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济南市滨河新区核心区市民文化服务中心为例,探讨了其规划特色,并从形态、功能、环保等方面,阐述了济南市滨河新区核心区市民文化服务中心的建筑特点,希望能够为济南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白雪 《城市住宅》2021,28(4):96-99
滨河区域占据城市发展的黄金地段,滨河空间在保证水利工程发挥防洪功能的同时,也被寄予修复滨河生态、带动土地升值、提升人居环境的期望.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城市良性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城市滨河空间的诉求,提出"安全、生态夯基础""特色、合作创价值""风貌、功能塑情怀"3个方面的设计思路.比较开封护城河与新乡凤泉湖项目中景观主导滨河建设的实践情况,通过强调景观专业"后来居上"意识的重要性,推动多专业合作模式优化,为城市滨河空间探寻更健康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3.
由于城市的无序发展,旧城的滨水地区面临用地功能混乱、休闲功能缺失、水体污染严重、交通连接不畅等发展问题。该文阐述了"城市双修"的发展理念,并从空间修补、生态修复、交通疏导和文化承扬几个方面,探讨了滨河地区更新的规划策略,以期打造出具有生态文化魅力的宜居滨水空间。  相似文献   

4.
许仁华 《华中建筑》2010,28(8):107-111
作为未来赣州市章江新区的城市绿心、重要城市开放空间,章江新区中央生态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直接影响着该城市的区域发展。该文在充分尊重新区历史文化、满足城市蓄洪排涝功能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自然、生态、富有人文气息"为核心设计理念,传承和弘扬赣州地域文化,将中央公园打造成为章江新区的生态绿肺、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客厅。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准格尔旗煤作为炭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在城市建设中突出了以煤炭资源延伸的产业布局特征,但随着人居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发展宜居城市的目标和诉求愈加强烈。准格尔大路新区的发展一方面要承接城市空间的功能性拓展,同时必须承载脆弱生态环境区的生态安全功能和环境品质提升功能。本文通过对准格尔旗城市发展所面临生态修复、功能拓展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需求和问题分析,研究准格尔旗大路新区空间拓展和文化生态旅游空间建构,通过分析准格尔旗当地的生态本底、文化积淀及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以发展诉求为导向,提出基于生态空间、文化特色及旅游产业空间优化整合的空间规划和建设发展思路,从城市空间建构的视角透视基于城市产业发展的空间转型模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结合城市CIS理论,对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御临河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从理念、行为、视觉、触觉、地缘特色五方面,论述了可识别的特色滨河空间营造方法,有利于满足城市景观功能需求、提升城市形象、传承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揭示滨河地区的历史演变的历程,指出我国城市滨河地区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借鉴国内外滨河地区建设经验和发展趋势,结合济南小清河地区的实证研究,围绕如何提升滨河地区价值这一核心问题,从地位提升、产业提升和服务提升三个方面探讨滨河复兴的策略与实施路径,通过植入高端服务、休闲旅游和文化创意等服务功能来增强滨河地区的活力和品质,实现其由价值洼地向价值高地的跨越.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城市规划工作多次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指导中国迈向城市社会的纲领性框架思路,为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然而在国内新区建设中,物质累积速度远远超过文化累积速度,文化传承出现明显断层。本文以临海市新区发展建设的实践为例,探索在新区建设中对老城区的筑城文化与山水城融合的空间特点加以继承与发扬的适宜方式,以使城市新区在缺乏历史文化遗存的情况下,通过山水自然元素结合现代城市空间传承文化,突出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9.
吴婕 《山西建筑》2014,(15):9-10
结合城市滨河建设的现状,对滨河沿岸街巷空间进行了有机整合,形成了以开放空间、慢行通道、复合片区为基础、"点—线—面"一体的绿色空间网络系统,加强了滨河与城市腹地的联通与互动,提升了城市的可达性与活力。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7,(9)
绿洲城市是我国西部沙漠地区的一颗"绿珠",滨河地区作为绿洲城市最宝贵的空间资源,是影响城市风貌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亦是城市规划设计关注的热点。伊犁河(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段)湿岛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以"中亚湿岛·西域明珠"为设计主题,通过整体空间结构划分指导各个功能分区的规划设计,并辅以生态、科学的绿化、驳岸等专项设计手法,力争将规划区打造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文化展示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国际化滨河旅游公园。  相似文献   

