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长期违反常规。历年来,中国并没有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演变规律,在制度安排上,往往是先支持工业化。后支持城市化发展,这就造成了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农村滞留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在公共资源政策安排上,也往往是重城轻农、重视大中城市建设、忽视小城镇的发展。结果是,中国的城市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市化的质与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峰  席广亮 《规划师》2012,28(7):11-15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城市化发展也正在从新城市的增长及城市规模扩张向城市化质量的提升转型。在此背景下,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确立对我国城市化质量提升和城市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积极构建共享型、集约型、功能型、创新型等城市化发展模式来提升城市化质量,通过城乡规划来引导与调控城市化发展,发挥公共财政与空间管治的作用,实现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囡  张守忠  赵岩 《山西建筑》2015,(3):197-198
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区域,选取1999年—2008年的10年间数据,定量评价了哈尔滨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确定了其协调等级,并依据所得出的结论,给出了一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银川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人居环境的大幅度改善,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城市化水平与人居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对银川市2002~2008年城市化与人居环境方面的实证资料分析,建立银川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协调度模型对银川市城市化水平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8年银川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两大系统基本上处于和谐协调发展状态,但二者之间依然存在矛盾,对此提出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5)
以南宁市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指数,并建立耦合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计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结果显示:2000—2013年,南宁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增幅逐渐缩小;两者的关系由2000—2005年的中度失调向2009—2013年的中级协调转变,但协调发展度最高值仅为2012年的0.687,还没有达到良好协调等级的临界值0.7,说明协调水平还有待提高,并且提高的难度在加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模型,研究西安人居环境与城市化的协调度和协调类型,结果显示:西安人居环境与城市化系统现已进入良好发展阶段,但连续五年人居环境滞后于城市化,最后提出促进西安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斌 《南方建筑》2006,(7):39-42
中国城市发展政策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不断演进,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当前国情发展需要的新的城市发展之路.从20世纪80年代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到提出“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国是在不断摸索城市建设道路.本文试图从城市化发展规律入手,论述如何正确把握我国城市化进程,并提出了我国在制定城市化发展政策时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Planning》2015,(5)
第三产业是继工业化后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而城市化也促进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当前河北省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通过分析比较得到促进河北省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该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提出了中国城市化规划的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陈明 《规划师》2012,28(7):5-10
我国城镇化在高速推进中,质量问题引人关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我国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和研究对象、质量评价模型展开研究,总结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的主要措施,即除了需要健全城镇体系、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外,还需要解决制约乡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推动城乡全面的统筹和协调,展开劳动力资源的"二次开发",提高农民工向市民转化的能力,发挥各地根植性优势,走特色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城市边缘区产业园与农村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亭  王勇  黄忠庆 《规划师》2012,28(7):63-67,86
产业园与农村作为城市边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空间、经济、社区建设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借鉴了国外"一村一社""工业转移"等实践经验,提出了"村企互动"的发展模式;在明确产业园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后,通过统一城乡规划、整合村企空间,鼓励产业合作、共同发展经济,共享服务设施、促进社区融合,提供社会保障、保障最低诉求,转变政府观念、提供政策与财政支持等方法,探索城市边缘区产业园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到区位、地理、资源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欠发达山区城镇化发展有别于沿海较发达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成为山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文本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从资源承载条件、民族特色发挥和优势资源利用等角度出发,探索山区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和路径,并从六个方面提出景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途径:加强核心区域建设,推进下山移民安置工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城乡交通网络和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广东城市化的新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拉昌 《规划师》2004,20(12):84-86
新时期广东城市化出现以下特点:知识源导向、城市由单体向群体化发展、产业集群推动、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集约化发展、城镇化向城市化转变、由重“数量”发展向重“质量”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志诚  侯雷  兰贵盛 《规划师》2006,22(2):69-72
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基于城市化与增长极理论,重镇区规划,轻镇域规划,忽视城乡融合."五个统筹"中的统筹城乡发展,基于城市化新理念,倡导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将这一思想应用到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则体现为:镇区与镇域规划并举、统筹发展产业空间、统筹管治地域空间、统筹协调城乡交通.  相似文献   

16.
叶强 《建筑师》2006,(1):55-58
通过研究城市化对中国城市和建筑的影响机制, 提出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建筑发展特点、问题与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朱海波  黄亚平 《规划师》2013,29(8):86-91
研究利用1984~2008年湖北省76个市县单元的人口、GDP等统计数据,综合运用相应的空间分析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城市化空间演化过程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进入了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该阶段城市化空间发展具有非均衡极化特征,人口、经济加速向特定地域集聚极化发展的特征日益显著,并在局部地区形成了连绵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湖北省城市化空间演化过程中具有城市化要素集聚不对称性和社会经济不平衡发展等突出问题。要实现健康城市化的发展目标,湖北省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选择差异化的城市化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重新审视与城市化相关国情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演化前景以及城市规划的作用与对策。认为由于制度背景基本不变,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但格局会有所改变,城市间分异可能会出现;城市化发展的主动拐点或许不存在,但可能出现基于生态系统崩溃的被动拐点。城市规划作为国家管理城市化过程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既要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又要尽可能地化解城市发展中的弊病和负外部性,避免生态系统的崩溃。总体思路是借鉴大禹治水,堵疏结合,一方面转变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优化行动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居民从农村地区不断地涌入城市。这种现象导致了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压力,并影响到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分配问题。新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规划布局正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英国的历史中,英国政府同样曾经遭遇过中国如今面临的问题。在应对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紧张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大背景下,英国产生了花园城市理论以及其后的英国新城运动。文章基于花园城市理论和城市化理论,对于英国新城的规划进行研究并试图探索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