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化工》2021,50(4)
食源性致病菌可以引起的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传统方法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复杂、耗时、高成本等)。基于适配体修饰纳米材料传感器有望替代传统的检测方法,实现对食源性致病菌实时、快速、灵敏检测。本文简要介绍基于适配体纳米金比色传感器和基于适配体二硫化钼纳米片荧光传感器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并且介绍两种方法的局限性。最后,对适配体修饰纳米材料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离及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核酸适配体是一种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目标物的寡聚核苷酸,可以是RNA也可以是DNA。较其他识别分子而言,适配体具有性质稳定、易合成、易标记、分子量较小和目标分子广泛等优势。目前核酸适配体主要被应用在检测、分离纯化和医疗三大领域,本文主要论述了适配体在生化分离及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比色适配体传感器,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智能手机实现了对牛奶中氨苄西林快速、灵敏的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两种信号输出方式(吸光度和RGB信号)的线性范围分别20 nmol/L~10μmol/L和50 nmol/L~10μmol/L,检测限分别为10 nmol/L和20 nmol/L。此外,该适配体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并且在牛奶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3.9%~104.3%。表明该比色适配体传感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RGB方法不需要采用精密仪器,就能实现现场快速检测抗生素残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食品检测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备受关注,特别是简便、灵敏、准确的食品检测手段和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简述了食品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检测方法,在阐述基于模拟酶纳米材料和纳米粒子的两类比色分析传感器构建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两类纳米材料比色分析传感器在食品添加剂和生物毒素、化学毒素等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特别对金属离子、农/兽药残留和非法添加物等化学毒素的检测进行了回顾,最后对基于纳米材料比色分析传感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纳米比色分析传感器可通过溶液颜色变化直观地检测食品中的各类物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速和易微型化等优点,未来该类传感器应加强与生物复合材料的结合,在实现检测快速化、精准化的同时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是检测环境中抗生素含量的有效手段。介绍了磺胺类抗生素检测中常用的3种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研究现状,包括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和适配体比色传感器。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是一种低分子量碱性蛋白质,其中PDGF-BB亚型是诊断和识别癌症的重要生物标志物蛋白,与多种疾病的诊断相关,包含肝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性眼病等。同时,PDGF-BB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被公认为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的药物。传统的PDGF-BB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在内的方法存在耗时长、成本高、仪器复杂等不足,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近年来,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以其高特异性、高灵敏度、低成本、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PDGF-BB检测方面引起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近年来检测PDGF-BB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基于核酸适配体的PDGF-BB生物传感检测方法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敏娟 《应用化工》2013,42(6):1151-1153
以溴化乙锭作为信号物质,以溶菌酶适配体作为分子识别物质,构建了无需标记的在均相溶液中检测溶菌酶的荧光传感器。在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的检出限为3×10-8mol/L,线性范围为1.0×10-7~9.0×10-7mol/L,相关系数为0.993 8。该方法不需要对适体和目标物进行标记,且具有选择性好、简单易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碳点作为一种新型的“零维”碳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强的稳定性、高比表面积等优点。因此,碳点在传感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综述了基于自然资源碳点的制备方法和其在荧光传感器、比色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提出了未来面临的挑战,为碳点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唐子龙  郝远强  刘又年 《化工进展》2022,41(4):1925-1940
自2014年首次被报道以来,层状黑磷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层状黑磷具有比表面积大、带隙结构可调、载流子迁移率高、生物相容性好及易修饰等特点,是一类潜在的理想生物传感材料。本文将关注层状黑磷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根据检测目标物的类型,对最新的研究报道进行了详细分类与讨论,主要包括气体分子、生物小分子、其他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几大类基于层状黑磷构筑的电化学传感器。重点概述了层状黑磷及其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质,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分析性能等。最后讨论了黑磷基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应用的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拓展黑磷纳米材料在分析传感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浩春  吕佳  张冰  高文超  李兴  常宏宏  魏文珑 《化工进展》2016,35(12):3991-4000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主要途径是早期诊断和治疗,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可实现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且具有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本文重点综述了碳纳米材料、贵金属纳米材料、氧化物纳米材料、量子点纳米材料等新型纳米材料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原理及其在甲胎蛋白、前列腺抗原、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分析总结了基于不同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在各种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优缺点,并展望了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提出未来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应以微型化、高通量化和商业化为研究重点,并实现对肿瘤标志物的快速、在线、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