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GH 2787合金在不同固溶温度处理后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在900、940和980℃固溶处理时,GH 2787合金的晶粒尺寸分别为20、30和40μm.当固溶温度低于γ'溶解温度时,GH 2787合金中的γ'相分布均匀,并有少量针状的η相出现.900℃固溶处理时,GH 2787合金硬度、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最高.GH 2787合金的主要强化方式为γ'相沉淀强化和晶界强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硬度测试、电导率测试和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了Al-6.6Zn-2.3Mg-2.1Cu-0.12Zr合金挤压板带固溶、单级时效和双级时效制度下的组织和性能。研究表明,Al-6.6Zn-2.3Mg-2.1Cu-0.12Zr合金挤压板带采用475℃/2 h的固溶处理制度,析出相回溶充分,无过烧现象;合金采用475℃/2 h+120℃/24 h的T6时效处理制度,晶内析出相细小弥散,晶界析出相连续分布;合金采用475℃/2 h+110℃/8 h+160℃/28 h的T74双级固溶时效处理制度,晶内析出相以η’和η为主,晶界析出物完全断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增加标准的980℃1h固溶-825℃ 2.5 h稳定化-720℃8 h+620℃8 h时效的处理时间对IN706合金(/%:0.03C,41Ni,16Cr,1.6Ti,2.9Nb)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时间(1~3 h)的增加,主要影响合金的晶粒尺寸,从而影响合金的性能;随稳定化处理时间(2.5~5 h)的增加,η相析出增多,导致强化相形成元素减少,合金性能亦有所下降,并对合金塑性和韧性产生不良影响;增加一级(8~18 h)和二级(8~36 h)时效处理的时间,会促进γ"和γ’相的析出,并且其形态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对合金的性能产生影响,但固溶1~3 h,稳定化2.5~5 h,以及一级时效8~18 h,二级时效8~36 h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制度对GH4169合金中δ相析出行为的影响,测试了不同固溶处理温度下合金的显微组织形貌。结果表明:GH4169合金的最佳固溶处理温度为940℃,该温度下可得到粒状、短棒状形态的δ相。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的固溶温度对挤压态Mg-13Al-6Zn-4Cu(质量分数,%)合金进行热处理,然后在(150℃/10 h)条件下进行时效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维氏硬度与极化曲线测试,研究固溶温度对挤压态合金显微组织、硬度与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促进晶界处的β-Mg_(17)Al_(12)相充分溶入α-Mg基体中。提高固溶温度使基体晶粒再结晶长大,逐渐缩小T-MgAlCuZn相心部的Cu元素富集区,改变β析出相的形态和分布,促进层片状β相在α-Mg晶界析出,从而提高时效态合金的硬度。但固溶温度超过420℃时,合金晶粒粗化并发生过烧。固溶温度升高导致合金腐蚀电位负移,腐蚀电流增大,腐蚀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6.
《铝加工》2015,(4)
对喷射沉积法制备的Al Zn11Mg2Cu1合金在465℃、485℃、500℃三种固溶温度下进行了合金组织和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合金适宜的固溶处理制度为485℃,保温1h,水淬。分析表明,喷射沉积制备的合金的晶粒度为4~5 m,晶粒比较均匀。用TEM对峰时效态的试验合金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合金经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后,沉淀相首先沿晶界析出,然后在晶内析出,其尺寸一般为5~10nm。  相似文献   

7.
选取不同碳含量的C-276合金板材样品,先对样品进行固溶处理,随后在900 ℃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敏化处理。采用ASTM G28中A法,对固溶及敏化后的C-276样品进行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得出C-276材料的晶间腐蚀年腐蚀率随敏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即延长敏化时间会增加C-276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固溶状态下,高碳型C-276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高于低碳型C-276合金;而在900 ℃敏化30 min以后,低碳型C-276合金呈现出更高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研究碳含量对C-276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固溶态下,低碳型合金晶界和晶粒内部均未发现有明显析出相,而高碳型C-276合金在部分晶界和晶粒内部分布着颗粒状富含Mo的析出相μ相。敏化过程中,无论低碳还是高碳型C-276合金,其析出相均为富含Mo的M6C型碳化物。高碳型C-276合金中,由于μ相对Mo元素起到钉扎作用,导致富含Mo的碳化物析出速度减缓,因此在敏化后,高碳型C-276合金具有更低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对热连轧GH4169合金在固溶处理过程中晶粒长大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δ相溶解温度在990~1 000℃之间,δ相对晶粒长大有显著阻碍作用,在低于δ相溶解温度进行固溶处理时,析出的δ相使得晶粒长大缓慢;在高于δ相溶解温度以上时,晶粒随温度的升高快速长大。晶粒长大动力学表明:在高于δ相固溶线温度以上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能提高奥氏体耐热变形钢高温持久强度的高温固溶析出处理方法。通过试验得出:4Cr25Ni20变形钢经过高温固溶析出处理后,982℃,41MPa的持久破断时间由原变形态的13h提高到191h。2Cr25Ni20变形钢经过高温固溶析出处理后,900℃,49MPa的持久破断时间间由原变形态的3.6h提高到127h。证明高温固溶析出处理后变形钢的高温持久强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可达到同钢种的离心铸造材的高温持久强度。分析认为变形钢经高温固溶析出处理后,由于在粗大晶粒的晶界上析出了锯齿形连续的M_7C_3、M_(23)C_6碳化物,使晶界强化,在高温应力作用下晶界不易产生空洞和裂纹,因此钢的高温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学电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硬度计,研究固溶处理对7020铝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合金组织中晶界较为明显,二次相可以充分溶解在铝基体中,合金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再结晶,并开始出现过烧现象,而双级固溶处理可有效抑制合金再结晶,不发生过烧。合金经A5处理后,合金出现明显的再结晶现象,有少量粗大二次相粒子析出。合金经B6处理后,组织由多边化的亚晶以及晶界、晶内弥散分布的细小析出相构成,亚晶大小均匀,尺寸在1-3μm。双级固溶处理后,合金平均显微硬度明显单级固溶,双级固溶工艺为(450℃, 0.5 h)+(480℃, 0.5 h),对再结晶抑制效果最佳,显微硬度最高为204 HV1。  相似文献   

