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结合厦门集美学村历史街区社区营造与实施,探索在"慢城"理念导引下慢社区的空间构成关系,并指出"慢城"模式对中国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与传统邻里社区的差异以及对历史街区中社区营造的适应性特征。试图依托学村独有的资源要素,从空间契合发展、混合用地布局、绿色慢行交通、特色社区文化与活力公共空间视角,提出针对性营造策略,期冀为构建极具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区慢社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16,(Z2)
慢城理念在城乡建设发展方面诠释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对于指导我国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文章尝试将慢城理念运用到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初步探讨慢城内涵及本土化的耦合情况,提出慢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并以曲阜美丽乡村建设为例,探索美丽乡村在慢城理念指导下的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以期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借鉴"国际慢城"概念,梳理国内外"慢城"理论研究及慢行交通发展历程,探索将"慢城"理念运用于大中城市的方式,并以北海市进行实例研究,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应根植于本土内生力量,利用自身优势,采取"特色慢区+慢行廊道"的模式构建城市"绿色慢网"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社区发展现状及趋势,运用慢生活理念,创新性的提出构建一个适合老年人居住的、舒适的、自然的、健康的慢城式养老社区,并基于我国现有文化传统和最新的大数据技术,提出了适合我国老年人的养老环境设计理念,并对慢城式养老社区的设计进行了可行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5,(Z1)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日益受到大都市圈的影响,城镇建设同质化问题加重,小城镇风貌建设出现"千城一面"的尬尴局面。基于此,第一次慢城大会提出了慢城理论,其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模式。研究对国外慢城的现状进行分析,综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小城镇特有的浓厚历史氛围,通过慢游、慢行、慢运动和慢生活等方式,构建适合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慢城模式,以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6.
焦红  张艳丽 《规划师》2015,(1):221-224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日益受到大都市圈的影响,城镇建设同质化问题加重,小城镇风貌建设出现"千城一面"的尬尴局面。基于此,第一次慢城大会提出了慢城理论,其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模式。研究对国外慢城的现状进行分析,综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小城镇特有的浓厚历史氛围,通过慢游、慢行、慢运动和慢生活等方式,构建适合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慢城模式,以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慢城理念的含义及宗旨,从镇域体系规划、镇区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三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慢城理念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具体体现,指出慢城理念对指导小城镇特色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姜凯  郑志元  汤铭  刘欣慰 《住区》2022,(6):36-43
近年来,健康理念社区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断反复的背景下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而可食景观作为社区新型景观类型具有实用性、疗愈性、美观性等价值,可为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带来转变。以第八届紫金奖获奖作品《我们一起种菜吧!》为例,提出了将可食景观理念融入到健康社区运营建设中,以可食景观、健康行为、健康银行、教育宣传四方面为规划构思主义,旨在打造平疫结合的社区可食景观,试图对未来健康社区新模式进行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9.
慢城发展模式与规划布局——以晋北中部城镇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城可被理解为是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回归与升华,探索一种更为人性化和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与现代生活方式。慢城发展模式可分为自然发展型、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自下而上的组织联盟型和综合发展型四类。慢城规划布局的内容层次体系包括慢核、慢城(慢岛)、慢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通过网络化的慢行系统形成有机、紧密的联系,从而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区域"慢城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以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仓0造了经济增长和国家崛起的神话,然而片面追求增速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弊病也日益凸显: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干城一面、文脉丢失、城市中的人生活不堪重负……而着眼于保持城市特色、提高生活品质等的“慢城”,其思想内核与直居、低碳、可持续等不谋而合,成为建设美丽城乡。的一种新路径。本文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回顾了国内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程,结合中国特色,分析了慢域的适用范围、慢城与其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式的耦合关系、慢域旅游、慢城对于中国启示与意义等,最后对中国的慢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慢城运动对国内城市宜居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发源于意大利后,慢城运动在欧洲及以外的地方蓬勃发展,并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城市网络。本文对慢城的起源、发展趋势及内涵进行了概述,并将慢城与当前国际城市研究的热点——宜居城市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最后根据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就当前国内城市宜居建设现状,对国内城市宜居建设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鼎湖区原规划存在城区布局独立,建设用地分散,忽视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区位优势等问题。新一轮总体规划应充分挖掘鼎湖城区及其周围环境的特色,发挥生态优势,强调布局紧凑发展,采用“带形发展,组团结构,平行布局,分期建设,田园风格,绿色贯穿”的规划结构,使其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景观独特的花园城区、生态城区。  相似文献   

13.
基于"老龄化社会"这一时代,以重庆渝北古路镇老年养生社区为例,从该项目的发展战略、规划理念、建筑布局与景观交通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未来新型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策略提出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该项目的规划创造性的提出“动感活力地带”概念、设计了正式、非正式两条流线。同时充分利用基地内景观潮,增加亲水性景观设计,水网带动绿化呈现鱼骨状渗透到其他功能分区,通过视线分析确定景观视廊和建筑高层区的布局来保护周围群山整体轮廊线,凸显“山、水、城、堤”的设计主题,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独具特色的大学城中心区。  相似文献   

15.
钱江新城地下综合体-波浪文化城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城市新中心钱江新城主轴线节点地下综合体———波浪文化城为例,对其功能结构、交通组织、空间景观设计及防火安全进行了阐述分析,明确了地下综合体在城市中心区立体化开发中的意义,同时通过总结地下综合体开发中应注意的因素,为国内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临沂天源物流园规划设计方案的介绍,说明设计者在大型物流园区规划中怎样处理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景观设计以及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时代的危机与挑战,提出园林发展的生态、文化主旋律方向.提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最重要、最直接的办法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在21世纪中华文化将成为人类文化显学的同时,中国园林文化是其组成部分之一.园林文化坚持"天人合一""多元共生""历史相续""以民为本""自主创新".尤要继承、借鉴中国古代园林的功能生活化,空间乐章化,诗、文、书、画兼容的空间艺术创作手法.面对未来,使中国园林以更加璀燦的艺术风格立于世界园林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方慢城特点分析,并结合我国城镇发展"慢城"的基础及现状,以正定古城为例,提出"慢城"休闲旅游城镇建设发展模式,以实现休闲旅游与城镇建设并行,促进旅游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的地域性与复杂性影响,传统村落景观的地方性表达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根本差异性所在。为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避免“千村一面”,以陕西关中地区现已公布确认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中的地方性知识理论,提出传统村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和提取路径。从大地格局景观、选址布局景观、空间形态景观、街巷格局景观、院落布局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6个方面,开展关中地区传统村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提取与谱系生成,从而构建起传统村落景观“人-地”关系语境下的知识网络,使其具备探索、分析和解决“在地性”风景营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诸暨铁路新客站站前广场硬质景观设计的剖析,阐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总体布局及交通组织中的应用,同时从铺装设计、服务性建筑设计、水景设计、照明设计四方面入手,详细介绍该设计中现代城市景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