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硝酸锌、硫化钠和活性炭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活性炭(AC)负载纳米硫化锌的复合材料Zn S/AC。利用SEM、EDS、XRD、FTIR、BET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Zn S/AC对水溶液中铀酰离子(UO_2~(2+))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时间、初始铀酰离子质量浓度、pH、吸附剂投加量、温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模拟,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Zn S/AC的比表面积为201.1961m~2/g,明显大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165.0240 m~2/g),平均孔径为4.70 nm,孔容为0.038 cm~3/g。在初始铀酰离子质量浓度为35 mg/L、pH=6、吸附时间为120 min、Zn S/AC投加量为0.01 g、处理温度为50℃下,吸附剂对铀酰离子的吸附量为63.75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热力学参数?G<0、?S>0、?H>0,表明该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2.
陈叶桐  权珍桢  汪卫  刘小林  王艳  陈擘威 《精细化工》2022,39(5):1004-1011,1019
以聚丙烯酸为原料,Zn2+和Mn2+为交联剂,环氧丙烷为促凝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锌/锰交联聚丙烯酸多孔聚合物(Zn/Mn/PAA),考察了Zn/Mn/PAA对铀酰离子(UO22+)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吸附剂用量、pH、吸附时间、共存离子以及离子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2+和Mn2+物质的量比为1:1(交联剂总用量与聚丙烯酸物质的量比为10:1)时,所得样品Zn/Mn/PAA-2对UO22+的吸附性能最优。在pH=4.3,UO22+的初始质量浓度10 mg/L,吸附时间30 min,吸附剂用量为1 g/L,吸附温度25 ℃的优化条件下,Zn/Mn/PAA-2对UO22+的最大去除率为82.3%,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其他金属离子存在时,Zn/Mn/PAA-2对UO22+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在不同水样中Zn/Mn/PAA-2对UO22+的最大去除率可达82.8%。5次循环利用后,Zn/Mn/PAA-2对UO22+的去除率和解吸率仍然可分别达65%和72%。  相似文献   

3.
以聚苯乙烯树脂小球为前驱体,采用气相沉积法合成了碳纳米管小球型材,将其应用于对放射性废水中铀酰离子的吸附。测试结果显示,当pH处于4~8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铀酰离子的吸附为Langmuir单层吸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73.42 mg/g。同时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为拟二级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4.
黄新  陈冬青 《广东化工》2013,(22):54-56
将铁观音废茶经过处理后作为吸附剂,并进行FT-IR表征.使用该吸附剂对水相中的UO22+进行静态吸附实验,考察pH、温度、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离子强度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模型拟合推断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步法合成磁性胺肟基功能化CMC(简称PAO/CMC/Fe3O4),用批示法研究了PAO/CMC/Fe3O4对U(Ⅵ)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O/CMC/Fe3 O4对U(Ⅵ)的吸附容量大,速度快,最大吸附容量119.21 mg/g,3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符合伪二阶动力学吸附模型,说明PAO/CMC/Fe3O4对U(Ⅵ)的化学吸附过程是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2):198-202
利用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EPPTMS)与正硅酸乙酯在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MN)表面发生共聚反应,制得表面富有含氧活性基团的复合磁性纳米吸附剂(EPPTMS-MN),研究EPPTMS-MN对铀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结果表明,EPPTMS-MN是良好的铀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16,(2):198-202
利用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EPPTMS)与正硅酸乙酯在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MN)表面发生共聚反应,制得表面富有含氧活性基团的复合磁性纳米吸附剂(EPPTMS-MN),研究EPPTMS-MN对铀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结果表明,EPPTMS-MN是良好的铀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8.
高硫高灰煤脱灰脱硫预处理后采用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考察了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以及灰分、硫分含量和表面活性剂等对制备的活性炭吸附铜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化温度为820℃,活化时间为1.5h,碱炭比为2.5的条件下制得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 004.5m2/g,铜离子去除率为67.8%;煤中灰分的脱除和添加表面活性剂有利于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但脱硫煤基活性炭吸附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农业剩余物山竹果壳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钾(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利用正交实验(L_(16)(4~4))确定活性炭的最佳制备工艺。并以活性炭为吸附剂,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Cu(Ⅱ)初始浓度、溶液p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究其等温吸附过程和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能更好的描述活性炭对Cu(Ⅱ)的吸附过程,最大吸附量为18.15 mg/g;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拟合,其相关系数为0.9987。  相似文献   

