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茹砚  孙秉鹤  肖亮 《电子测试》2014,(Z2):232-234
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磁共振成像数字接收系统的设计。利用DDC器件接收射频前端的信号,在DSP的控制下对信号进行正交解调,对数据的处理遵循严格的时序。解调出的信号再经过DSP内置的USB模块传输到PC机,替代网络通信模块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紧凑性。实验验证了数字接收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对GPS射频前端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实现了GPS信号射频到数字中频的转化过程。应用GP2010芯片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GPS射频前端,包括前端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以及中频滤波器。介绍测试系统的搭建,对实际制作的电路板进行调试,并得出测试结果,为后期基于FPGA实现GPS基带数字信号处理提供GPS数字中频信号,为自主设计GPS接收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俊  杨晨阳 《电子器件》2004,27(1):121-124
基于DSP设计了一种可编程实时信号模拟器。该模拟器包括USB、模拟、数字、用户自定义接口。其中USB接口可以方便地和PC机进行通信,模拟、数字和用户接口输出模拟器产生的模拟和数字信号。DSP是模拟器的核心器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各部分的管理。FPGA完成DAC等器件的时序及接口控制等。本模拟器提供在线升级功能,用户经USB接口可对板上的FPGA和DSP程序进行升级。另外,FPGA编程可产生用户需要的各种接口信号。这样便于和其他模块进行连接,扩大了适用范围。DSP编程可以产生用户需要的波形。该模拟器在数据通信系统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软件无线电在中频领域的广泛应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设计了基于FPGA全数字中频跟踪接收机并应用于遥感卫星天线接收系统中。给出了详细的理论说明和体统组成。该接收机结构简单,成本低,调试方便。在测试和实际应用中,该跟踪接收机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大,AGC和误差电压精度等指标较模拟接收机都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成熟的模拟正交变换处理的信号大多属于窄带信号,而数字处理方法中的希尔伯特正交变换受到带宽限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中频宽带信号的接收。提出应用多相滤波正交变换的方法实现中频频段宽带信号的接收前端处理。该方法可很好地解决宽带接收信号的数字下变频正交变换的问题,并且适合在FPGA上实现,应用于工程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6.
解大勇 《电子世界》2014,(2):117-118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USB(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机数据接口卡的软硬件设计,包括硬件设计,FPGA控制逻辑设计以及上位机发排软件的设计。本接口卡以FPGA芯片为核心,通过USB2.0接口实现与PC端的通信,接收图像数据并按照后端设备规定的时序输出打印数据。经测试,该板卡的性能稳定,传输速度可达160Mb/s,满足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TMS320C6416和FPGA的实时雷达信号模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建刚  王越  陶然  齐林 《火控雷达技术》2004,33(2):63-66,87
提出一种基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416)和FPGA(EP1C6)的实时雷达信号模拟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计算机产生雷达回波数据,通过CompactPCI总线或者USB总线以DMA方式将数据传输到DSP中,通过DSP对数据进行再处理,形成更为丰富的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经过数模转换成雷达视频回波信号,供雷达信号处理机调试使用。  相似文献   

8.
文中设计了DAB发射系统的硬件电路,其中包括FPGA芯片用于实现ODFM调制和外设接口模块,并利用可嵌入到此FPGA芯片的NiosⅡ软核处理器来实现数据控制。数字上变频芯片AD9957和数字可控增益放大芯片AD8369组成的功能电路以及USB芯片FT245用于实现DAB基带信号的上变频、信号放大及与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该套DAB发射系统电路板尺寸为100 mm×160 mm,适用于便携式的DAB发射,经过测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传感器广泛应用于风速、风向的测量,前端电路的设计直接关乎系统性能的好坏.为达到稳定的驱动效果,驱动电路采用了低压驱动方式.为能接收稳定、准确的超声波信号,设计了接收及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接收抗干扰限幅处理、前置放大、带通滤波、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和电压比较,将所接收的超声波交变电压信号转换成可供FPGA 直接使用的数字信号.实验结果验证,各个电路模块的设计均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线性调频雷达是一种通过对连续波进行频率调制来获得距离与速度信息的雷达体制。该文介绍了一种由FPGA控制实现的线性调频雷达信号的产生与数据采集系统。AD5542A产生三角波调制信号,采用数字的方法实现了对雷达前端VCO非线性的校正。AD7655实现数据的转换与采集,通过USB接口将数据保存至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与同步由FPGA完成,如此设计可以实现可控的调制信号频率和AD采样率,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取雷达回波信号中的距离速度信息。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种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系统结构,提出一种中频接收机硬件平台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AD8347正交解调器做I/Q下变频,AD9248模数转换器做采样,EP3C80 FPGA做数字信号处理,PCI9054做PCI接口,并给出了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对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中频信号的接收、处理和存储。通过测试,该接收机能够准确测量出目标信号的频率信息,可为雷达成像提供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12.
