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讨了无线电引信抗干扰含实物仿真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关键技术,即主要环节的数学模型和系统软件设计。该系统可对炮弹,火箭弹,迫弹,航弹等无线电引信的抗干扰靶场试验全过程进行仿真。系统中干扰机,受试引信为实物模型;弹丸弹道,引信和干扰机的天线方向图,空间几何配置等为数学模型,由微机和有关接口构成混合仿真系统。其中电子侦察和频率引导过程由搜索接收机,干扰机,计算机和专用接口等组成模拟自动频率引导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2.
符号尸r、P尸Dr、D尸F;(甲)、F;(甲)E,E二:干扰机及引信的发射功率干扰机及引信天线方向性系数千扰机及引信天线方向性函数干扰机在某点的场强引信回波场强弹目距离引信作用半径波动阻抗引信高频灵敏度引信低频放大倍数执行级启动电压千扰机压制系数有效反射面积 |L YP| po八:户·a了犷PS丑U KS一、革巴场用无线电引信千扰 机的设想及其指标论靓 由于现代化战争的需要,电子对抗技术已经有了相当大I为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如各种侦察接受、通信导航等在迅速地发展,这导致反侦察接收及破坏通信导航系统的各种干扰技术和装置的出现。无线…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兵器靶场试验中,传统遥测天线由雷达提供引导数据时存在远射程不能全弹道跟踪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遥测数据流中的GPS等位置信息作为导引数据,引导遥测天线跟踪被测目标的方法,该方法从遥测数据流中实时提取GPS位置信息,利用遥测数据流中的位置信息与理论弹道比较、弹道预测和修正等算法,实时引导天线准确地指向飞行目标。试验表明,这样既解决了接收到的遥测数据质量不高问题,也解决了数字引导方式下雷达提供的导引数据非全弹道问题,实现遥测天线全弹道、精准地指向飞行目标,从而提高遥测接收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的鱼雷全弹道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RIXx工具软件研究了鱼雷全弹道二次建模问题,重点论述了MATRIXx中的有限状态机在鱼雷全弹道逻辑模型二次转化中的具体应用和规则,同时对鱼雷全弹道仿真的系统模型结构进行了设计,其结果对实现鱼雷全弹道仿真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空远程滑翔鱼雷全弹道仿真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空远程滑翔鱼雷技术是一种集高空滑翔与水下航行于一体的综合设计研究,对其全弹道进行仿真是其概念设计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其设计的理论依据.本文根据高空远程滑翔鱼雷在运动过程中的不同主导因素,对其全弹道进行划分并分析各阶段弹道的主要特点.结合相关研究基础,对弹道仿真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建模仿真方法.该仿真方法对高空远程滑翔鱼雷的全弹道仿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弹载卫星接收天线小型化、方向图覆盖及抗高过载的综合性问题,提出了弹丸前端抗高过载北斗接收天线。该天线基于微带振子天线原理,利用天线曲流技术将天线振子折线形成伞形微带振子,同时在天线背面的振子天线内侧通过开槽形成电容加载,缩小了天线尺寸,并采用对称微带振子馈电结构实现了天线方向图在赤道面为圆形,子午面为"∞"字形的全向辐射。仿真、测试与试验表明,弹丸前端抗高过载北斗接收天线性能指标优良,具有体积小、易加工安装、方向图稳定等特点,在承受高过载的发射条件下满足产品全弹道卫星定位。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不同榴弹平台的卫星接收天线设计。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雷达暴露区模型不够精确,需要考虑雷达天线方向图对干扰效果的影响。为实现突防策略的科学选择,引入雷达天线方向图对烧穿距离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建立雷达天线方向图修正下的雷达暴露区模型。在对新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单部干扰机对雷达实施压制干扰时被掩护目标的突防策略,即突防方向应选择天线副瓣极大值处。针对移动雷达平台,对多部干扰机同时实施压制干扰的雷达暴露区进行仿真和分析,得到存在多部干扰机时的目标突防策略:多部干扰机相对于雷达的夹角小于一定值并且等于天线副瓣极大值对应的角度时,雷达暴露区毛刺稀疏,突防方向在很大的角度范围内都可以得到非常理想的压制干扰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新模型下的烧穿距离随角度变化关系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对于雷达型中、远距拦射空空导弹,在载机数据链传送信息时,如何确定数据链天线的辐射范围、数据链发射天线方向图是关键。本文提出了基于PSO算法的弹道轨迹包络计算方法,并在三自由度弹道仿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攻击态势,包括载机以不同的速度、高度、发射离轴角,目标以不同的速度、高度、机动过载、进入角等条件下分档组合进行仿真,得出了水平面和垂直面内的数据链天线的作用距离和偏离数据链发射天线主瓣的特性曲线。