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王建锋 《住宅科技》2010,30(1):17-19
以大丰维罗纳花园规划设计为切入点,探讨了先进的规划理念。通过对小区理性有序的规划结构、清晰便捷的交通组织、丰富的环境设计、合理的建筑布局等几方面的分析,展示了宜居生态社区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2.
结合寒地养老社区的现状,提出了寒地养老社区低碳设计理念,从建筑布局、空间组织规划、室外环境规划等方面,阐述了寒地养老社区适老规划策略,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温馨、宜居、舒适的养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针对省耕山水大型住宅项目,探讨融入低碳理念的生态社区建设思路和规划策略,分别从用地规划集约化、建筑绿色低碳化、建立绿色交通模式、水生态修复及生活消费低碳化等方面介绍该低碳生态社区规划建设的关键做法,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峰  姜之点 《建筑科学》2021,37(8):17-24
本文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实际需求出发,首先简析了建筑能耗模拟在单体-街区/城区-城市等不同尺度应用的原理机制方面的差异;继而讨论了街区/城区尺度所对应的UBEM方法的最新进展;并通过对理想化街区的形态和功能布局对能耗影响的参数化模拟,探讨了使用UBEM工具辅助规划设计决策的潜力;最后对UBEM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探讨,包括城市设计和管理辅助决策、节能城区评价基准建模、绿色生态城区性能设计标准优化等方面,以帮助合理引导节能低碳城区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5.
肖应乐 《建筑》2010,(23):25-26,41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对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意义尤为重大。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生态社区、低碳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挑战的主要策略。如何降低碳排放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信息快读     
<正>重庆:让低碳节能建筑走进我们的生活刚刚结束的2010年重庆市建筑节能与低碳绿色建筑工作会,布置了新形势下发展低碳节能绿色建筑,大力推进"宜居重庆"建设工作。什么是低碳节能建筑,低碳节能建筑在长寿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5,(Z2)
低碳生态社区强调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其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城市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广州市海珠生态城新旧社区聚集的现状,选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社区作为社区改造示范点,从雨水收集利用、建筑节能改造、绿色交通改造、垃圾分类与处理、绿化改造、生物多样性提升、智慧社区建设等硬环境改造以及公众参与软环境改善方面入手,打造自然、和谐及舒适的低碳生态社区,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破解城市社区改造难题、建设城市低碳生态社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关注的低碳经济社会建设模式下,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因该建设低碳经济城市。本文分别从强调混合功能与紧凑布局结合;建设面向步行的生态社区;基于低碳交通布局服务设施;强调与自然环境接触;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中国绿色低碳城区的规划建设时宜采取“政府倡导、标准先行、一级开发商率先、二级开发商响应、公众监督”的建设策略;以制定目标为开始,到运营后评估结束的闭环低碳建设模式。本文以崇明陈家镇国际生态社区为例,探讨了社区尺度上的区域低碳建设策略和模式,以期为相似社区的低碳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设计》2009,(8):162-167
能源零净耗的场地规划:零净耗是指能源的产出与消耗相等。根据气候特点,在科罗拉多州建设一个高密度、能源零净耗社区的关键是使所有建筑和住所对太阳能的被动利用达到最大化。首先规划街道、小巷、街区和建筑周边小地块的布局,然后是建筑和乔木的布局。在规划过程中,比较了许多不同的“道路-街区-地块-建筑”布局,以分析它们获取和保存能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的下一轮发展机遇将是以宜居为主体,创新为基础,包容为条件下进行的变革。地下空间在这一城市转型关键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城市地下空间的实施和建设可以带动土地集约开发与价值提升,打造宜居、高效、低碳、便捷的现代城市模式,建设经济、环境、社会立体共存、相互包容的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系统。本文对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促进整体宜居环境发展进行研究。以杭州临平新城地下空间规划为实践基础,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宜居空间。  相似文献   

12.