11.
试验的GH706合金(/%:0.034C、16.10Cr、41.13Ni、1.64Ti、2.93Nb、0.39Al)和改进型合金(/%:0.027C、16.30Cr、1.79Ti、2.05Nb、1.21Al)由200 kg真空感应炉熔炼并重熔成150 kg ESR锭,1 180℃ 16 h均匀化处理后锻成Φ15 mm棒材,并经980℃3 h,4 K/min冷至820℃2~10 h,空冷,720℃16 h炉冷热处理。结果表明,提高合金中的Al含量和降低Nb含量可促使γ′相析出;通过调整二级固溶处理的时间可控制η相析出,使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塑性,在室温抗拉强度TS 1 200 MPa的水平下使断面收缩率接近30%。改进型合金在二级固溶处理为820℃2 h时,700℃抗拉强度为908 MPa,断面收缩率达54.8%。  相似文献   

12.
IN718合金作为航空、航天、核能、石油领域大量应用的关键材料,其晶粒尺寸与δ相分布会严重影响产品最终性能。在该合金热轧结束后采用轧后空冷+离线固溶、轧后水冷+离线固溶、轧后在线固溶3种冷却和固溶处理工艺,观察晶粒大小与δ相的析出情况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3种工艺下δ相在晶界上均呈不连续的颗粒状或短棒状分布,但在线固溶处理后材料的晶粒尺寸与δ相析出数量适中,高温持久性能较水冷+固溶工艺提高了26%,室温和高温下的伸长率较空冷+固溶工艺分别提高了17%和6%,综合力学性能优异,是最佳的轧后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Si含量的00Cr27Ni31Mo3Cu合金经900℃时效处理后,其σ相析出数量、-10℃冲击韧性、室温拉伸性能和1 200℃固溶处理效果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i会强烈促进时效过程中的σ相析出,且与材料的冲击韧性和拉伸塑性的降低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尤其是wsi为0.44%~0.50%时,σ相的析出量会随着合金中Si含量的上升而急剧增加,冲击韧性和拉伸塑性则显著下降;当wsi >0.5%后,σ相的析出数量、冲击韧性和室温拉伸塑性的变化趋于平缓.此外,从1 200℃固溶处理的情况来看,wsi≤0.44%的合金中的σ相已完全溶于基体,而wsi>0.50%的合金仍有σ相存在.综合分析表明,00Cr27Ni 31Mo 3Cu合金中的Si含量应控制在0.45%以下,可有效降低σ相的析出倾向,即使合金中已存在σ相也可以通过常规固溶处理予以消除.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新型医用Ti-3Zr-2Sn-3Mo-25Nb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α+β)两相区固溶处理后,合金主要由初生α相和β相组成;初生α相尺寸短小,以颗粒状形式出现在晶粒内部和晶界附近。在实验参数范围内,升高固溶温度导致初生α相的体积分数降低,β相的体积分数增加。经β单相区固溶处理后,合金主要由单一β相组成;随着固溶温度升高,β相晶粒逐渐长大,晶粒尺寸约为25μm。经(α+β)两相区固溶+时效处理后,在β相基体上析出针状α相,尺寸细小,呈交叉排列。经β单相区固溶+时效处理后,在β相晶界附近和晶粒内部析出尺寸大小不一的细针状α相;晶界附近析出的α相具有一定的取向,晶粒内部析出的α相横纵交错,大小不均匀。经固溶处理后,合金获得中等水平的强度和较好的塑性;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减小,塑性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加。经(α+β)两相区固溶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差(Rm-Rp0.2)较β单相区固溶处理后的大。经(α+β)两相区固溶+时效处理后的合金强度增量高于β单相区固溶+时效处理后的合金强度增量。在相同时效条件下,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合金的强度和模量逐渐减小,延伸率基本保持不变。经780℃/30min固溶空冷+480℃/6h时效空冷处理后合金的弹性模量达最小值(E=64GPa),最接近于人体自然骨骼等硬组织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5.
李玉峰  陈安忠  阮强  唐兴昌 《钢铁》2019,54(6):86-95
 为了研究904L钢高温下固溶析出行为及其析出相演变规律,采用热处理试验炉,对中试试验生产的904L钢热轧板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固溶处理;对固溶处理后的试样在900 ℃下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结果表明,经固溶处理后904L钢晶界处的高温析出相已基本溶解固溶于基体中,组织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未出现明显第二相组织,但由于固溶不充分、钼元素存在条带状偏析,且出现少量孪晶,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和固溶时间的延长,晶粒尺寸逐渐增加,1 135 ℃、600 s固溶处理后组织和性能较好;固溶处理后的试样在900 ℃高温下经不同时间时效处理后,基体中均析出σ相,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基体中σ析出相逐渐增多,尺寸也逐渐增大,并且有粗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固溶处理制度对DSM11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热处理可明显降低合金元素的偏析,减少枝晶组织偏析及共晶数量,提高γ'相的尺寸均匀性.随着固溶处理温度的提高,该合金室温和980℃的拉伸性能变化不大,但816℃、483 MPa和980℃、190 MPa下固溶处理后合金的持久寿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固溶处理对一种新型Ti-6Cr-5 Mo-5V-4Al合金组织与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Ti-6Cr-5 Mo-5V-4Al合金在β/β固溶处理后的典型组织为:变形拉长的β晶粒,晶粒破碎,原始β晶界处有项链状初生α相析出,经时效后,晶内则析出纵横交错的细小次生α相.β固溶处理后的典型组织为:等轴β晶粒,经时效后晶界处沿着一定取向析出次生α相薄片层,晶内弥散分布着平行交错的细小次生α相.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β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初生α相的含量逐渐减少,相转变温度以上固溶处理后初生α相完全消失.α/β固溶+时效后显微组织中次生α相尺寸较小,大小均匀,长度在500nm左右;而β固溶+时效后显微组织中次生α相尺寸较大,且大小不均,长度在200~1500 nm左右.该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具有中等强度水平和良好的塑性,且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固溶温度越高,合金强度越低,塑性越好;经时效后,α/β固溶处理的时效强化效应明显强于β固溶处理后,强度差值达360 MPa,主要是因为α/β固溶处理后初生α相的析出,导致残余β相更加稳定,时效时次生α相的驱动力小,以及残余大量的位错等缺陷为α相提供了较多的形核位置,因此次生α相尺寸细小且分布均匀弥散.  相似文献   

