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传统机器人定位系统由于定位精度低、定位范围小,导致其存在定位误差大的问题,利用人工智能和激光扫描技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优化设计机器人激光全局定位系统。改装系统的嵌入式处理器和无线传输网络,并从激光信号发射、接收、处理以及供电四个方面完成对激光定位传感器的设计,按照运行原理连接各个硬件设备。通过激光定位传感器设备的运行,获取机器人实时激光扫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机器人实时位姿的求解结果。最终通过机器人全局位置坐标的计算,实现系统的软件定位功能。通过系统测试得出结论:设计系统的平均定位误差为0.77 m,小于0.1 m,且能够显示机器人在所有位置上的定位结果,即设计系统在定位精度和定位范围两个方面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光条成像质量是决定线结构光三维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现有光条成像质量评价方法对整体与细节评价兼顾不全、评价依据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线结构光条成像质量多参数综合评价方法。首先从图像一维熵、局部对比度和光条清晰度三方面,对渐变曝光时间下采集的系列光条图像进行特征分析。接着以系列图像的光心提取精度反向评价光条成像质量,并分析多特征参数随光心提取精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多特征参数对系列光条图像质量的综合评价,并构建多参数综合量化评价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评价结果更准确、有效,由评得优质光条图像重构出的高精度齿条轮廓精度最高,其Rssa值仅为0.022。  相似文献   

3.
激光反射层析成像技术作为实现空间目标远距离、高精度探测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成像质量的优劣对目标的探测精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将调制传递函数引入到激光反射层析成像质量评价中,通过求解激光反射层析成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得到变量为距离分辨率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在无需先验图像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激光反射层析成像质量的定量评价,并搭建实验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得到的距离分辨率与实验系统距离分辨率的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该评价方法能够准确直观地描述激光反射层析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信息通信网络监测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运行质量,在不影响网络运行进程的前提下,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优化设计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信息通信网络自动化监测系统。加设新媒体数据采集器,改装网络数据处理器和监测服务器,调整系统电路的连接方式。在确定的网络测点位置上安装硬件设备,利用新媒体平台自动采集信息通信网络实时数据,从时域方面提取网络数据特征,得出网络入侵状态、流量、通信速率、传输时延等参数的监测结果,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监测功能。通过系统测试实验得出,与传统监测系统相比,优化设计系统得出通信流量和速率监测误差分别降低0.09 GB和0.06 GB/min,同时系统监测面积扩大约76%。  相似文献   

5.
李伟 《信息技术》2023,(9):138-142
为了提升体能监测方法的并行加速比,设计了基于C/S模式的高校体育教学体能监测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平台的硬件框架和数据库;采用C/S模式设计平台的软件框架,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实时采集、设备及用户信息管理和三维场景实现平台软件的功能,在软件设计中利用专家访谈法和特尔斐法构建体育教学体能监测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户外体育教学的学生体能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收敛性能好、并行加速比高、吞吐量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红外成像系统TOD 参数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于红外热成像系统性能评估的三角方向辨别阈值(TOD)法。通过对TOD参数测试理论的分析,探讨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客观法红外热成像系统TOD测试的基本方法和硬件组成,给出实现客观法TOD测量的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昊  霍晓莉  胡骞  丁一 《电信科学》2022,38(7):57-62
目前,不同专业设备的网络管控系统相对独立,如何快速恢复域间光网络故障是当下网络运维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域间光网络的故障定位方案展开研究,域间网络发生故障后,先通过链路自动发现协议和光模块调顶技术获取完整的链路信息和模块数据,再利用性能实时监控技术和根因分析功能找到当前故障的根告警。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并通过开发的传输网络运行质量分析原型系统将光传送网络的管理域外延,从而形成包含远端客户侧在内的端到端的开放光传送综合管控系统。  相似文献   

