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外法测定水中总氮校准曲线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总氮时,通过减少过硫酸钾的加入量,使制备的校准曲线同样符合测定的需要,从而提高了水中总氮测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过硫酸钾氧化-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对总氮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在测定总氮时,国内生产的过硫酸钾空白值太高,所以严重影响了测试的准确性,本文通过用过硫酸钾氧化-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对总氮进行测试,试验结果和HJ 636-2012方法测定结果比较,过硫酸钾氧化-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完全满足对总氮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对水质分析中影响总氮含量测定结果的因素进行探讨,采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实验用水、过硫酸钾试剂纯度以及消解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测定总氮的影响。找出总氮空白值偏高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总氮分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总氮作为一项重要的营养元素指标,通常用于反应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总氮的测定对环境监测工作有重要意义。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测定水中总氮时,经常出现空白值偏高或样品数据难以测准的现象。为此,从总氮测定过程出发,文章探讨了消解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总氮测定的影响,包括消解时间以及过硫酸钾纯度。  相似文献   

5.
欧登龙 《广东化工》2016,(11):266-267
在环境监测中,水质总氮测定常常出现空白值偏高或不稳定问题。研阅相关文献和经验积累,分析了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测定总氮过程中的各种令空白值偏高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作为氧化剂的过硫酸钾是最关键因素。文章就过硫酸钾的纯度、配制和保存、消解条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优化措施,确保总氮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总氮测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硫酸钾氧化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氮 ,温度对其测定影响实质是过硫酸钾。不同温度下过硫酸钾在水溶液中分解程度不同 ,而过硫酸根离子在总氮比色的同一波长处也有很强吸收  相似文献   

7.
何娜  张力 《河南化工》2022,(9):46-49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会出现空白值偏高、总氮测定结果偏低以及样品测定值波动大等现象。为有效提高该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实验用水、过硫酸钾试剂、氢氧化钠试剂、玻璃器皿、高浊度水样、高氨氮水样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有效提高测定总氮准确度的控制措施,为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空白吸光度偏高、标准曲线线性不佳的现状,探讨总氮测定中的空白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来说明总氮的空白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从过硫酸钾重结晶、消解时间、实验用水几个因素优化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过硫酸钾需重结晶2次,实验用水为超纯水,消解时间为40min可有效降低空白,同时提高标准曲线的线性和方法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总氮时,所使用的试剂碱性过硫酸钾对实验有较大影响,过硫酸钾或氢氧化钠中的含氮量过高时,会造成空白含氮量测定值过高,不同公司的过硫酸钾和氢氧化钠对含氮量的测定影响不同,本实验通过对含氮量的测定从而筛选出符合实验要求的过硫酸钾和氢氧化钠,使得空白吸光度值低于0.030,且标样测定合格。  相似文献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总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雅琴 《贵州化工》2009,34(5):45-49
总氮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水和废水中总氮的方法通常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GB1894—1989)。但是依据该方法在实际测定水质总氮含量时,空白值经常较高、样品总氮测定值不在该方法规定的上下限范围内和同一样品总氮测定值波动较大。针对出现的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影响因素:实验用水、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时间、分析室环境条件、玻璃器皿的洗涤、波长定位准确性和氨氮值高于总氮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