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对马鞍山万能达发电有限公司锅炉汽包水位测量装置测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差压平衡容器测量和汽包电接点水位计测量中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案,解决了汽包水位测量不准的问题,减少了水位测量误差,使汽包水位保护能正常投入,为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1汽包电接点水位计测量误差分析 汽包水位是电厂的主要监控参数之一,正确测量汽包水位是锅炉安全运行的保证。传统的测量方式有:就地双色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差压式水位计等。由于电接点水位计的测量筒和汽包相连,按连通器力平衡原理从汽包内取出测量水柱,显示直观醒目,故深得运行人员信任与喜好,也认为这是汽包内的真实水位。实际上,这并不是汽包内的实际水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汽包水位测量误差与汽包工作压力、水位计管内水柱温度以及汽包内的实际水位等多种因素有关(如图1)。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电厂锅炉汽包水位的测量是保证锅炉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目前,锅炉一般同时配备几套不同类型的水位计监视汽包水位。由于目前这些水位计自身测量原理上的缺陷,导致国内高压、超高压力和亚临界压力锅炉的汽包水位测量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云母水位计因水柱冷却而造成的误差可达50~100mm(随汽包压力、现场环境温度而变化);电接点水位计同样因水柱冷却等因素而造成很大误差;采用平衡容器的差压式水位计,受被测介质密度变化的影响很大,当运行参数偏离设计值时,其测量误差也迅速增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锅炉汽包的就地连通式水位计(可视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 和差压补偿式水位计测量显示误差原理的分析,阐述了几个水位计误差产生的方式和修正原则。为了得到一个可信的水位显示数据和可靠的水位保护,必须采取如下措施:改进测量装置;精确测量各水位计的安装位置,消除安装偏差;保持水位计显示的一致性;改进汽包水位保护;多台水位计显示核对等。采取上述措施后,可避免锅炉汽包干锅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 引言火电机组锅炉汽包水位对于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是很重要的参数,因而汽包水位的测量同时采用了多种仪表,如:双色水位计(牛眼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和差压式水位计。其中,差压式水位计是较为重要的水位计。因为汽包体积较大,通常在汽包的两端都设有测点。例如,华能德州电厂的2号锅炉差压水位计测点,在北端有两个,在南端有三个。而这些水位计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误差,有时候甚至高达50mm。下面就差压式水位计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2 差压式水位计的工作原理图1 差压水位转换器  差压式水位…  相似文献   

6.
谢红卫 《湖南电力》2005,25(2):5-8,12
针对目前火电厂大型锅炉汽包水位测量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各种测量方式的特性研究,提出了差压式水位计较为精确的工程测量计算方法和就地连通管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使用多刻度标尺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电接点水位计的结构特点和测量原理出发,分析出电接点水位计的测量误差:电接筒内温度与锅筒饱和水温度差,以及电接筒取样连接管的倾斜、保温有关。最后通过对电接点水位计采取安装上的机械密度误差修正,使电接点水位计的测量显示值接近于汽包的真实水位,为电厂运行人员提供准确的汽包水位参考值,保障锅炉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魏丰年 《电力建设》1992,13(5):44-45
一、汽包水位的测量我国锅炉汽包水位测量大多采用连通器式水位计(如电接点水位计等)和压差式水位计(即低置水位计)。压差式水位计采用平衡容器,将水位转换为差压信号,测量此压差便可实现汽包水位的测量。近年来,200MW以上机组,一般采用如图1所示的平衡容器测量汽包水位,其水位-差压的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9.
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合理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汽包水位监控保护测量系统按2套就地水位表、3套差压水位计配置(简称“5套配置”)的缺陷及采用“5套配置”的客观原因。介绍“多测孔接管”技术不需在汽包上开孔而增加独立取样测孔,解决了汽包原有水位测孔过少影响合理配置的难题及新型电接点水位测量筒高精度取样、高可靠性传感,使电接点水位计可靠地用于监视主表和保护。简介汽包水位测量系统优化配置原则与效果,建议尽早修订有关“5套配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汽包水位测量值作为机组运行的重要监视参数,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通常单元机组都要配备若干就地云母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和差压式水位计,各种水位计由于测量原理的不同,各有优缺点.结合北仑发电厂二期汽包水位测量问题,分析存在测量偏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