通过该方法可确定数据链发射机发射天线方向图的计算方法,并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弹道修正弹的修正原理,针对某小口径高炮提出了一种弹道修正方案.结合雷达技术、弹道修正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理论,运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炮弹的弹道修正技术,建立了某小口径高炮的弹道修正弹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弹道修正弹在全弹道中能够保持飞行稳定,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炮弹的命中精度.该项研究时于弹道修正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建立火炮系统全弹道过程仿真软件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以某口径火炮配备脱壳穿甲弹的发射过程为例,建立完整弹道过程的仿真平台,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在内弹道段上提供经典模型和一维两相流模型,在外弹道段上提供质点模型及六自由度刚体模型方便选择.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架构清晰,通用性和可拓展性强.最后通过对脱壳穿甲弹的全弹道过程仿真说明该软件能够完成弹道仿真的任务,并可以根据数据文件方便地分析全弹道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GPS地面干扰类型,简要介绍了GPS硬件抗干扰技术,重点研究了弹体遮挡、地球遮挡及惯导辅助对提高GPS弹载接收机抗地面干扰源干扰的作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弹体及地球遮挡和惯导辅助可有效提高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中GPS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小口径榴弹的射击精确度和射击密集度,设计了一种花瓣形一维阻力修正执行机构,以35 mm口径榴弹为弹丸平台设计一维弹道修正弹;利用流体力学软件ANSYS Fluent进行弹丸飞行流场数值仿真,获得了不同马赫数情况下各弹丸模型的气动参数;通过质点弹道模型对弹丸外弹道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阻力执行机构展开过程耗时0.006 s,可以提供平均阻力系数比为3.01;弹道仿真得出:在给定的条件下,修正弹可以提供最大140 m射程修正量。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迫击炮内弹道分析理论已不能完全适用于具有炮闩前冲击发特点的迫击炮内弹道分析的问题, 建立炮闩前冲击发的迫击炮内弹道数学模型。研究炮闩前冲击发的迫击炮内弹道特性及其仿真分析方法,通过Matlab 软件平台实现对该类型内弹道数学模型的分析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分析有效、可行,可为进一步设计内弹道 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15.
分析了某带伞航空弹药飞行过程,建立了完整的飞行弹道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影响子弹散布误差的因素,提出了对子弹实施精确布撒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微下击暴流风切变模型在外弹道仿真中的应用,基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采用涡环法建立了微下击暴流风场模型,通过引入涡环倾斜变化矩阵来描述微下击暴流风场非对称特性,采用多涡环叠加的方法来模拟实际情况下的复杂风速分布。将六自由度刚体弹道模型与风场模型相结合,以某122 mm尾翼火箭弹为例进行弹道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微下击暴流风场模型具有良好的三维特性,能够合理描述实际微下击暴流风场分布; 受微下击暴流影响,火箭弹的飞行时间、射程、侧偏、末速度以及角运动等弹道特性均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在多径环境下被动雷达导引头对宽带噪声调频干扰源的角度跟踪方法.在宽带噪声调频干扰源条件下,利用聚类分析法实现真实干扰源和镜像干扰源的角度分辨,从而使导引头正确跟踪真实干扰源.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影响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尼弹道系数选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弹道解算时间和最大射程修正量的确定是选取最佳阻尼弹道系数的前提.基于最佳阻尼弹道系数确定方法,对其选取过程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通用弹道导弹模型参数与具体仿真系统分离,通过分析通用弹道模型的一般建模方法,合理选择导弹基本设计参数,提出了一套可行的任务级仿真弹道导弹通用模型参数体系。该研究结果可实现通用弹道导弹模型参数实例化的"两步走",即第一步输入导弹的性能参数,第二步输入作战想定参数,以这种方式解决通用弹道模型实例化专业性强,普通仿真应用人员难以使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