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蟒岭岩体地处秦岭腹地,横跨豫陕两省,与其相关的矿产资源丰富,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秦岭复合型大陆造山带之北秦岭构造带。成矿区带隶属北秦岭牧护关—蟒岭燕山期铁铜钼钨铅锌萤石成矿带,共发现萤石矿床(点) 26处。蟒岭地区的萤石矿产于蟒岭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中,严格受区内三、四级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呈浅紫色—紫色和无色,少量呈浅绿色,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溶蚀结构,常见的围岩蚀变有硅化、方解石化等。其形成机制为:燕山晚期富氟的岩浆期后热液沿着断裂通道上行,在其上升运移时还不断萃取交代围岩中F、Ca元素,随着温度极速下降,在氧化环境下于北北西、北东东、近南北向次级断裂中充填交代围岩角砾,形成萤石矿体,矿床类型为低温热液充填型。蟒岭地区成矿地质背景优越,萤石矿成矿物质和构造前提具备,氟化探异常、萤石自然重砂异常发育,指示性良好,矿化线索丰富,找矿标志明显,通过工作扩大矿床规模、实现找矿新突破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罗麟 《矿产勘查》2019,(10):2624-2629
贵州贞丰县新近开发的某萤石矿具有较大规模,萤石矿体形态呈现为层状、似层状,局部呈透镜状产出,矿体走向北西,长约3200 m,倾向与背斜轴两翼近似平行,沿倾向延深约200 m,矿体厚度2.00~6.90 m。文章通过对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和分析,认为该萤石矿的主要成矿要素为沉积盆地、灰岩、火山喷发活动、褶皱,在各成矿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一段(P_3l~1)和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_2m)之间的构造蚀变体(Sbt),发育出了多种矿物的矿体,含萤石矿、锑矿、金矿等,是一处沉积改造型萤石矿。这些矿体的共同特点是沿断裂、背斜平行分布,以背斜轴部为中心,两侧延伸,为矿山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8)
本文详细分析了周庄一带萤石矿的地质条件、矿体特征,总结出了该区矿石成因类型,萤石矿体主要产于层间破碎带中,属热液充填型矿床,其找矿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4.
马石沟萤石矿床位于嵩县桑树沟萤石矿床东侧,为近年新发现的中型萤石矿床。为了探讨马石沟萤石矿床成因类型、成矿环境及后期找矿方向,本文对其地质特征、岩(矿)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石沟萤石矿体主要赋存在合峪岩体内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矿体形态及分布严格受构造控制;主矿体深部均未封闭,找矿潜力大,建议加强主矿体(F2-I、F3-I、F4-I)深部勘查工作;矿石中CaF2和SiO2呈明显负相关特征,符合热液矿床特征;萤石具有轻稀土略显富集、轻重稀土发生一定分馏的特点,围岩具有轻稀土富集型、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高的特点;萤石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和Ce正异常,均指示区内成矿作用发生在还原环境;萤石矿床Tb/Ca-Tb/La和Y/Ho-La/Ho图解显示,马石沟萤石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矿床,成矿流体可能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5.
