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十三五”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3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2015年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达到375×108 m~3。为了持续稳产和提质增效,首先总结了"十二五"期间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成果,分析了天然气发展的有利条件:1天然气资源丰富;2勘探开发主体技术日趋成熟;3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4天然气市场需求潜力大。然后梳理了长庆油田天然气发展所面临的挑战:1资源劣质化趋势明显;2已开发气田稳产能力减弱;3低产井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多;4天然气市场供需矛盾显现。进而指出了"十三五"期间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1天然气勘探围绕上古生界致密气、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新区新领域3个层次展开,实现天然气储量的快速增长及勘探领域的有序接替;2合理进行开发规划,重点做好老气田稳产工作,提高致密气采收率,加强新区产能建设,实现长庆气区天然气年产量稳中有升;3预计到"十三五"末,长庆油田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400×108 m~3。  相似文献   

2.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田,年产气量达250×10~8m~3,气田西区是苏里格气田长期稳产的重要后备储量区。由于该区低阻气层和富集区识别困难,生产井气水同产、携液能力弱,制约了该区天然气的有效开发。为此,以气藏地质特征为基础,从动、静态结合角度出发,开展了产层测井识别、气水分布控制因素、富集区优选及不同天然气富集级别区差异化开发技术对策等研究。结果表明:(1)西区具有气水分异差,气、水层混杂分布,无统一气水界面的气水分布特征;(2)生烃强度、储集层非均质性对气水分布具有主控作用,生烃强度控制了气、水分布的宏观格局,区域生烃强度越大,气层相对越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则控制天然气的局部充注和聚集成藏;(3)气水分布模式纵向上可划分为上水下气型、上气下水型、上下水夹气型、巨厚储层气水混存型及纯气型5种类型;(4)针对气田开发主要面临的4个方面的挑战,提出了以产层测井识别、富集区优选、产水劈分、生产制度及排采周期优化为核心的高含水致密砂岩气藏差异化开发技术对策。结论认为,形成的高含水致密砂岩气藏差异化开发技术对策能够解决苏里格气田开发面临的4个挑战,可为气田持续稳产提供技术支撑,且对同类型气藏...  相似文献   

3.
经过5年的滚动开发,到2005年底榆林气田T区累计建井172口,形成年产20×10~8 m~3天然气生产能力,成为长庆又一重要天然气生产基地。随着榆林气田T区产能建设的结束,气田进入稳产阶段。因此,深化地质研究,开展数值模拟跟踪研究,通过对拟合、修整好的数值模型,预测相关开发技术指标,最终优选最佳的开发方式,为该区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十二五""十三五"两个五年规划交替之际,国际油气市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展"十二五"油气勘探开发规划目标后评估,对于科学合理编制"十三五"各类油气发展专项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估结果认为,"十二五"期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规划目标完成情况总体较好,但尚有差距:①石油年产量目标2×10~8 t超额完成、而储量目标65×10~8 t相差6.4%,天然气储量目标3.5×10~(12)m~3超额完成、年产量1 385×10~8 m~3目标相差6.2%;②非常规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相对较差,其中页岩气好于煤层气。新常态下,油气消费量增速放缓、油价暴跌、资源品位下降及统计口径的变化是导致"十二五"油气勘探开发部分规划目标未能完成的主要因素。预测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在国际油价介于50~70美元/桶的条件下,国内年均新增常规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将分别为10.0×10~8~12.0×10~8 t、6 000×10~8~8 000×10~8 m~3;年均新增探明页岩气、煤层气地质储量将分别为1 000×10~8~2 000×10~8m~3、500×10~8~1 000×10~8 m~3;国内石油年产量将保持在约2.0×10~8 t;到2020年,天然气年产量将介于1 800×10~8~2 000×10~8 m~3,其中页岩气年产量将达200×10~8 m~3,煤层气年产量将达150×10~8 m~3。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勘探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区,截至2001年底探明加控制天然气总储量3561×10~8m~3。有效勘探面积约5.63×10~4km~2,资源量约为10000×10~8m~3。从第四系天然气勘探历程、生物气资源量现状、生物气勘探潜力分析、生物气勘探目标及方向等方面阐述了该区第四系生物气勘探现状及前景,并着重强调:丰富的资源条件、巨大的勘探面积、较低的勘探程度是第四系生物气勘探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根据以发现气田的规模及解剖,预测在主力生气凹陷南北斜坡还可找到2~3个1000×10~8m~3的大型气田。该区已成为“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持续提升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大力推进认识深化和技术攻关,加快培育天然气增储上产新阵地,持续增强老区稳产能力,积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应用,大幅度增加天然气经济可采储量,力争实现老气田稳产、新区稳步建产、产量稳定增长,为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开好局、起好步。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生产天然气14.8×10~8 m~3,销售天然气13.5×10~8 m~3,同比分别增长27%、26%。