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雷高  帅金山  胡勇  钟小荣 《黄金》2022,43(2):44-50
为高效回采三鑫金铜矿重新圈定临时保安矿柱释放的矿体,在充分考虑采场参数、回采顺序及安全稳定的情况下,初步选择了盘区分段回采阶段充填采矿法、盘区分段回采分段充填采矿法和盘区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3种采矿方法.在综合比较3种采矿方法的生产能力、安全性和经济等因素后,确定盘区分段回采阶段充填采矿法为最优方案.该方案具有工艺...  相似文献   

2.
矿山充填可以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节约开支,实现矿山的无废排放,减少重大安全隐患。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及矿山的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充填采矿法运用越来越普遍。程潮铁矿目前在使用的充填采矿法有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分段嗣后充填采矿法。介绍了分段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回采工艺、参数,提出了实际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同时对回采工艺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充填法的安全和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3.
充填采矿法根据回采工作面推进情况,应用充填材料对采空间进行充填的方式,而充填是回采中重要的工序,可以有效控制地压,根据充填材料、输送方式可以分类成干砂、废石类的干式充填采矿法,尾砂、碎石类的水力充填采矿法,尾砂、碎石配合水尼胶凝材料的胶结充填采矿法。本文对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开采情况进行分析,对尾砂胶结充填工作进行分析,对矿山开采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刘滨 《黄金》2022,43(5):48-50+62
随着采深增加,新城金矿V#矿体开采技术条件急剧恶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因支护消耗量大,作业循环慢等原因难以满足矿山生产需求。下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在保证回采过程中顶板安全的同时,减轻了支护工作量和成本,加速了回采作业循环,提高了回采效率,详细介绍了下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布置、回采工艺过程等,并进行了现场工业应用。应用结果表明:下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十分适用于新城金矿深部厚大破碎矿体开采,其采矿损失率降至2%,矿石贫化率降至4%。  相似文献   

5.
20 世纪80~90 年代,新城金矿主要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和无轨机械化盘区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较高品层的矿块。- 430m 中段属低品位矿块,在此中段试验了无轨机械化盘区点柱式充填采矿法, 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 430m中段以下低品位矿块的回采找到了一条新的回采途径。  相似文献   

6.
介绍干式与削壁充填相结合采矿法在二道沟金矿的应用情况,它解决了破碎岩矿体的采矿问题,为其它矿山类似矿体的回采提供实践经验。干式与削壁充填相结合采矿法是结合普通干式充填和削壁充填法的特点,总结出的一套新的采矿方法。干式与削壁充填相结合采矿法选取了普通干式充填法的采矿损失率和贫化率低,适应矿体形态的各种变化,充填料来源广泛与便宜的特点;同时也选取了削壁充填法架设溜矿井,矿石由溜矿井放出的特点;干式与削壁充填相结合采矿法也采用普通削壁充填采矿法的采切与回采工艺。  相似文献   

7.
全面房柱采矿法在富家矿三角矿柱残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强 《黄金》2016,(1):44-47
富家矿露天坑保安矿柱回采后,剩余的矿体与主矿体回采后进行充填的混凝土充填体相接触,形成三角矿柱。结合全面采矿法与房柱采矿法的优点,自行设计了全面房柱采矿法并将其应用于三角矿柱的残采,此方法在回收矿柱中得到了成功的验证。详细介绍了全面房柱采矿法的采准工程布置、回采工艺过程及技术参数。实践证明,该方法适应富家矿三角矿柱残采的生产要求,经济技术可行、安全可靠。同时也为其他矿山底柱的回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杨秀瑛  王跃江  贺志坚 《黄金》2004,25(10):29-32
岩金作为贵金属矿床,提倡使用损失率、贫化率低的充填采矿法开采。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干式充填采矿法的试验研究、应用情况,以及若干技术进步;以浅孔留矿采矿法为主的空场采矿法而应用干式充填采矿法主要是形成人工间柱,使相邻采场能应用空场采矿法回采并起到支撑空区的目的,这样的干式充填采矿法有许多独特之处.本文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9.
基于结构稳定性的回采顺序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矿结构的稳定性出发,研究了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的合理回采顺序问题,在地质条件、采场结构尺寸及充填材料力学性质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既有利于采矿结构稳定,又有利于提高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产量的合理回采顺序。  相似文献   