8.
王玉梅 《光电技术应用》2010,25(2):61-63,78
感光特性曲线是评价测量胶片影像质量密度变化均匀性的一种手段和方法.针对光学测量胶片传统评价方法主观性强、误差大、难以量化等问题,提出了利用Hough变换技术对胶片感光特性曲线进行空间变换,通过分析检测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及斜率和断线率等评价指标,对光学测量胶片成像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并采用2条成像质量不同的21梯级光楔胶片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评价结果准确、客观性强,能够真实地反映光学测量胶片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技术(3D SAR)能通过孔径维度扩展实现三维成像能力,但数据维度大、系统实现难、成像分辨率低。压缩感知稀疏重构技术在简化3D SAR系统、提升成像质量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面临计算复杂度高、参数设置困难、弱稀疏场景适应差等新问题,制约了其实际应用。针对上述问题,该文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学习及迭代算法的深度展开理论,提出了基于自学习稀疏先验的3D SAR成像方法。首先,探讨了常规3D SAR稀疏成像中矩阵向量线性表征模型的局限性,引入成像算子提升成像算法处理效率。其次,讨论了迭代算法映射网络的深度展开模型和实现方式,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算法参数的优化约束及网络的训练方法。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和地面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在提升成像精度的同时,其运行时间较传统稀疏成像算法降低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冲击监测系统存在无法定位多源冲击、组网难和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网络和时间反转聚焦成像冲击定位方法。在分析时间反转聚焦成像定位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由4个FBG组建的传感网络监测系统,通过窄带激光边缘滤波实现信号解调。利用Shannon小波变换提取特定频率的窄带信号,并计算信号模值及速度。通过建立时间反转聚焦模型实现多源冲击搜索定位及成像,并在监测区域为400mm×400mm的航空铝合金板结构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实现冲击定位,定位误差小于15mm,为冲击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高精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基于不同技术原理的无人机反制系统不断推出,众多反制系统各有优劣,针对不同应用环境,反制系统之间的选择和对比仍是个难点。为解决对反制系统的评估问题,从处置效果、二次灾害、易用性以及设备质量四个方面设定评估指标,建立了各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并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一级、二级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权重。在利用激光打击和无线电干扰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反制技术进行“低慢小”民用无人机处置试验的基础上,由评估模型结合试验采集数据对不同反制系统进行了有效评估,证明了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DSP的GPS双天线实时姿态测量系统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现了基于DSP的GPS双天线实时姿态测量系统,采用Kalman滤波估计载体的位置,速度和初始模糊值搜索距离,然后采用FASF和LAMBDA解算整周模糊度和直接法计算载体的姿态。给出了基于DSP的硬件实现,相对于传统的模糊度解算方法,所采用的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具有效率更高,更便于实时和动态应用的特点,实现了与多天线GPS姿态测量系统相当的精度。对GPS姿态测量技术的工程应用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显微成像领域中,高成像质量图像的获取与良好的照明方式息息相关。传统显微镜使用聚光透镜来提供均匀强度的照明,调节聚光透镜的光阑匹配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然而无色生物细胞的光学吸收系数低,在传统显微镜下难以观测到其细节信息。为了突破传统显微镜的成像功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可调控的显微镜聚光镜模块,通过将小型扭曲液晶器件嵌入聚光透镜的后焦面处,调控液晶器件的对光的透过效果可以实现明场成像以及差分相衬成像。系统由一款商用显微镜改装而成,液晶器件尺寸为22 mm×18 mm,实现了系统的高度集成化。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成像性能,实现了对微凸透镜样品的定量相位重建,实验与理论曲线的互相关系数达到0.994 9,并且通过胚胎干细胞的重建展示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用于红外热成像系统性能评估的三角方向辨别阈值( TOD) 法。通过对TOD 参数测试理论的分析,探讨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客观法红外热成像系统TOD 测试的基本方法和硬件组成,给出实现客观法TOD 测量的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以磁带为基础的模拟视频编辑系统正被新兴的以和计算机为平台数字编辑机所代替。数字编辑较模拟编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针对视频技术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完全基于数字视频的网络编辑方案,并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和通用系统环境,实现了这样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16.
以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为准则,高速信号采样再压缩的传统成像方式存在明显缺陷。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压缩成像技术则突破了传统成像系统设计理念,利用硬件实现目标图像的非自适应线性投影,从而达到利用较少数目探测器获取高精度目标图像的目的。详细阐述了压缩感知理论框架及其关键技术问题,并就目前压缩成像系统的原理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系统中处于用户终端的ONT(光网络终端)设备的材料成本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理论上确定了BOB(板载光收发子组件)方案为最优方案;介绍了BOB方案的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给出了此方案各方面硬件指标(如电磁兼容性、光接口指标等)的验证结果,结果表明,BOB方案可以在降低设备成本的前提下满足GPON ONT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DDN专线实现SDH设备远程网管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全过程,并列举了所需各种硬件配置和软件设定。本系统充分发挥了SDH的强大网管功能,实现了对传输设备的远程网管和远程监控,完善了网管系统,提高了网络安全性和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一种多样品臂扫频光学相干层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娄帆  霍力 《半导体光电》2017,38(5):751-753,757
报道了一种多样品臂扫频光学相干层析(OCT)系统,使用光开关将多路样品臂接入同一个扫频OCT成像系统,通过光开关的快速切换,实现了多路同时实时成像.设计并展示一个双样品臂的成像系统,两路成像性能均与典型扫频OCT系统相当;通过两路实时成像结果相结合,在仅使用少量额外硬件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成像视场的成倍扩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日益成熟的远红外视频成像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报靶系统的设计和硬件实现方案。在此系统中,下住机将远红外摄像头捕获的图像经过二值处理、坐标提取后,仅传输弹着点信息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恢复出原弹着点,实现自动报靶。通过二值处理压缩了视频信号的数据量,简化了图像处理和识别算法,从而降低了对硬件设备的要求。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的精度、实时性以及自动校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