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天然气业务的持续有效快速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按期实现,总结回顾了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和经验,分析了能源环境政策对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影响,剖析了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形势,展望了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巴黎气候协定承诺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环境下,中国天然气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国内天然气资源基础丰厚、资源探明率低、增储上产目标领域明确,与此同时,由于资源复杂化、勘探开发成本升高,天然气规模效益上产难度亦增加;尽管如此,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目标,国家坚持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按照当前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的增长态势,预计到2040年全国将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6×10~(12)~20×10~(12 )m~3,2030年左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峰值目标2 900×10~8~3 300×10~8m~3,届时国内天然气可采资源探明率在14%左右,发展目标具备可持续性。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提出以下5点建议:(1)保持天然气勘探开发持续稳定投入,确保勘探持续获得新突破和新发现、开发能够在弥补产量递减的同时保持产量箭头向上;(2)强化科技攻关,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突破勘探禁区、提高气田开发效益;(3)加强对已开发气田的综合治理,提高气田最终采收率;(4)统筹优化国内外气源、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构成,提高应对供气风险的能力;(5)对非常规天然气持续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支持,加快非常规天然气规模效益上产。  相似文献   

8.
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开发对象由常规气藏向非常规气藏拓展,致密砂岩气逐渐成为天然气增产的主力。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分布范围广、资源量占中国致密气资源量的58.2%,与其他国家致密气相比,具有气层更薄、非均质性强、地层压力系数低的特点,效益开发难度更大。经过20余年攻关,长庆油田探索形成了致密气开发配套技术,年产量达到360×108m3,建成中国最大的致密气区之一,并将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通过概述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藏典型特征,回顾了开发历程及其重大转变,分析了长庆油田致密气开发潜力及前景,指明了攻关方向。研究表明:(1)长庆油田致密气开发历经4个阶段,通过气藏深化认识、工艺攻关、管理提升,解决了大面积低丰度复杂致密砂岩气藏效益开发的难题,实现了长庆气区快速上产。(2)2016—2020年以来,随着储层预测、水平井开发等7个关键瓶颈技术取得突破,开发指标大幅提升,推动致密气高质量发展。(3)通过已开发气田、评价新区致密气资源基础及开发潜力评价,明确了致密气“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目标。(4)从优化开发技术政策、钻井提速、试气...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以来,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面对日益复杂的勘探开发对象和扭亏创效的巨大挑战,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完善了陆相碎屑岩和海相碳酸盐岩两项勘探理论,形成了生物礁、河道砂岩和致密砂岩等三类气藏开发配套技术,创新发展了智能滑套分段改造工艺、喷封压一体化储层改造工艺、脉冲压裂技术、超深高含硫水平井钻完井及投产关键技术等工程技术。上述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有力支撑了四川盆地川西陆相碎屑岩、川西海相碳酸盐岩、川南海相页岩气、川东北元坝海相碳酸盐岩等领域的重大突破,发现了3个千亿立方米级规模天然气商业储量区,探明了2个、建成了3个大中型气田,天然气储产量创历史新高。"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攻关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勘探开发、深层页岩气商业开发、高含硫气田安全开发和开发老区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到"十三五"末天然气年产量力争达到(100~120)×10~8 m~3。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天然气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得益于勘探认识的深化和技术的进步,四川盆地近期陆续发现了9个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截至目前已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3.69×10~(12) m~3,天然气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中石油组织的最新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量位居全国各含油气盆地首位,但探明率仅10%,故勘探潜力巨大。几十年来,该盆地已形成了先进的天然气工业技术体系、最完善的天然气区域管网、最成熟的市场,被中石油确定为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故该盆地天然气大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均已成熟。