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研究民居生态性为出发点,以宋宅为实例,从院落布局、建筑构造、庭院绿化、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对小满镇传统生土民居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生态性特征,最后指出传统生土民居的生态思想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创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结合当地气候、地质和地域材料等自然条件的杰出营造。生土民居无论是在气候炎热的南方还是在寒冷的北方都体现出了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宜居性。在我国众多的生土民居中,窑洞是我国西北极具特色的生土民居体系。本文通过对它的产生条件、使用功能、空间形态、和建筑艺术等方面进行其宜居性的分析,探索传统民居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河西走廊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瑞安堡为研究对象,对其总体建筑功能布局、生土建筑技术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揭示了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古民居建筑的布局特点和生土构造方式,为地处沙漠干旱绿洲边缘聚区的民居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传统生土民居为研究对象,从民居的特点、结构形式以及震害特征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针对民居抗震性能较差的特点,在营造工艺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对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地貌特征丰富,且南部和北部差异较大,使得两地生土民居的特征具有一定区别。本文运用文献调查、田野调查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包头市阴山南北两地生土民居的形态相似性和差异性,探索造成民居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以期为当地生土民居的文脉挖掘和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7.
以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为基础,从生态文化角度对生土民居进行了粗略的审视,针对目前民居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纳入当今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提出了生土民居可持续发展和再生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南部地区生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秦岭南部山区民居聚落白龙村的实地调研,依据当地经济水平以及民居特征,针对传统生土民居墙体强度低、稳定性差等缺陷,探讨麻草、淀粉两种生土墙体材料添加剂改性方案,对素土、掺入0.3%麻草、掺入0.5%麻草、掺入3%红薯淀粉、掺入5%红薯淀粉的土样进行抗压、直接剪切等试验,分析了改性前后生土墙体力学性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麻草能显著提高当地生土民居墙的力学性能,可用于该地区生土建筑墙体改性. 相似文献
9.
以辽宁兴城周家住宅为例,从囤顶民居的平面布局、梁架结构、墙体及屋面构造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囤顶民居形制进行了探讨,对于研究民国辽西建筑风格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浅析山东民居的多样性及其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能够反映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绝大部分民居因势而建,就地取材,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将山东民居按照地域环境划分为5大类并且加以论述,而且通过山东民居与徽州民居和江南水乡民居相比较,对山东民居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为研究山东民居提供了可靠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新疆轮台当地的社会、自然条件和民族生活习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维吾尔族民居的聚落形态、空间构造、材料与结构、装饰方面归纳和介绍了维吾尔族民居建筑的主要特点,并对其形成原因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碉楼民居的分布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阐释“碉楼民居”的概念,并以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碉楼民居在全国的分布状况及建筑形制上的异同:川西北羌藏地区碉楼建筑形态发生最早,并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的影响;川中汉族地区受羌族影响但保持传统居住模式;客家地区延续中原地区较古的居住形态;五邑开平地区受西方近代思想影响。同时,对碉楼民居的价值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四川盆地传统民居地域特质与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着重分析了四川盆地传统民居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民居的空间形态特征和营建技术特征;提出其地域特质的形成因素主要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多元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我国五个热工设计分区中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在气候设计中的实例进行介绍,然后详细探讨这些传统经验对现在建筑设计的启示及其借鉴意义,旨在强调气候设计技术的重要性,使现代建筑设计作品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19.
解读徐州户部山古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入城市意象理论,通过其五要素分析徐州户部山依傍黄河、因山建宅等城市地理学上的特点;整合文脉的梳理作答这些城市现象形成的根源。文章旨在将当地居民记忆中的元素重新拼接,试探寻户部山古民居之原貌,并为其修复项目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布局朝向、尺度模数、构件装饰等方面探讨风水文化对潮汕民居的影响。人为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当地风水术盛行的主要原因:潮汕民居受水文化的影响,既有迷信的成分,也蕴涵了诸多科学合理以及富有人文内涵的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