的基本发展方式,实施多元网络化资源安全供应是基地的资源安全供应模式,培育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是基地天然气价值实现的有效平台,建立现代天然气服务业为基地提供重要支撑保障,创建天然气文化体系为基地提供不竭的文化动力,持续完善天然气政策体系是基地优化政策环境的主要途径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双碳”背景下,天然气产业与氢工业融合发展将势在必行,天然气与氢气同属气体能源,两者在产业链及生产制备—储运—利用等相关技术上存在交集,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可行性。为此,通过研究天然气和氢气的制备及储运基础技术、储存—运输—加注等环节技术革新和管制放松的产业融合理论,构建了产业融合模型,结合川渝地区产业基础优势,提出了天然气产业与氢工业融合协调发展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依托川渝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积极发展天然气制氢业务;(2)依托该区天然气管网优势,重点突破天然气管网掺氢运输,适应后期规模化用氢需求,降低终端成本,逐步“西氢东输”;(3)依托天然气装备制造优势,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超高压及低温液氢储运装备;(4)依托该区庞大的加油、加气站群,改扩建站点,合理布局具有加氢功能的综合能源补给站;(5)依托该区巨大的天然气消费需求,稳步推进混氢天然气在交通、民用和工业领域的示范应用。结论认为,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与氢工业融合协调发展将助力低碳清洁能源体系的构建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能够为中国的天然气产业与氢工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川渝实践样板。  相似文献   

4.
川渝天然气消费及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渝地区的天然气消费利用在中国具有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论述了川渝地区天然气的供应情况,天然气消费量与消费结构,天然气消费特点与发展趋势以及CNG的发展潜力;阐述了川渝地区天然气消费利用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满足地区能源需求、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天然气产业集群、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低碳城市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加强天然气消费的政策导向与合理利用以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贡献、优化资源配置以提升天然气利用效益、加强天然气下游产品的研发并开拓天然气利用新领域或延伸天然气利用产业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川渝地区水电及天然气资源的产输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但两种能源在该区的互补利用效率并不高。为了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结合川渝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性地提出了天然气和水电资源"气水融合"的发展战略:基于四川水电存在"丰多枯少"及川电外输线路季节性闲置、川渝两地天然气面临上游快速增储上产而下游消费市场增速放缓,且管道外输受限局面的特点,充分发挥川渝地区储气库群的季节调峰作用,探索采取在夏季丰水期储气用电,冬季枯水期采气发电外输的模式,实现气水互补融合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川渝地区实施气水融合发展战略具有发电用气潜力大、储气库加速布局建设、气电技术发展成熟、气源资源地综合成本低、发电企业积极参与气电项目等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能够提高地区清洁电力供应质量,实现相关企业提质增效发展的内在需求;(2)制约气水融合发展的问题主要为体现气电环保调峰价值的上网电价机制未建立、气电燃机设备采购及运维费用偏高、供气价格影响气电的经济效益等。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以下优化途径与建议:(1)构建气水融合战略合作联盟以优化内部协调配置;(2)合力争取气水融合发展的相关规划及配套政策;(3)在川渝地区加快推行气电上网两部制电价;(4)跟进并出台国产燃机示范项目的配套扶持政策;(5)建立储气电价与发电气价的价价优惠联动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际油气市场已经进入新一轮的低油价周期,方兴未艾的中国天然气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及时研究市场发展态势、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便成为当务之急。为此,以在我国天然气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和具有代表性的川渝气区为研究对象,从天然气产业链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新常态和低油价条件下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1)天然气市场改革不断深化;(2)市场主体竞争加剧;(3)供大于求;(4)外销任务艰巨;(5)地方政府对供气企业"三留"(留GDP、留税、留利)诉求凸显;(6)低成本战略成为油气企业的必选项。进而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应对策略:(1)健全和完善天然气产业市场体系,加强供给侧改革,创新市场开发模式,推进政府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2)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治理雾霾背景下,通过与地方政府和竞争性企业建立天然气终端市场战略联盟,发展工业园区、LNG车船燃料、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的利用产业集群,创新营销策略体系,强化资源消费本地化;(3)健全和完善蛛网式管网系统,建立市场战略储备体系;(4)越是在低油价背景下,越要深化内部改革,越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可持续地降低成本,以此应对天然气市场变革。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中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实现天然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示范区。为此,在提出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发展示范区概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川渝地区在天然气资源、基础设施、天然气消费与利用、市场化改革、能量计量计价等方面所具有的领先优势,提出了川渝地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与推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发展示范区是以政府、天然气产供储销企业、用户及利益相关方为参与主体,持续探索完善天然气市场化体制机制,在产业规模、供应保障、市场活力、公平交易等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区域总称;②川渝地区在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天然气利用、市场化交易、能量计量计价等领域一直在全国具有引领示范效应,从发展趋势来看,其引领示范作用有可能得以延续;③可以采取推进天然气高效利用,整合产业链,发展绿色化工、LNG利用和天然气调峰发电利用,开拓城市燃气利用新领域等措施,建设天然气综合利用示范区;④可以采取创造竞争条件、创新交易品种等措施,建设天然气市场化交易改革示范区;⑤可以采取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完善储气调峰体系建设、推进互联互通与外输通道建设、有序推动基础设施公平开放等措施,建设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示范区;⑥可以采取多方协同推进,政府主导、供用双方协作形成良好的实施条件,先行先试形成示范经验等措施,建设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示范区。结论认为,川渝地区具备打造可推广的中国天然气市场化发展改革示范区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8.