10.
竖分条回采工艺在蚕庄金矿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蚕庄金矿上庄矿区深部缓倾斜中厚Ⅱ号矿体的赋存及开采技术条件,详细介绍了竖分条采矿法矿块布置及参数、回采及充填工艺,试验应用取得了较上向水平分层尾砂充填采矿法更好的回采效果.值得类似条件矿山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尾矿充填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充分回收地下资源,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充填法采矿已成为采矿业发展的趋势。因此,通过对尾矿性态、尾矿输送技术、低热高强胶凝材料机理研究和必要的检测手段来降低充填成本,对提高尾矿制备和充填能力,实现尾矿高浓度连续充填,进一步提高胶结充填体强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走向深部,充填采矿法将是未来矿山采矿方法的首选。以国内外矿山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为基础,系统分析了深部矿山高采深、高地应力特点对现有充填采矿技术提出的挑战,详细列举了目前深井充填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探讨了解决对策;同时结合循环经济和绿色开采,提出矿山充填材料选择应向多元化和无害化方向发展,并指出与充填采矿相关的法律制度亟需制定,充填标准亟待建立,充填理论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13.
杨志芳  王小春  付文姜 《黄金》2011,32(3):33-37
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是开采矿岩破碎、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的难采矿体最有效的采矿方法之一.针对前河金矿矿体破碎、形态复杂的开采技术条件,依据采矿方法选择原则和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回采及充填工艺过程,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岩金地采矿山采矿技术进展及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宏岐  李瑞祥 《黄金》2010,31(10):27-32
中国黄金矿床经历60多年开采之后,目前仍然以岩金开采为主,伴生金及砂金为辅,在岩金开采中,仍然以地下开采为主,露天开采为辅。在地下开采三大类采矿方法中,以浅眼留矿采矿法为主、全面和房柱采矿法为辅的空场采矿法到21世纪初期仍占60%以上,充填采矿法约占30%左右,其余是崩落采矿法和其他组合采矿法。详述了21世纪初期中国岩金地下开采工艺技术特点,探究了中国岩金地下开采采矿技术研究方向,供采矿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传卿  徐建民  林建华 《黄金》2011,32(2):30-32
充填体强度是应用充填采矿法矿山安全回采的重要参数之一.介绍了充填体自立的条件,并以焦家金矿尾砂固结充填体为例,对充填体的自立强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充填体自立对浆体浓度及配比的要求,得出的充填体强度大于2.0 MPa才能揭露充填体保证安全生产的结论,给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初道忠  张成祥 《黄金》2010,31(11):31-32
关于以矿石价格为基础选择采矿方法问题国内很少有人讨论。当矿石价格达到一定高度时,不论矿体开采条件如何,采用充填采矿法通常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同时该方法在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突出的优势。结合矿山实例对应用空场采矿法和胶结充填采矿法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充填采矿法是一种回收率高、贫化率低、采矿成本比较高的采矿方法,本方法适用于矿岩稳定性差的贵金属地下矿床以及有特殊要求的矿床开采。采用充填采矿法的矿山,其采场地应力的分布与围岩的稳定状态,不仅与矿区的地质构造、原岩应力、矿岩质量等因素有关,而且还与充填体的强度、充填体的整体性和充填工艺等密切相关。充填体与围岩的应力分布,以及其最终稳定的状态取决于充填体与围岩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充填采矿技术应用发展及存在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海波  宋卫东  许英霞 《黄金》2010,31(1):23-25
总结了充填采矿的发展现状历程与成功应用的经验,对矿山充填采矿技术发展趋势和所应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评述。最后得出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协同并进的地下矿山,充填采矿技术必将得到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和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两种不同标号的分级尾砂胶结充填体试件进行单轴抗压强度和纵波波速测定,结果表明:52.5(R)比42.5(R)的充填体的稳定性高,所以,矿山选用52.5(R)代替42.5(R)可以降低充填体的配比,从而减少矿山水泥的使用量,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江铜集团武山铜矿自2007年开始在该矿北矿带试验下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摸索,解决了一系列工艺环节问题。由于胶结充填体作为采场顶板,故胶结体的稳定性研究是矿山生产技术的一项关键工作。本文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分析了胶结体的受力状态,从采场实际生产出发,总结了提高顶板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