为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适时推出五大天然气增储上产工程(川中地区多层系滚动勘探开发、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川西北地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勘探与开发示范、川东地区寒武系盐下大型构造气藏探索与发现、蜀南地区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以助推未来国内最大气区的早日建成。上述工程是实现中石油"西南增长极"的关键,涵盖四川盆地天然气重点、热点、难点领域,平面上几乎覆盖全盆地,纵向上包含多个含气层系。上述工程2020年预计天然气产量介于250×10~8~290×10~8m~3,占西南油气田规划产量300×10~8 m~3的绝大部分;2030年西南油气田有望达产500×10~8~700×10~8 m~3。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四川盆地的天然气都将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与利用天然气的地区,新中国现代天然气工业也在此起步。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建成上中下游产业链完整的天然气工业体系,天然气产量领跑全国半个世纪,在改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量达39.94×10~(12)m~3,居我国各含油气盆地之首,并且探明率仅15%,仍处于勘探早中期,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大;2020年该盆地天然气产量为565×10~8 m~3(包括在该盆地作业的中石油、中石化两家生产企业),居全国主产气区之首。未来10年,从发展环境看,国家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在成渝地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盆地将建成年产气1 000×10~8 m~3的国家天然气战略生产基地,标志着该盆地天然气工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黄金时期。从发展潜力看,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深层页岩气,陆相致密砂岩气是未来该盆地寻找大气田的重点勘探开发领域,按照"海陆并举、常非并举、构造与岩性并举"的思路,依托理论技术进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未来将进入天然气资源品质不断提升、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大发展期。同时,利用大发展的契机,突破工作对象日趋复杂、管网输配系统不够完善、高端高附加值产业欠缺的发展瓶颈,在低油价常态化的形势下,构建天然气"产运储销"业务协同发展、全产业链创新创效的新型工业体系。总之,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将迎来新的高峰增长期、高质量发展期,天然气年产量规模将超过1 000×10~8 m~3,2030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800×10~8m~3,成为世界一流的天然气生产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徘徊的严峻形势和适应国内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开展了地质、开发技术攻关。通过地震+储层构型分析,对该气田上古生界河流相砂岩气藏储层进行了定量表征;开展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综合分析,对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储层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此基础上,从井位部署、轨迹设计、地质导向等3个方面完善了致密砂岩水平井开发技术,形成了大井组布井技术及针对上古生界、下古生界气藏多层系含气特点的立体开发技术。上述勘探开发系列技术在该气田的实施效果表明:(1)上古生界气藏新增建产有利区150 km~2,下古生界气藏筛选出含气有利区450 km~2;(2)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完善,提高了水平井在上古生界气藏的实施效果,2016年完钻水平井平均有效储层钻遇率超过60%、平均试气无阻流量达45×10~4 m~3/d;(3)上古生界、下古生界气藏立体开发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天然气储量的动用程度,提高了单井产量;(4)大井组开发技术的规模应用使单井平均占地面积缩减49.9%、单井平均建井周期缩短10 d,同时还便于气井生产管理、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认为,该系列技术为苏里格气田降本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供同类型气田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实现勘探大丰收。涠西探区取得南海自营勘探首个重大油气突破。涠4井在流沙港组二段测试产量:气7.18×10~4 m~3/d、油1 458 m~3/d,创中石化集团海域油气勘探单井产量最高纪录,展现北部湾海域涠西探区良好的勘探前景。西湖项目玉泉区带花港气田取得商业大发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 066×10~8m~3,成为继古珍珠气田后探明的又一个千亿立方米大气田。此外,印月构造、团四构造、玉泉构造也分别取得勘探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截至2019年12月21日,长庆油田2019年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400×10~8 m~3大关,继2013年突破300×10~8 m~3之后,实现又一次历史性跨越。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主产区,按目前每天1.23×10~8 m~3产气量,长庆油田2019年天然气产量将超过412×10~8m~3,预计占国内今年天然气总产量的25%,其产生的热值当量相当于一个年产3 200×10~4 t的特大型油田。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黄土塬三维地震、沙漠数字地震、成像测井技术的突破。优快钻井、体积压裂技术的升级换代,使长庆油田掌握了寻找非常规油气的地质理论和规律,获得了高效开发致密天然气核心技术。