10.
以工业氢氧化镁为原料,采用水热-煅烧法和碳化-煅烧法制备氧化镁。前者将原料氢氧化镁通过水热制备六角片状氢氧化镁,再在适当温度下煅烧氢氧化镁得到活性氧化镁;后者是先用CO2将Mg(OH)2转化成片层花状碱式碳酸镁或三水碳酸镁晶须作为前驱体,通过煅烧得到高活性的氧化镁。研究了前驱体、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等条件对Mg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gCO3·3H2O晶须制备的MgO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其柠檬酸值为8.45 s,吸碘值为262.14 mg·g-1。研究了制备的活性MgO对Pb2+的吸附性能,显示出其对Pb2+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饱和吸附量达到364 mg·g-1,其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1.
    
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elicited much interest because of their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the removal of toxic and radioactive urany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With polyethyleneimine as a functional group,carboxylated chitosan as a matrix,and oxidizing activated carbon as a nanofiller,this study synthesized a novel environment-friendly polyethylenimine-functionalized carboxylated chitosan/oxidized activated charcoal(PCO)biocomposite with a unique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structure.PCO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an easy chemical cross-linking method.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 certified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que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structure.The obtained PCO was used to remove uranyl ions from an aqueous solution,demonstrating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450 mg·g?1.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CO decreased by less than 7.51%after five adsorption-desorption cycles.PCO exhibited good adsorption selectivity(Kd=3.45×104 mL·g?1)for uranyl ions.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PCO was also discussed.The material showed good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uranyl ions.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和改性活性炭对六价铬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苯炭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活性炭和用HNO3改性的活性炭对水中铬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吸附剂用量及不同pH值对铬离子的吸附效果,从而得到处理铬废水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碳对铬离子吸附效果较好,pH值为3,吸附时间80min是较为经济且除去率最高的条件。研究结果可为含铬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活性炭作吸附剂 ,研究了在不同 pH、浓度、离子强度和配合剂的条件下 ,活性炭自溶液中吸附Zn2 及其配合物Zn -EDTA的特性。实验结果得出活性炭吸附Zn2 在配合体系中的吸附不同于简单Zn2 的吸附 ,简单Zn2 的吸附主要是以静电吸附的机理进行 ,而在配合体系中 ,可能在活性炭 /水界面上发生配位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氧化改性ACF对铅离子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勤  肖乐勤  陈春 《化工时刊》2006,20(7):13-15
为了提高活性炭纤维(ACF)对水体中重金属铅离子的吸附性能,采用浓HNO3对ACF进行了氧化改性,并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对样品吸附铅离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氧化改性后样品对铅离子的吸附速率非常迅速,吸附平衡时间仅需要5 min。2.氧化改性后ACF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保持着对铅离子较高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活性炭纤维对水中Cr6+的吸附性能,为以活性炭纤维为吸附材料的实验装置提供基础数据。本文研究了温度、吸附剂用量、溶液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作出相应的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分析。实验表明活性炭纤维在常温下去除铬离子的的效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云南化工》2017,(10):20-22
利用低饱和共沉淀法、焙烧还原法,制备活性炭改性焙烧镁铝水滑石。将其作为吸附剂,处理质量浓度为100mg/L的含氯模拟废水。实验结果与传统水滑石比较,氯离子吸附率提高6.22%,成本降低35.42%。在性价比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水滑石,具有明显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N2和CO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研究了影响活性炭吸附CO2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和气体多层吸附平衡模型的分析表明活性炭的微结构中,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参数都不是吸附CO2的主要性能指标,而主要是其表面特性影响吸附CO2的性能;多层吸附平衡模型可用于吸附平衡的分析。为提高活性炭吸附CO2的性能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负载金属球形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噻吩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维钊  郑经堂  何小超  赵玉翠 《化工学报》2008,59(11):2824-2829
以122型酚醛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首先进行阳离子交换,然后经炭化-活化制备了负载Ag、Cu和Ni等金属的球形活性炭材料,所得材料的孔结构和负载金属的形态分别采用低温N2吸附、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负载金属球形炭材料中金属以单质颗粒的形态存在,而其比表面积和孔容比未负载的材料略为下降。以噻吩-环己烷模拟溶液为考察对象,采用动态吸附方法,以穿透硫容为考察指标,评价了材料的吸附脱硫性能,并初步分析了其吸附机理。负载的球形炭材料的穿透硫容为1.46 mg&#8226;g-1,而负载Ag、Cu和Ni金属颗粒的球形炭材料的穿透硫容分别提高到3.66、4.43、5.07 mg&#8226;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