赵厚川  钟琳  樊英 《天然气工业》2014,34(11):148-151
中国天然气工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培养天然气产业高级人才已成为重大战略问题。根据当前天然气产业体系建设要求,面对油气企业普遍存在的干部队伍年龄偏大、经济政工干部较多、干部队伍学历待提升等问题,借鉴川渝气区的经验,构建了基于建设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即SUPPORT模式——由天然气工业基地战略管理的要素结构Strategy(战略)、Upgrade(提升)、Process(流程)、Performance(绩效)、Organization(组织)、Resource(资源)为基本管理架构的Training(培养)模式。实施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措施包括:1培养重要性认识与组织领导;2顶层设计与规划制定;3培养系统流程建设;4培养资源开发与可持续性;5加强后备人才选拔培养;6从严监督管理。该模式在建设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的高级人才培养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效果,对加快我国天然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油气企业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天然气能源革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和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的背景下,油气企业要获取成本优势、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合理配置资源、实施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创新。为了探讨中国油气企业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创新这一重要课题,借鉴国内外油气成本管理的经验与启示,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基于油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分析了油气成本管理的现状与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探讨了如何创新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内涵、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方式、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进而提出了提升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创新绩效的措施和建议:(1)加强战略管理的组织领导,强化天然气战略发展定位;(2)优化天然气市场结构,提升关键业务价值链效率和效益;(3)构筑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4)推进油气企业科技与信息化建设,以协同创新驱动降本增效;(5)健全和完善油气企业治理体系,降低发展的环境成本;(6)发挥业绩考核政策的激励作用,促进提质增效目标的达成。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对油气企业分析利用战略性成本信息、促进自身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保障提质增效、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是我国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的油气企业在迎来天然气产业大发展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探索高效的生产组织运行方式已迫在眉睫。为此,以具有天然气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总结了天然气生产组织运行方式的经验:(1)持续做好资源配置管理;(2)积极拓展天然气利用新空间;(3)推行产运储销一体化运行模式;(4)做到生产组织与经营效益紧密结合。进而结合川渝气区天然气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做好天然气生产组织运行的建议:(1)资源准备充足、管网布局先行是生产组织运行的基础条件;(2)产运储销一体化管理是生产组织运行的突出优势;(3)争取政府的产业支持政策是生产组织运行的有效保障;(4)合作共赢的理念是市场化环境下生产组织运行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然气市场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红 《天然气工业》2018,38(4):145-152
承接2016年回暖之势,2017年中国天然气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天然气消费量达2 335×10~8 m~3、年消费增量达353×10~8 m~3。为此,有必要剖析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因素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1)2017年爆发式增长主要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好转、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深入实施、化工等大宗产品价格回升、华东地区天然气发电负荷增加、管道天然气供应价格相对较低、LNG汽车市场整体呈现回暖态势等因素;(2)经济发展形势、"煤改气"的推进、政策实施方向、油气价格趋势等外部因素将能继续支持天然气市场的快速增长;(3)但天然气产业的自身条件、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将对市场发展造成制约。结论认为:(1)2020年之前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量仍会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但难以维持每年300×10~8 m~3的增长规模;(2)工业燃料和发电是天然气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3)环渤海等地区是未来天然气需求量增长的主要区域。为了保持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态势,提出如下建议:(1)千方百计扩大天然气供应规模,在认真做好国产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的同时,积极落实进口天然气资源;(2)毫不松懈地建设基础设施,管道要超前建设,LNG接收站要加大力度建设,地下储气库等调峰设施要鼓励建设;(3)科学合理地理顺天然气价格,居民价格与非居民价格并轨首当其冲,确立价格是平衡供需关系的杠杆作用,减少行政干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天然气产业赶上了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的良好时机。川渝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市场发展成熟、政策支持有利,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快速增长,然而经济可行性、技术发展瓶颈、产业管理及社会生态问题给产业发展提出了考验。天然气作为川渝地区基础产业,研究建议在产业快速发展时期应统筹规划,开放天然气市场,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确保常规天然气稳产的同时推进页岩气快速上产,实现规模化生产,为未来川渝天然气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建设、打造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梳理川渝地区LNG产业发展现状及LNG在交通领域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发现该区LNG产业发展依然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政策引导、技术研发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商业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等问题;要实现LNG在川渝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6个转变,包括LNG产品供给从数量供给转为效益供给、从产品需求转为综合需求、从约束性资源配置转为市场化资源配置、从粗放型发展转为内涵式发展、从单一产业带动到综合产业提升、从高碳增长转为低碳增长。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对于短途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较多,而对于长途清洁能源汽车鼓励政策则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更好地实现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2)为了实现LNG在交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行业利益相关的气源方、物流方、金融方、信息平台方、重卡供应方等五方协同发展,弥补当前产业链各方分割发展带来的困难;(3)燃气企业需要进行营销模式的创新,通过"气源+货源"联盟的模式实现从同质化竞争到生态链竞争。结论认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LNG在交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充分利用川渝地区的天然气资源优势、扩大就地消纳量、实现天然气产销平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周建  秦政先  蒋睿  邹晓琴 《天然气工业》2016,36(12):127-131