王超  刘凯  樊忠平  任涛  徐启斌  郑忠林 《矿产勘查》2020,11(7):1334-1343
刘家峡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山阳矿集区东部,矿床产出于近东西向镇安-板岩镇大断裂南侧的NE、NNE和NW向次级构造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西岔河组层中,呈透镜状、脉状;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断裂带控制,断裂构造发育密集处为富厚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近矿围岩蚀变较强,主要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估算金资源量5余吨。文章通过总结刘家峡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分析矿床成因,评价了刘家峡金矿的成矿潜力,为该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班巴拉维石墨矿主要赋存于元古宙乌萨迦兰超群鲁匡古勒组特戈特罗段的含石墨片麻岩中,含矿岩系为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粗粒鳞片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石类型为大鳞片晶质石墨矿石。石墨矿石主量元素具有低硅、贫钙、富铝、富钾的特征;K_2O/Na_2O的平均值为6. 43,变质原岩表现出沉积岩的特征。LREE/HREE-∑REE呈正相关,表明其原岩可能为海相沉积;LREE/HREE-δEu呈正相关,反映了其壳源特征;并表现为弱的负Eu异常。根据地球化学原岩恢复图解投点,得出原岩可能为一套含碳质、富铝的泥质沉积建造,其物源为混合型物源,主要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班巴拉维石墨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原岩中的有机碳,矿床成因属于区域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黑石山地区铜多金属矿区的矿床成因,文章研究了该区域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异常区内,发现有金、多金属矿点存在,有八路沟、车板沟南、沙丘沟口等6个多金属矿(化)点,Au、As元素在区内分布不均匀,有局部富集地段存在,有利于矿体的形成;区内断裂构造、矿点、异常三者相对较为吻合,区内该异常的形成与区内多金属矿点、矿带、断裂构造具有密切的联系;异常北区内黄铁矿沟处有北西、南北向两组断裂相交,黄铁矿沟金矿点分布于该异常范围内;矿床成因为接触交代作用形成多金属矿体、断裂构造为储矿场所、热液叠加交代形成伴生金矿体,并对矿区内伴生矿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为实际工程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凤太矿集区是秦岭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已发现并探明了数量众多的铅锌矿床(点)。现今找矿工作已经转入到隐伏矿找矿阶段,运用相关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进行勘查区矿产预测,对隐伏矿找矿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区内铅锌矿床成矿规律、矿体的产出类型和典型矿床成矿特征总结研究,确定了区内成矿地质体为印支期侵入的中酸性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为NWW向褶皱断裂构造系统,主成矿结构面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部位的"硅钙面"。在归纳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凤太矿集区铅锌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为下一阶段矿集区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刘凯  赵亮  任涛  王瑞廷  让昊  成欢  丁坤  王超 《矿产勘查》2020,11(5):849-857
柞水—山阳矿集区是秦岭造山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查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铜、金等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相继勘查发现多个大—中型矿床。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些矿床的形成与晚侏罗—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矿床多就位于区域性三级控矿断裂及中酸性小岩体附近,矿区热液蚀变强烈,显示岩体活动提供了成矿作用所需的能量和物质来源。文章通过对柞水—山阳矿集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特征分析,划分了柞水—山阳矿集区的成矿构造带及成矿区带,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对矿集区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南部拉克兰造山带西缘(维多利亚州)本迪戈-巴拉腊特褶皱带内分布多处规模不等的金矿体,各矿体展布均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矿体严格受褶皱及层间断层控制,属造山带的浊积岩型金矿.本文对该区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集区近年勘查成果的重大发现,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供今后勘查工...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2,(4):601-604