数字下变频技术是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AD公司新近推出的高性能数字下变频(DDC)器件AD6636的主要特性和工作原理,通过对宽带和窄带信号滤波器的仿真结果,提出了在数字中频接收机(DIFR)的设计中,能够利用AD6636片内高精度的数字正交下变频器和抽取滤波器,同时利用FPGA实现宽带滤波,可以弥补AD6636的宽带滤波性能较差的缺陷,从而实现宽带数字滤波.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快速准确的信号识别系统,可应用于无线电监测。系统由模拟接收、数字接收和处理终端等部分构成,模拟接收部分和现有的无线电监视接收机具有相同的功能,数字接收包括适应不同带宽信号的多速率数据采集和数字下变频,数据实时地由 PCI 总线传输到处理终端,处理终端由微机和加裁的信号识别应用软件构成。试验证实了系统能正确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快速准确识别信号等设计功能。系统还具有通用性的特点、功能可选择。  相似文献   

14.
徐宏宇  赵行  孙彦超 《电子科技》2014,27(12):85-89
设计了一种基于Cortex-M3内核的32位ARM产品STM32F103ZE的光功率实时监测系统,并给出了设计的原理、实现方法及软硬件结构。介绍了被监测光分别通过光电转换电路、对数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转换成的数字信号通过现场总线传递给主控单元,再经GPRS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可形成对通信光缆的实时自动监测。该设计具有可靠性高、方便扩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DSP和CAN的高精度光电转换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满足光纤液位测量系统的高精度和分布式控制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局域网控制器(CAN)的高精度光电转换器核心电路模块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工程实现。从A/D数据采集电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及CAN总线通信三方面阐述了光电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软件处理流程。实验表明,该转换器简化了系统设计,具有精度高、数据传输稳定等特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模拟视频信号解码既是视频应用的重要部分,又是后级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为了适应于便携式设备的发展,研究了一种以TI公司的视频解码芯片TVP5150为核心、MSP430F2013单片机为控制器件的低功耗视频解码模块。单片机控制TVP5150的I^2C总线以及与PC机的串口通信。文中主要阐述了系统硬件设计、PC机与单片机通信软件设计(包括PC机部分和单片机部分)、单片机I^2C总线控制软件设计以及模块输出信号的说明等。本模块的模拟视频信号解码为符合ITU-R BT656标准的数字YCbCr信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AD9230在中频数字接收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频数字接收机对ADC有很高的要求,ADC的精度和转换速率必须足够高,以实现对中频信号的采样。AD9230是12位精度、最高速率达250MSPS的ADC芯片,可为一般中频处理系统提供足够的动态性能。对AD9230的主要原理功能进行了描述,对关键管脚进行了介绍,最后给出了基于AD9230的数字中频接收机工程应用实例,为基于AD9230的中频数字接收机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力  薛红喜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0):158-161
在软件无线电数字接收机中,从AD前端采集过来的数字信号频率高达72 MHz,如此高的频率使得后端DSP不能直接完成相关的数字信号处理任务。因此合理的设计基于FPGA的DDC,以降低数字信号频率,方便后端DSP实时完成相关的数字信号处理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很多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数字信号频率是非常高的,而后端数字信号处理器件几乎不能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此时通过合理的设计DDC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了构建ADC模型的2个关键环节:如何用数字量函数替代实际的模拟量输入,以及如何构建仿真模型内核。利用线性插值算法实现了环节一,并以逐次逼近型ADC为例,构建了模型的仿真内核。为了更加清晰地表述这种ADC模型的作用,以"有采样保持器"和"无采样保持器"为例,通过实际的ADC模型算例分析了无采样保持器对ADC转换结果的影响,客观表现出这种模型的开放性和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罗养霞 《半导体光电》2013,34(3):506-509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的LabView的光信号检测方法。基于该方法的实验系统由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两大部分组成。信号采集部分通过光电二极管将光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利用放大器(AD620)、数模转换器(ADC0809)、单片机(AT89S51)、电平转换器(MAX232)和计算机(PC)完成对光信号的采集。数据处理部分主要利用LabView软件通过计算机的9针串口从信号采集部分获取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最后输出光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提出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不仅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光信号的自动检测,而且简化了信号检测硬件系统的设计,提升了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