11.
张斌  杜雁  高翅 《规划师》2009,25(6):31-35
项城市新城牛心区景观规划设计以“城市厅”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取向,提出城市“绿厅”的意匠,将市民广场和滨河休闲带两个功能相异的空间有机地整合在起,尊重人与自然的行为规律,营造城市空间秩序.对地域性历史文化进行空间转译,塑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2.
面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黄浦江、长江口三岛综合开发带来的历史机遇,吴淞口滨江景观带概念性规划通过总体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交通组织、景观结构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分析和科学规划设计,配合宝山现代化滨江新区的建设,使吴淞口将成为集航运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绿色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滨水景观区。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通过对山地型特大城市滨江特点和发展策略的分析研究,运用生态、人文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滨江地区整体规划策划和功能组织优化设计,突出对重要滨水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挖掘山城、江城特色,倡导城市滨江空间公共性和可达性,促进城市功能与社会、生态、文化、景观建设协调发展,探索构筑高品质人居环境、塑造国际山水都市形象并重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的发展形势下,区域经济成为寿光市发展的主题,空间引导思路随即产生变化,由单一的依托中心城区向区域联动转换。《寿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分析了区域发展态势和县域经济转型下的空间需求,提出了"海陆联动"的发展战略,在市域层面谋划支撑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城一区"空间结构。寿光市的全域空间规划思路对处在大都市区内部的县级单元规划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战略规划的确立,西安将跨渭河向北岸延伸发展,渭河随之变为西安的城中河。面对西成段百里渭河景观带的规划设计任务,我们提出将整个西成段渭河景观带构建百里渭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设想,利用湿地公园分区原则限定、引导和联系渭河滨河城市空间节点和城市功能组团。实现湿地保护与城市区域更新的结合。该文探讨了西安城市发展与渭河的关系;分析了以建构西成段百里渭河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渭河景观带规划设计途径的可行性,并详述了“百里渭河湿地公园”的系统结构和具体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16.
郭冠颂 《规划师》2007,23(8):35-36
历史悠久的工业厂区往往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广州水泥厂改造与更新规划运用生态学边缘效应的概念及其运作机理,探讨旧城中心边缘地段的更新、发展机制,实现土地功能使用效益最佳化;注重对厂区原有建筑和环境的保留和利用,引入现代景观设计的概念和手法,使新旧建筑有机结合,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  相似文献   

17.
叶彪 《城市建筑》2005,(4):13-17
城市中心商务区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城市现代化的标签,本文分别从总体布局,城市设计,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方面,阐释北京圣福华国际商贸中心区的设计理念,诠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主题,营造具有“全时活力”特征的中心商务区。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在城市空间增长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选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所属483个城市新区作为研究对象,论文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城市新区空间效应的主要特征,具体包括:(1)城市新区促使城市功能出现分化和外迁,并在郊区形成综合化集聚;(2)城市新区引起人口空间的流动与重构;(3)城市新区带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多样化;(4)城市新区促成区域城镇空间的组群集聚。最后,论文初步探讨了城市新区的空间增长机理,包括新区空间生产、空间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协作与博弈、城市资源与空间要素的供给与需求、空间触媒作用等。  相似文献   

19.
从重庆市北碚新城历史文化和现状条件入手,对其夜景形象进行构思、定位;针对北碚新城独特的城市形态特征,采用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照明规划模式相糅合的照明手法进行规划控制,以充分反映新城夜景照明特色;对道路、建筑、景观、广告等不同栽体进行分项夜景照明规划,使其协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秦军  贺忠超  李新家 《规划师》2008,24(7):67-70
贵州黎平港澳新区城市设计通过对山水、民族文化与城市建设关系的研究,提出“借山、引水、筑城”的总体构思,形成“核两轴两带”的规划结构,运用侗族建筑文化与符号,打造中心区建筑群、宾馆服务区建筑群、商业区建筑群和商业风情街建筑群,构筑体现山水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