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以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为考量依据。考虑油气开采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程度,建议油气资源开采期间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以占地面积为依据调整为以油气产量为补偿依据,重新确定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运用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从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固碳制氧、净化空气、维持生物多样性、作物供给等方面,评估中国典型油气产区所在六个省份单位土地面积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此为基础数据,估算油田永久占地、临时占地、落地原油等丧失或降低的生态服务功能,从而计算出油气资源开采期间单位油气产量折损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结果全面反映油气资源开采造成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补偿标准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2018年,我国原油产量1.89亿t,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由2008年的49%提高到2018年的70.9%。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批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通过地球物理和钻井的方式寻找油气田,一般要经过盆地评价研究、区带优选、目标优选、油气藏评价、滚动勘探开发五个阶段,因属流体矿产,其具有勘探开发界限不清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流程,梳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需要办理的主要行政审批事项,发现行政审批事项办理中存在诸多难点和困难,主要表现在用地矛盾、用海矛盾、生态环境保护与油气勘探开发矛盾、探采衔接不畅、资源分配不均五方面;同时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统筹解决油气勘探开发用地、用海问题,加快优化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办理,简化探矿权转采矿权许可证的办理和选取试点省,适当调节税收制度的措施优化行政审批事项,解决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衔接问题,为加快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进程、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3.
煤炭资源开发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系列煤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我国亟待建立与完善煤矿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煤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文中探讨了煤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现行有关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有关国家政策要求,结合不同补偿途径,提出了煤矿区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为有关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鹏 《煤炭技术》2015,34(1):368-370
诸多煤炭开采区由于资源开发过度导致当地生态系统脆弱,为科学合理的衡量煤炭开采区的生态系统状态,有效开展生态规划和生态恢复,建立了煤炭开采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代表性的煤炭开采区—平顶山市生态健康评价中。通过分析,平顶山煤炭开采区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但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比较脆弱,很容易恶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矿山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山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为将生态补偿机制引用到矿山环境保护中,本文就我国矿山环境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矿山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大型煤矿项目建设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控制矿区开发规模、规范开发顺序、推进规划环评、严格环保准入、加快资源整合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角度,提出了促进煤炭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煤炭生产和产业布局的变化,总结归纳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变化情况。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并指出目前存在的煤矿区生态环境欠账依然较多、资源综合利用面临困境、生态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资金投入不足等主要问题;从"双碳"目标的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煤炭行业"十四五"期间所面临的形势及其相关要求,提出"十四五"时期煤炭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青海省海西州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法对2007年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7年海西州人均生态足迹为2.652,略低于人均生态承载力3.826,生态略有盈余。同时提出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政策建议:1)要增加投入建立生态保护资金渠道。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建立固定的生态保护资金渠道,对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必须坚持由开发单位或个人投资重建和恢复;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探索建立以资源开发补偿、流域补偿、遗传资源惠益共享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2)加强自然资源的开发保护,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分区的作用;维护森林的生态功能;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3)建立一批试点示范工程,分步推进。要组织实施一批生态家园富民示范区,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相似文献   

9.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本文在综合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来源、在我国实施的战略意义、国内外的具体实践和存在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建议,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降低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满足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要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通过机制建设,在资源开发收益中体现生态补偿要素,实现经济补偿、实物补偿、功能补偿,保持生态环境持续良好。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活动的特点,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政府行政体制特点,提出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秦静  王燕东  范振林  李刚  陈俊楠 《中国矿业》2012,21(Z1):236-240
总结分析国外主要矿业税费种类,包括权利金制度、资源租金税、矿业权租金、耗竭补贴等,并与我国在税种、税收政策、政策制定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①改变资源税征收方式;②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开采矿产资源须予以补偿;③建立资源耗竭补偿机制;④完善对节能、环保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⑤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退税机制;⑥资源开采使用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州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摸清贵州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分析全省主要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主要开采矿种、开发强度、开采方式及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业开发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危害、分布,总结贵州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布特征,为更好地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北京城市功能、特征及相关文件和条例要求 :《北京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编制 ,将首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基本原则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 ,通过合理划定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及允许开采区 ,将北京变成一个大的自然保护区。此外 ,通过大力调整和优化首都矿业结构 ,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 ,构建首都生态型绿色矿业经济 ,为“绿色奥运”的成功举办做出贡献。规划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 ,在首都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前提下 ,使首都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4.
赵欢  王丽艳 《资源与产业》2015,17(2):134-139
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丰富,是油气出口国。自1991年独立以来,其国内政治经济稳定,与中国关系友好,这为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展开油气资源合作奠定了基础。主要从土库曼斯坦针对外国人开采油气资源的相关法律中对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的所有权与管理机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采的许可制度、承包商的权利与义务、石油作业合同订立与效力、油气开采税费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进行阐述。旨在对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投资的法律环境进行分析,总结国外投资者与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合作应注意的法律问题,为中国投资者到土库曼斯坦开采油气资源提供法律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前期新疆油气资源开发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油气资源面临的供需矛盾和新疆油气资源状况以及开发态势,认为新疆将成为我国陆上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进而依据此目标并针对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1世纪前期新疆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对策:加强资源的勘探开发;实现开发领域的技术创新;积极拓展中亚市场,构建地下“油气大陆桥”;加强战略规划和管理;注重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6.
大量"掠夺式"的开采,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采空塌陷等人为地质灾害频发.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种种困境,导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存在诸多障碍.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我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本文以此为契机,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为主旨,对以湖北大冶为代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中的法律及相关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对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过程中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运输保障、行业集中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整顿规范矿业权市场秩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煤炭外运通道建设、加快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区数量增长明显,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保护区内禁止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已设置的矿业权应限期退出。但由于多种原因,自然保护区内仍存在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管理机关的处置方式主要为禁止继续投放和限期退出,因此矿业权退出面临着与自然保护区重叠情况不清、分类退出补偿方式未确定和生态恢复治理义务没有履行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以多部门联合开展自然保护区内矿产资源开发情况调查工作为基础,从通过规划统筹安排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有序退出、研究完善矿业权退出分类补偿机制、做好矿业权退出后的生态恢复治理等方面入手,逐步解决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问题,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长期大规模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阻碍了稀有金属矿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生态补偿问题在矿产资源开发补偿中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针对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行为的特殊性以及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稀有稀缺性、可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对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意义、基本原则、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主张重点从加快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建设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措施两方面建立健全我国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的开发,在满足经济建设需要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资金短缺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构建矿产资源生态税费体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界定了矿产资源生态税费的含义,将我国矿山企业应缴纳的税费按照是否有生态补偿性质分为有生态补偿性质和无生态补偿性质的税费形式两类,并对这两类形式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从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两个过程构建了我国矿产资源生态税费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