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顾京涛  尹强 《城市规划》2004,28(3):92-96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城市纷纷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但是,正是在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潜藏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形式单调、雷同的混凝土和玻璃堆砌而成的方盒子满目皆是,城市景观混乱……昔日纷呈异彩、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正日益丧失,各地城市建设纷纷陷入″特色危机″之中,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  相似文献   

2.
王承慧  孙世界  阳建强 《规划师》2011,27(4):39-43,51
城市总体特色格局是城市特色营造的空间框架,是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科学理性地进行城市特色营造不可或缺的策略性基础工作.南京浦口中心城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探讨了城市总体特色格局建构的方法,即立足于空间演进研究、资源调查评价、衔接功能定位三方面的基础研究,秉持文化优先、自然优先、整体优先的原则,对特色要素和城市空间结...  相似文献   

3.
杨松 《山西建筑》2012,38(13):16-18
以新余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案例,通过对城市结构和城市形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山、水、园、城"四个角度等进行论证,提出编制城市总体城市设计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结合与应用,以期指导今后同类城市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山水城市"建筑理论,在增城市中心城区重要地段城市设计中探析岭南地区可持续的山水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人、自然、城市相和谐的山水城市理念,塑造整体生态的城市空间结构,整合大范围内的山水环境,使城市空间与山水环境相得益彰,山、湖、城、江融为一体。规划项目已经实施,规划中将增城定位为都市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产业新城、国际会议休闲中心,构建"红瓦绿树,碧水蓝天"的山水新城、生态新都、穗城绿洲、休闲胜地,彰显"自然生态、活力有序、人文深厚"三者相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设计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郑浩  王丰  宣甲  张雍雍  刘洋 《城市规划》2020,(S1):106-119
我国山水城市数量众多且各具特色,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打破了原有的自然山水格局,并随之产生了人居环境恶化、特色风貌缺失等严重问题。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和总结相关实践经验,从城市特色提炼、城市空间解析、城市空间塑造和城市空间维育4个方面提出面向山水城市的总体城市设计编制思路,进而通过台州市中心城区案例,探讨了具体设计策略及内容的展开,并最终形成"形态控制"与"策略引导"结合、空间设计和规划实施兼顾的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6.
以突出宜昌市中心城区整体景观环境和建立城市景观控制体系为目标,在国际征集方案的基础上,综台形成总体景观规划.并为老城区和黄柏河区的详细城市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城市景观宏观控制与具体可操作性设计的结合,实现宜昌市城市景观的全过程设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鉴国内外规划专家在规划内容、范围、理论研究、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成果,以龙泉驿中心城区和皇冠湖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提出"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倡导生态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8.
2006年,我们开始进行贵阳市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课题。除研究内容外,我们将这个课题延伸,把贵阳市中心地区作为标本,进行整体的城市设计研究。贵阳过去和现在仍然具有的特色,不在于点缀其中的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而在于城市本身,畸岖的地形、曲折的道路和热闹的城市景象。  相似文献   

9.
通过成都锦江上游绿道设计实例,分析了中心城区的绿道内涵和建设特点。中心城区有两个特征,一是城市建筑高密化,二是人口密集化。特征一决定了绿道建设的空间条件——土地资源有限、绿道两侧建设界面已定、与市政道路交叉冲突等,因此如何因地制宜,依据沿线的地理、人文历史和景观资源进行绿道打造是设计中的难点与重点。特征二决定了绿道的主要使用对象是高密集的城市居民,从而确立了绿道的主要功能定位于健身、休闲、游憩,满足城市居民生态、田园、自然的生活品质诉求。  相似文献   

10.
万敏  申雪璟  赵军 《华中建筑》2011,29(6):112-115
城市旅游集聚区对城市空间、功能、产业具有创新意义,但学术界的认识还不足。文章从区位特点、空间形态、资源特征等三方面对其进行分类,认为城市旅游港即是以旅游集散功能为主导的城市旅游集聚区。该类集聚区具有:①带来人气;②赋予城市旅游核心地位;③给予城市更多机遇;④使城市成为旅游组织与管理中心等4个方面的特点。结合旅游集散功能具有的①交通性、②时限性、③组织性、④聚集性等4个特征,阐述了利川市城市旅游港规划设计中发挥旅游集散优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万敏  刘丽丽  赵军 《华中建筑》2011,29(7):124-128
旅游资源缺失型城市在全国城市中至少占51.3%。通过分析旅游活动中城市所具有的游客集散与信息中心、旅游接待与服务基地、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中心、旅游形象传播重要窗口等4方面功能作用,提出城市旅游集聚区对旅游资源缺失型城市发展城市旅游所具有的强化城市在旅游中的核心地位、利于产业密切交互、利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利于行业管理、体现空间创新等5方面的优势。最后结合西峡城市旅游集聚区案例,探讨了其解决城市旅游资源缺失的规划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运用城市设计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以凌云县城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丽  王郭俊 《规划师》2002,18(10):38-41
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在国内刚刚兴起,如何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地形象已成为一个热点。作者试图以凌云县城为实例,通过对其水系和水街的规划设计,从城市设计方面探讨如何塑造城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区以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以文化主题作为旅游品牌,通过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体验的旅游产品,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江苏运河文化城整体规划采取多样性的设计手法,构建一个具有文化多样性、空间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特征的文化旅游区,从而增强地区活力与魅力,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法国南特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凡 《华中建筑》2002,20(2):82-85
该文从研究城市历史沿革及文化遗产入手,着重分析南特市城市总体特色的维护及在保护区中历史建筑的保护、步行街的设计和新建建筑的控制等问题;并且运用城市设计的概念,以南特五十人质大街的改建为例,研究在保护区中现代城市设计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夏朝旭  于洋  张伶伶 《华中建筑》2009,27(1):118-121
吉林市滨水区的城市设计不仅影响着沿江带的发展,也制约着城市整体空间结构。该文从城市特色资源分析入手,提出滨水区的设计原则及目标;通过“清水绿带”工程的实施策略,对滨水区城市设计提出理论及实践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申翔  沈政 《华中建筑》2008,26(11):182-187
旧城地区的复兴已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如何在更新过程中实现地区原有价值,展现其独特品质,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其总体价值是研究中的重点。该文以泰州市海陵区三河地区设计为例,详细阐释了复兴设计中的主要内容、发辰策略、建设模式等一系列问题,指出复兴设计不仅需要复兴各类功能空间,同时还要利用旅游业的植入,培育旅游空间,从而达到提升地区品质与开发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唐山市城市设计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扈万泰 《规划师》2000,16(3):55-57
唐山市在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遵循了较为完整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并在城市设计领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体形环境建设的质量,唐山市在规划管理工作中更加重视城市设计工作,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under-researched theme of the rol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urban tourism. An analysis is undertaken of key constraints surrounding the potential of tourism small firms (or SMEs) to contribute toward shared growth in the urban developing world. Evidence is provided from recent research conducted on smal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urban tourism in post-apartheid Soweto, a locality with a rich political history that has come to symbolize the political freedom of the “new South Africa.”  相似文献   

19.
区位、资源、市场、组织等要素共同构成城郊旅游区发展的复合条件系统,决定着旅游区的可达性、可观性和可持续发展。无锡斗山旅游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具有丰富、独特的人文景观,市场规模的可支撑性非常强,规划实施的可行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