高芙蓉  李和平 《规划师》2012,(6):7-12,23
宜居城市建设规划作为特殊的规划门类,是构建在总体规划层面的专项规划指南。面向实施的宜居城市建设规划应该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采用"调查—规划—实施"的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框架;根据地域特征构建宜居性评价体系;重视公众参与;提出宜居城市总体空间布局;根据规划执行部门职责建立项目库。宜居城市建设规划强调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采用项目库方式落实具体实施项目,构建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宜居评价标准,健全组织机制,保障规划实施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人类福祉的主要载体,也是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同时,城市也是人类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主要战场,建设低碳宜居城市是当前国内外规划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旧城更新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专辑所录论文的研究表明,空间规划应利用旧城更新的时机,从城市系统优化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建设绿色社区,协调土地与交通的相互关系,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减少城市建筑、交通和产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在采用新枝术和新方法的过程中,应注重历史遗迹保护,推动社会与环境公平。同时要完善规划管理,增强规划效力,将能耗和碳排放量作为旧城更新规划的指导性指标,并注意空间规划与行为教育、财税政策等其他管理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王卅 《城市建筑》2013,(14):7-7,10
绿色家园、环保宜居城市,是体现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从公共设施、建筑布局、森林绿化、产业布局、文化氛围等各方面发展城市环境,是建设宜居城市的普遍发展方向。本文就结合宜居城市发展目标,阐述了建设宜居城市的发展思路和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5.
宜居城市建设中旧住宅区更新宜居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旧住宅区的更新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旧住宅区更新宜居评价体系,可定量化标示更新的必要性,并为更新决策和更新规划设计提供直接的依据。研究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说和我国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借鉴,并参考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4层共85项指标的城市旧住宅区更新宜居评价体系。体系构建遵循了可操作性、理论先进性、目标导向型、客观真实性及灵活性等原则,形成了目标导向性、清晰的层次性和启发引导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刘垚  邓昭华  李钰 《华中建筑》2012,(11):102-105
在《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宜居城市包括六项指标,其中"环境优美度"和"生活便宜度"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肇庆作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向以"山湖城江"闻名于世。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些新开发的楼盘为了局部利益牺牲城市环境质量的行为屡见不鲜。从技术层面看,国内当前规划对空间结果预见性不足,缺乏相对完善的控制指标体系。现行的规划控制不适用于体现城市特色的老城区,更无法保证稀缺景观资源的公共性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该文借鉴世界著名"宜居"山水城市经验,借助"形态区划"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通过整体风貌控制和居住建筑形态控制,在保护城市山水环境基础上达到宜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公共设施体系是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背景下,针对传统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构建体系、内容而扩展提出的一种理论体系。因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直接面对规划实施与管理,公共设施也是其重点调控的对象之一,所以适宜在其层面上对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公共设施构建体系进行引导与控制,并通过将宜居要素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管控要素进行叠合,从设施层次、指标体系、设施互融等方面展开体系构建研究,以此指导重庆市北碚区宜居蔡家建设下的公共设施规划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紧凑条件下的宜居—BIM在城市微环境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紧凑集约化和生态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BIM的多维信息模型、属性信息管理手段与生态分析技术相结合,在分析模拟城市规划区域的日照、通风、能耗以及碳排放量等定量指标方面表现出强大优势,为紧凑条件下城市的宜居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评述国内外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07年通过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莆田市的城市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提出宜居莆田建设的重点在于提升城市的品质,并通过制定宜居莆田建设框架提出了宜居莆田的规划建设途径,包括与总体规划衔接、开展城市总体空间布局规划、推进规划试点项目、制定工作推进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郑斌 《福建建设科技》2014,(2):30-31,29
绿色建筑体系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目前绿色建筑体系难以有效的应用在城市生态规划建设中,无法充分发挥其节能低碳的价值。本文通过借鉴绿色建筑体系的四大特点,总结出生态城市建设中绿色开放空间网络、分布式能源系统、土地开发模式、城市规划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应对之道。希望能为城市生态规划思路提供研究依据,为建设实施提出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