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宜兴老城风貌保护概念规划为例。分析了高速城市化背景下非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整合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问题,并初步建构了老城风貌保护与发展的概念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城市发展与改造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对老城原有风貌的改变。本通过对福建泉州市西街保护规划的实践探索阐述作对历史古街风貌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保护中求发展,发展中求保护--谈南京老城的保护与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项目的经验回顾,规划针对南京老城发展的现实和矛盾,确立了将老城发展成为文化之都、活力之城、宜人之地的总体发展目标。在充分保护老城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提升老城功能、彰显老城特色的方法和途径,是城市历史保护与旧城更新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全峰梅  丘连峰  徐兵 《规划师》2007,23(12):60-63
北海老城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形成了以商贸为主要特点且融汇中西特色的城市风貌.随着新城的发展,老城的商贸功能逐渐迁移,基础设施也逐渐萎缩,历史文脉日渐断裂.北海老城的保护与复兴应在体现美学意图的同时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在创新中怀旧、在利用中保护、在管理中复兴"为理念,运用空间句法、元素叠加的理论方法,为北海老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促使其转变经济结构、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景观内涵,并激活人们的历史记忆,使老城成为"魅力家园".  相似文献   

5.
在重庆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同时,重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本文以重庆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将街区保护方法、建筑保护方法、风貌保护方法与特色资源的保护与规划编制和协调相结合的实际应用,期望通过保护方法的深入发展和日益完善,能够有效保护重庆的历史文化特色资源,推动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上海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为例,从加强风貌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实现保护与更新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对风貌区的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结合连江县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探讨县级老城控规的核心控制内容与保护措施。从老城人口疏散、风貌管控、指标控制、公共资源标准化和均等化等方面,分析了老城现状,并总结了相应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洛阳明清老城历史街巷为例,通过文献史料分析、测绘数据整理、数值比较分析等方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老城的街巷格局、历史遗存分布、街巷空间尺度、街巷界面及建筑风貌等与老城街巷空间特色高度关联的几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探讨了老城街巷空间的特色所在。并由此进一步对位提出了老城街巷空间特色保护的相关对策,对洛阳老城风貌延续、城市特色营造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李帅  杨大禹 《华中建筑》2011,29(9):135-139
历史传统风貌地段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阐述了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整治规划所采取的保护策略和具体方法,以期引起更多的对历史传统风貌地段保护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陈穗嘉 《华中建筑》2006,24(10):153-155
佛山老城实行冻结式保护已经达12年之久,本文通过对其现状的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规划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保护目标和保护对象的确立,将老城的保护规划融入上位规划,制定合乎佛山老城自身特点的密度、强度、绿化覆盖率、限高等规划参数,细分不同类型建筑和环境的保护对策,以及通过分图图则和GIS嵌入日常管理体系,在规划管理中更好地对老城进行历史文化保护.同时激发其活力。  相似文献   

11.
张平  陈志龙  黄欧龙  王慧 《规划师》2011,27(10):97-101
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中,地下空间在扩大空间容量、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基础设施和确保文物安全等方面具有地面空间无法比拟的优势.历史街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应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规模适宜性及地上地下一体化等原则,结合文物建筑保护区、文物及文物所在街区、文物遗址保护区和现有地下文物保护区在保护方面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  相似文献   

12.
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钢工业区是北京市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历史地段,也是最有条件申报工业遗产的项目。随着首钢的整体搬迁,如何保护并利用好这一地区的各种工业遗存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通过对首钢工业区内现存建、构筑物和设施设备的逐一调查,研究,确立了保护与再利用的层次,提出了关于工业遗产保护区范围和单体建、构筑物保护与再利用名录的初步构想,并对保护与再利用的分级以及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方式进行了探讨,为首钢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Urbanism》2013,6(3):263-284
Rebuilding central cities has focused on big-ticket items such as entertainment complexes and neighborhood-based initiatives. Historic preservation as one neighborhood-based strategy seeks to capitalize on intact collections of historic architecture and the pedestrian-friendly character of these pre-automobile neighborhoods to elevate property values and enhance the tax bases of central cities. While a majority of past studies indicate historic designation does enhance property values, some found no or negative impacts. By quantitatively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local historic district designations on the enhancement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values,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 preservation and urban revitalization. The multi-city analysis focuses on preservation’s impacts on residential property values and the result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outcomes from district designation.  相似文献   

14.
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空间特色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东  徐宁 《华中建筑》2005,23(Z1):80-82
旧城更新过程中如何应对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色研究和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城市意象分析法阐述了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色,指出当前历史街区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若干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林承阳 《新建筑》2009,(3):109-114
通过对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郭沫若故居历史地段与传统民居建筑的系统调查,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来探究数字化的保护过程及其特点,并强调以原真性、可识别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五大思想为指导,利用现代建筑设计理论、方法及三维激光扫描数字技术,针对郭沫若故居及其周边历史地段进行数字化保护和改造再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进程与研究动态的综合评述,从物质空间修复、社会经济治理、定量评测分析三方面系统梳理了街区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体、动态、适应、平衡四大保护理念以及“循律”与“适度”两大原则,并对未来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江流域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措施的必要性,总结出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保温隔热的优点,阐述了围护结构的几种保温形式及保温隔热性能的衡量指标,实测结果表明保温措施对实现该地区的节能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邢忠  郑尧  刘玉龙 《规划师》2020,(3):39-43
我国正处于由粗放的增量发展向精致的存量建设转变时期,面临大量的旧城更新规划与建设,需要对相关规划理念与方法进行探索。文章结合烟台市历史文化核心地段更新设计,通过引入边缘效应理念,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区域活力再生,实现历史街区保护与周边发展建设互利双赢,以期为同类街区的更新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杰  庞骏 《规划师》2011,27(3):82-86
大事件为旧城遗产保护创造了机会,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与置疑,需对遗产保护进行反思.旧城遗产保护规划历史心境的丢失与规划技术本身的不适是旧城遗产保护规划中存在种种问题的根源.解决之道在于:重育历史的心境,构筑解读旧城遗产分析法,形成理想与现实叠加的设计方法,探寻旧城遗产文化发展的航向,使旧城遗产在大事件的引领下得到保...  相似文献   

20.
在浙江省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历史建筑多处于城市的中心地段且已破旧不堪,首当其冲地成为城市更新改造和城市建设所圈定的对象,进而在城市地图上和人们视线中迅速消失。文章通过对历史建筑的发展演绎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历史建筑保护技术与方法,并以宁波庆安会馆为例做具体研究,为历史街区的建筑保护修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