本文以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大地构造背景、构造单元特征及重要矿床控矿构造实例,通过多级次断裂构造控矿研究,认为区内逆冲推覆构造和岩体接触带构造、滑脱构造、层间裂隙-破碎带构造、张裂构造形成了塔前-赋春矿集区的导矿和容矿场所,为该类型矿床控矿机制和找矿方向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找矿勘探开发提供基础地质依据和支撑,本文在最新的1∶5万面上资料基础上,对卡拉塔格矿集区早古生代火山活动旋回及其成矿类型开展研究。依据早古生代火山岩石组合及火山时空活动特征分为4个亚旋回。第一亚旋回为一套裂隙式喷发为主的玄武质—安山玄武质岩石组合,主要发育于南部,产有红海VMS型铜锌矿床;第二亚旋回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的安山质—英安质岩石组合,中部活动最强烈,产有红石热液石英脉状铜矿床;第三亚旋回为裂隙式火山喷发为主的玄武质—安山玄武质夹安山质—英安质岩石组合,主要发育于北部,产有红石北VMS型铜金矿床;第四亚旋回为高位侵出或中心式喷发产出的流纹质岩石组合,产有红山浅成低温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卡拉塔格矿集区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岛弧带,大量古生代岩浆岩的发育,在研究东天山古生代弧盆演化上具有天然优势。本文对矿集区内侵入岩进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侵入岩表现出低-中钾、富钠、过铝质、钙碱性特征,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P等元素;ε_(Nd)(t)为正且稳定,Isr变化大,t_(2DM)较年轻;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49. 9±3. 6) Ma和(435. 5±3. 4) Ma。综合分析认为,区内侵入岩皆为成熟岛弧产物,岩浆来源可能为地幔,为流体上升交代地幔楔橄榄岩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Sr-Nd同位素暗示基底可能存在古地壳,但影响极其有限。岩石年代学表明俯冲活动从奥陶纪就已开始,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是康古尔洋向北俯冲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马市坪铅锌银矿集区位于栾川—维摩寺多金属成矿区带上,该区带是豫西南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多年来,除栾川地区发现多处大型—特大型钼多金属矿床外,其他地区均未取得较大找矿进展。为解决找矿难题,促进找矿突破,本文通过对矿集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典型矿床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在分析控矿因素、矿床成因、成矿模式的基础上,取得如下认识:(1)该区具有典型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控矿特征;(2)该区成矿体系为斑岩型钼钨矿—矽卡岩型多金属矿—脉状热液交代型铅锌银矿的岩浆热液成矿体系,主要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在此基础上,参照栾川地区的成矿模式,建立了马市坪铅锌银矿集区综合成矿模型。为今后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有关岩浆热液成矿体系的找矿思路,对本区今后找矿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秦岭造山带岩浆活动发育,成矿作用密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地区。夏河—合作矿集区是西秦岭地区重要的矿集区之一,区内目前已发现早子沟、加甘滩两个特大型金矿及多处中小型金矿床(点),目前对区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构造演化、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对区内的构造环境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通过分析矿集区内侵入岩时空分布、岩石学特征及其TTG岩石组合,讨论了矿集区TTG岩石组合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性质,进而分析了其与矿集区内金成矿的关系。根据矿集区内花岗岩类岩石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与投图研究,矿集区内岩浆岩岩性主要为闪长岩一花岗闪长岩一石英二长岩一黑云母花岗岩,多属于I型花岗岩,具大陆边缘弧花岗岩(CAG)的特征。岩浆主要来源于玄武质洋壳的脱水熔融,为洋壳基性岩浆和大陆上地幔岩浆的混合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该TTG岩石组合与其西延出露的高镁安山岩构成组成极性,表明西秦岭造山带是由一系列微板块与许多小洋盆组成的具有多幕俯冲的多岛洋盆。在石炭纪—三叠纪经历了洋壳俯冲、板片断离及陆陆碰撞的演化过程,在此期间岩浆活动为金矿成矿提供了热液,促使地层中早期汇聚的含金物质再富集,在热动力驱动下沿有利构造方向运移,并不断萃取周围岩层中的金,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6.
17.
石菉—鹦鹉岭—锡山一带是粤西地区的一个铜锡钨(铅锌)多金属矿密集区,矿床(点)众多,区内矿床勘查工作多开展于20世纪90年代前,勘查深度浅,且各矿床之间均为大面积第四系覆盖区,研究程度低,各矿床深部和外围均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通过对该区开展的1∶5万重力测量、1∶1万地面磁法测量以及典型矿床电磁法剖面测量等工作成果的综合研究,认为本区主要为北西和北东向的区域构造控岩、控矿,综合物探成果反映空白区内隐伏构造发育,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备寻找新的中大型隐伏矿床的条件。通过进一步工作,该区有望成为粤西地区重要的铜锡多金属矿田。  相似文献   

18.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中段,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金矿床。研究表明矿床的形成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密切相关,以往研究集中于万硐山岩体,对外围笔架山、桅杆坡与红泥塘岩体研究甚少。本文以北衙矿区外围的笔架山、桅杆坡与红泥塘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与全岩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讨论了岩石成因以及岩浆源区特征,并与万硐山富矿岩体进行了对比。主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本次研究的所有岩体属于高硅、富碱的钾玄岩系列,且岩浆分异程度较高,同时P2O5与SiO2呈现负相关关系,指示所有岩体均为Ⅰ型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无明显Ce异常和轻微的Eu负异常,显示有少量斜长石分离结晶。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岩体具有高Sr、低Y、高Sr/Y比值且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全岩Rb/Sr比值、Nb/Ta比值、La/Nb比值,均显示了地壳和地幔的双重特征。同时,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图中,笔架山、桅杆坡和红泥塘以及前人测得万硐山石英正长斑岩均显示出与滇西加厚下地壳埃达克质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