18.
将7050铝合金模锻件产品取样进行475℃×1 h固溶处理后,按照105℃×8 h、120℃×8 h、150℃×4 h、177℃×7 h依次叠加时效处理并于中间过程取样,采用透射电镜(TEM)、布氏硬度测试(HB)及能谱分析(EDS)等方法研究7050铝合金模锻件的固溶及四级时效热处理工艺过程中组织、化合物相和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固溶态合金中有含Fe、Ni、Ti、Si等杂质元素的未溶化合物以及少量的S相(Al2CuMg);合金依次经4次时效处理后硬度逐渐升高;时效处理过程中,S相同时沿晶界和晶内析出,η相(MgZn2)呈颗粒状分布于Al基体上,尺寸约为40~50 nm。其中177℃时效处理后观察到的纳米级析出物η或η’相是7050合金的主要强化相。  相似文献   

19.
Inconel 690合金TT处理后的析出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相分析研究了3种不同钛含量的Inconel 690合金经不同固溶温度+715 ℃×15 h,TT处理后的析出相。结果表明:合金经TT处理后,均有M23C6析出,并含有一定量的Ti(C,N);钛含量为110%的合金中有γ′相析出,γ′相在晶内弥散分布;M23C6大多在晶界上析出,而且在孪晶界和晶内位错线处也均有析出,M23C6与界面一侧基体保持立方 立方的平行位向关系;钛含量增加,析出的M23C6尺寸变小,间距增大,晶界附近的铬含量明显提高,有利于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固溶冷速对一种难变形镍基高温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观察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冲击断口形貌、碳化物以及γ′相分布情况,并检测了其抗拉强度和持久寿命.结果表明:经过1 140℃固溶后,随着冷速的降低(风冷>空冷>控温慢冷),合金中析出的碳化物数量增多且尺寸增大,γ′相形貌发生变化且尺寸增大(170 nm→230 nm→680 nm),合金的抗拉强度和持久寿命显著降低(650℃+863 MPa, 169 h→91 h; 750℃+588 MPa, 130 h→94.3 h).在固溶后的冷却过程中冷速较慢,析出并长大的γ′相会与奥氏体基体的晶界有充分的时间发生交互作用.大角度的奥氏体晶界成为合金元素的快速扩展通道,使得晶界处γ′相的长大速度远大于晶内γ′相的长大速度,γ′相的形貌也从花瓣状长成条带状.综合分析,低冷速只能提升该合金的冲击吸收功和断后伸长率,而高冷速能大大提升合金的持久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