构建和完善我国天然气产业创新体系、实现油气体制改革,离不开一个高效的天然气储运科技创新体系。为此,以拥有目前我国最完整天然气产业链和最具代表性天然气储运系统的川渝地区为例,探讨了我国天然气储运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进一步构建的方法。结果表明:川渝地区拥有国内最为完善的区域性天然气储运系统和国内最为完整的天然气产业链,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科技体系,在先一步构建完整、高效储运科技创新体系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进而提出了构建川渝天然气储运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1统筹考虑川渝地区储运研发业务需求和研发资源分布;2建立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和管网独立开放的综合性天然气储运专业研发机构;3合理规划各组织的业务方向及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天然气业务的持续有效快速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按期实现,总结回顾了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和经验,分析了能源环境政策对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影响,剖析了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形势,展望了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巴黎气候协定承诺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环境下,中国天然气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国内天然气资源基础丰厚、资源探明率低、增储上产目标领域明确,与此同时,由于资源复杂化、勘探开发成本升高,天然气规模效益上产难度亦增加;尽管如此,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目标,国家坚持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按照当前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的增长态势,预计到2040年全国将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6×10~(12)~20×10~(12 )m~3,2030年左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峰值目标2 900×10~8~3 300×10~8m~3,届时国内天然气可采资源探明率在14%左右,发展目标具备可持续性。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提出以下5点建议:(1)保持天然气勘探开发持续稳定投入,确保勘探持续获得新突破和新发现、开发能够在弥补产量递减的同时保持产量箭头向上;(2)强化科技攻关,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突破勘探禁区、提高气田开发效益;(3)加强对已开发气田的综合治理,提高气田最终采收率;(4)统筹优化国内外气源、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构成,提高应对供气风险的能力;(5)对非常规天然气持续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支持,加快非常规天然气规模效益上产。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的优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天然气主要用于化工、油气田开采和发电等领域,在天然气消费中所占比例为87%以上,其中化肥生产占38.3%,居民用气在天然气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到11%。天然气的优化利用包括利用形式与结构的优化,以及利用地区的优化。基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布局,提出了建设主要利用天然气(LNG)等清洁能源的"沿海高新生态产业气态能源战略带"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气价是促进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并合理使用的杠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研究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发展与天然气价格、投资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天然气产业形势,提出了加快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建议:一是结合《天然气利用政策》,遏制不合理的用气需求;二是理顺不同用气类型间的天然气比价关系;三是积极推进天然气能量计价;四是适当提高川渝地区管输费率,确保天然气安全供应;五是逐步实现天然气市场定价。希望通过论述,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争取机会,使其有能力发现并开采更多的天然气资源,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保障供给,并通过价格的调节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杂志主编姜子昂博士悉心研究天然气经济以来的又一部专著《天然气产业低碳发展模式研究》已由科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于2011年10月与读者见面。这是一部主要基于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从产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对天然气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深入探索的专著。此前,姜子昂博士参与编著的有关领域的专著还有:《中国天然气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天然气输配经济学》、《川渝地区天然气供应安全模式研究与应用》、《经济景气与天然气市场研究》、《天然气战略营销与社会责任践行》等具有较高水平和应用价值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承造 《石油学报》2020,41(12):1445-1464
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和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工业的生存发展是由油气资源、市场、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要素决定的,其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油气生产消费大国,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的发展也高度依赖石油科技的进步。中国石油工业已形成了先进完整的理论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支撑了油气产量持续稳产和增产。未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石油工业必将面对重大挑战与新的技术需求,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支撑油气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在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技术需求包括:(1)满足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需求和保障油气供应安全,这当中必须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同时进一步扩大全球及"一带一路"油气投资与生产;(2)实现中国石油长期稳产2×108t/a以上;(3)实现中国天然气产量上升至3 000×108m3/a并长期稳产;(4)发展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与装备;(5)形成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中国石油工业上游未来...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工业》2004,24(12):i026-i036
·本刊专访·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推进川渝油气事业大发展廖永远 (12 -前插 )·战略研讨·中国深盆气勘探开发前景与对策马新华 (1- 1)低效气藏资源特征及高效开发战略思考田昌炳 罗 凯等 (1- 4 )世界石油天然气战略综述雍自权 翟中华等 (2 - 1)中国天然气资源潜力及供需趋势赵贤正 李景明等 (3- 1)煤层气是天然气的现实接替资源翟光明 何文渊 (5 - 1)中国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新领域赵庆波 (5 - 4 )川西坳陷深层天然气勘探前景与对策乐绍东 (6 - 1)加快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建议何文渊 刘晖等 (6 - 4 )西气东输天然气市场负荷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