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地铁轨道交通枢纽站点间的换乘设施是满足客流转换和换乘工具衔接的重要停靠点,对其设计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但从目前我国城市地铁轨道交通枢纽的发展情况上看,存在着换乘量不足,换乘设置布置不合理等情况,这对于城市生活的进一步完善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此,对城市地铁轨道交通枢纽站点间的换乘设施的深入研究,将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开展城市地铁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站点换乘设施设计的研究,是以目前换乘设施设计实际存在的问题为背景,目的是想通过理论研究,以提高相关设计部门对地铁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站点换乘设施设计的认识,从而提高换乘站换乘设施的服务功能,让乘客获得满意的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衔接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毛颖 《规划师》2004,20(8):76-78
合理的交通接驳换乘设施布局,可缩短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接驳换乘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们出行中的时空消耗。轨道交通衔接规划应理顺交通衔接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票价策略,明确轨道交通衔接规划的时序,并协调衔接设施管理的责权问题。  相似文献   

3.
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车站典型换乘形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扬  龚文平  刘飞灵 《山西建筑》2010,36(22):34-35
通过对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的概述,根据规划建设及运营情况,对平行站换乘、立体T形换乘、通道换乘及十字交叉换乘四种方案作了分析,以实现乘客"空间无缝""经济无缝"及"时间无缝"换乘。  相似文献   

4.
<正>一、立项背景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已经成为世界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共识,作为大容量的交通工具,轨道交通仅提供站与站之间线型走廊的快捷服务,必须通过与其它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衔接才能扩大其服务范围,以提高网络整体效益。近年来,国内城市越来越重视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研究,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相继开展了一体化衔接方面的规划工作,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换乘设施配置缺少系统研究、相关工作缺乏技术指  相似文献   

5.
以原广中公园改造和地下空间开发(含地下停车设施)项目预留轨道交通规划L20与既有轨道交通L1换乘节点为例,介绍地下空间内预留远期轨道交通车站及与既有L1换乘节点的方案设计。对换乘节点建设过程中,开挖对既有车站的影响、新老结构连接、既有结构改造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新老轨道交通车站通道换乘关键系列控制技术,为今后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何正强  卢任贵 《山西建筑》2009,35(24):38-40
基于广州市轨道交通近期线网建设规划,在分析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其他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出轨道交通衔接功能区划分策略,以指导衔接设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站点空间如何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处理好站点与城市单元空间的衔接,营造出特定的场所感,提高衔接空间的可识别性并改善衔接空间品质,是轨道交通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任务。论文通过对轨道交通衔接空间场所感营造的探讨,从衔接空间围合界面的材质、色彩、装饰、地区性表达等方面入手,结合优秀实践案例,以期对轨道交通站点设计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是以枢纽换乘为功能载体,由多种其他城市功能组合而成的建筑,其公共空间是各种换乘人流的集散点,人流复杂,空间亟需要通过整合来实现优越的换乘秩序,从而实现高品质出行。文中以西直门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为实例,从功能、交通及空间形态三个方面来对其主要的公共空间进行整合设计探讨,从而使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有序高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作为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相衔接的节点,起到了集散客流的重要功能,在改善城市形象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但在规划过程中却没有得到更多重视,由于整体设计与管理机制的缺失,出现了诸如空间关系混乱、空间可达性差、空间品质低、交通换乘效率低等问题.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合作展开的《北京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利用案例分析及对策》项目,针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与慢行交通特点的基础上,以缩短乘客换乘时间为目的,研究了慢行交通衔接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时间分析问题。通过对换乘时间的详细分析,将乘客换乘时间分为四个主要部分进行分析,应用运筹学中的排队理论,建立起慢行交通乘客换乘轨道交通的时间模型,最后用换乘损失对换乘时间进行评价,为确定换乘站设施规模与轨道列车发车间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对国外城市客运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借鉴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角度对我国的城市客运轨道交通模式进行了分类。通过对上海城市客运轨道交通规划发展情况回顾及有关问题的分析,提出上海应该发展多模式的城市客运轨道交通体系,并结合上海城市发展的特点,对各类客运轨道交通模式在上海的适用范围、线路制式等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值轨道交通快速发展 的关键时期,城市轨道站点地区是影响城市 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土地空间利用效率、提 升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地区,因此对轨道站 点的周边地区规划研究显得尤为紧迫。本文 选取了重庆轨道交通的六个中心型站点作为 研究对象,使用GIS对站点周围800 m范围进 行矢量化绘制,获取基础的量化数据。分别 针对站点地区的空间效率以及空间质量的建 立客体紧凑度和主体紧凑度评价指标,对每 个站点的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进 一步从宏观层面研究不同指标结果的影响 机制,发现地理环境、区位因素、功能定位 和发展模式是站点地区空间形态的主要影响 因素。最后提出轨道站点地区空间的优化策 略,为轨道站点地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许多城市快速密集的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城市景观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从城市绿地系统、开放空间的构建与使用到自然生态、文化风貌的保育与保护都受到全面的影响。在归纳了我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城市景观空间布局、景观生态、意象感知的影响后,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促进我国城市交通与城市景观协同发展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空间布局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甘勇华 《规划师》2011,27(6):101-104,109
轨道交通枢纽是轨道交通客流集散和交换功能的载体,是城市客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布局一方面受城市空间结构、用地功能和轨网布局形式等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城市空间的拓展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空间布局时,应协调好其与城市的空间结构、轨网模式和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5.
赵小阳 《城市勘测》2015,(5):115-117
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地形图测量复杂且禁止测量区域较多,文中提出了以静态GPS、水准测量、广州市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测量系统(Gzcors)及广州市似大地水准测量成果(Gzgeoid)相结合的控制网建立方法,介绍了轨道交通地形图碎步点采集特点及精度检验方法,最后利用影像来局部替代禁止测量地区。结果表明,本项目所采用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满足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地形图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规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边经卫 《规划师》2005,21(2):87-90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互动的单向循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客运交通要求,更主要的是通过对土地使用的控制,发挥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城市空间的有序增长,并形成城市空间发展与轨道交通之间的互动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换乘时间视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乘客换乘效率的深层含义,对影响乘客换乘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文献调查和分析,发现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的影响因素多与车站内部的换乘设施、环境质量、空间设计等方面密切相关。并在乘客换乘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换乘效率研究的不足,对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乘客换乘效率及空间设计问题分别进行了现场调研、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最后指出乘客因车站换乘空间构型和环境质量不同所表现出的不同换乘状态对其换乘效率影响的量化研究依然有所不足,在因乘客自身主观特性影响换乘效率的科学量化研究层面仍需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发展的机理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典型大城市(地区)轨道交通发展相关指标的横向比较,针对广州不同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轨道交通互动发展进行纵向分析,以期对广州及国内其他大城市未来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步履艰难的行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规划》1995,19(1):24-29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步履艰难的行程ALongWaytotheDevelopmentoftheUrbanRailTransportation¥byOurReportingGroupAbstract:Thereporters,throughintervie...  相似文献   

20.
李宏 《时代建筑》2009,(5):72-75
斯图加特21世纪项目利用高铁线的轨道及站点改造,对铁路和城际、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以及周边约109hm2土地进行了长达15年的研究和循序渐进的开发,至今仍在调整、决策、投入、建设的过程中。此项目的规划开发过程体现了交通枢纽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是研究大型轨道交通综合体建设如何促进城市核心区土地开发、城市环境提升、节能减排乃至城市发展定位的极好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