今年建成天然气产能115×10~8m~3,先后打出了59口日产无阻流量超百万立方米高产气井,天然气年产预计比2018年净增加25×10~8 m~3,推动气田由"多井低产"向"少井高产"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落实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致密砂岩气成藏规律,解决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气田规模效益建产难题;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联合攻关思路,多学科开展了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沉积—储层—成藏地质理论研究,并在基于动态知识库的储层预测、混合井网立体动用模式、气藏动态优化调整等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地质理论和开发关键技术创新进展,总体实现规模效益建产。研究结果表明:(1)明确了盆地东南部二叠纪时期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浅水环境岸线频繁迁移控制储集砂体发育,建立了致密砂岩气优质储层"甜点"发育模式;(2)形成了基于多要素、全过程天然气运聚模拟的目标优选技术,高效指导了勘探有利区的优选;(3)基于动态知识库提高了有效储层预测可靠性,建立了基于井网要素差异化设计的混合井网立体动用技术;(4)形成了以压力跟踪和产量智能优化为核心的气藏开发动态优化技术,实现了延安气田的规模有效动用和长期稳产。结论认为,取得的系列地质理论新认识和开发关键技术,支撑了延安气田7 635×10~8 m~3天然气探明储量发现和71.4×10~8 m~3/a的产能建设,且为类似致密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为保障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能源需求增长,由于常规油气的增长有限,今后将主要依赖于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增长,但目前国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管理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较大差距。勘探开发对外合作为高效开发致密砂岩气发挥了示范作用,长庆长北和四川川中八角场气田对外合作项目即是很好的例证,其在实现开发的同时还成功引入了水平井及多级压裂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管理方法。北美的非常规勘探开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可采用对外合作与自营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以下简称青海油田)涩北气田首次成功应用疏松砂岩酸化解堵工艺见到成效,实施该工艺的台4-5井连续稳产32天,累计生产天然气30×10~4 m~3,稳产气势喜人。涩北气田是青海油田产量最高、开发质量最好的气田,年产天然气50×10~8 m~3,目前已经连续稳产9年。据青海油田有关人士介绍,涩北气田第四系生物成因边水气藏,砂岩储层疏松、纵向层多、水体能量强,易出水、出砂,青海油田通过20余年的技术攻关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峰值预测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中长期产量趋势预测方法。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增长呈多峰态的特点,采用多峰高斯模型,在产量—时间序列中引入最终可采储量作为边界条件,并首次运用于四川盆地中石油西南气区(以下简称西南气区)中长期产量趋势研究中,定量的进行全生命周期预测。结果表明:(1)针对西南气区天然气产量呈波浪式前进的特点,多峰高斯模型可以进行全程、精细的拟合;(2)最终可采储量(URR)是决定未来产量趋势的主控因素,通过天然气开发潜力分析,估算西南气区最终可采储量为(4.1~4.5)×10~(12) m~3;(3)引入边界后,预测结果与勘探开发实际吻合度更高,在未来30年,西南气区天然气产量将快速增长,产量峰值(700~760)×10~8 m~3,稳产20年以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2017年产天然气达210.2×10~8 m~3,年产量首次迈上200×10~8 m~3台阶,比上年增长了20.17×10~8 m~3。西南油气田开发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近60年,截至2017年底,累计产气量超过4304×10~8 m~3,相当于3.37×10~8 t原油。近年来,西南油气田面对市场需求波动大、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等挑战,统筹资源、市场,调结构、稳增长,创新驱动新区增储上产、老气田稳产工程,实现了稳健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开发技术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天然气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最具成长性的主营核心业务,"十五"以来年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平均在3000×108m3以上,年产量平均增幅超过15%,形成了川渝、长庆、塔里木3大核心供气区。基本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6类气藏开发配套技术:①大面积小气藏叠合型低渗透砂岩气藏低成本开发配套技术;②连续型低渗透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③超深高压气藏开发技术;④复杂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⑤疏松砂岩气藏开发技术;⑥火山岩气藏开发技术。未来10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业务将持续快速发展,但低品位储量进一步增加,需要解决低渗透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超深高压气藏长期高产稳产、碳酸盐岩气藏流体预测、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火山岩气藏整体规模开发、疏松砂岩气藏开发后期防砂治水等技术难题,同时要积极发展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