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种编码表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们知道,计算机可以进行信息处理。这里的信息除数值信息外,还指非数值信息。数值信息指的是1,2,3,256,1000等可以进行算术运算的阿拉伯数字,而非数值信息指的是字符、文字、图形等形式的数据,不代表数量大小,仅代表一种符号,如电话号码、身份证号、英语单词、人的姓名、标点符号等。我们使用计算机,基本上是通过键盘与计算机打交道,从键盘上敲入各种符号。而计算机只能存储二进制数,这就需要对符号进行编码,将我们敲入的字符转换为二进制数存人计算机。1数的编码表示码:一组无二义性的规则,用来说明用离散形式表示数据的方法,以处理机可接受的符号形式表示数据或一个计算机程序。由于任何信息在计算机中只能用0和1的组合来表示,所以数的正负号也得通过0和1加以区分。通常规定一个数的最高位作为符号位。若该位为0,则表示正数,若为1,则表示负数。这样一来,数的符号也数字化了。这种数的符号也数字化了的二进制数称为“机器数”,而称原来带正负号的数为“真值”。①原码。原码表示的值是数的绝对值。例如:+7的原码:00000111-7的原码:10000111。②反码。正数的反码和其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符号位为1,数值位是对该数的原码的相应位取反。③补码。原码和补码都不便于计算机的运算,因为在运算中要单独处理其符号。要将符号位与其他位一样处理就用补码表示数据。a.“模”是指一个计量系统的计数范围。时钟、电表、里程表等都是计量器具,计算机也可看成一个计量机器,它们都有一个计量范围,即都存在一个“模”。时钟计量范围是0-11,模=12。n位计算机计量范围是2的零次方-2的n-1次方,模=2的n次方。模实质上是指计量器产生“溢出”的量,它的值在计量器上表示不出来,计量器上只能表示出模的余数,例如时针只能表示出0—11,时钟一过12点就又从0开始计时,超过12点的数就自动丢弃。任何有模的计量器,均可化减法运算为加法运算。以时钟为例。设当前时钟指向10点,而准确时间为6点,调整时间可有以下两种拨法:一种拨法是倒拨4h,即10—4=6;另一种拨法是顺拨8h,即10+8=18=12+6=6。可见,在以12为模的系统中,加8和减4效果是一样的,因此在以12为模的系统中,凡是减4的问题都可以用加8来代替,这样就把减法问题化成加法问题了。实际上,在以12为模的系统中,11和1,10和2,9和3,8和4,7和5,6和6都有这个性质。对模而言,它们互为补数。共同特点是两者相加等于12(即等于时钟的模)。对于计算机,其概念和方法完全一样。n位计算机,设n=8,所能表示的最大数位二进制数(11111111),相当于十进制数255,若再加1,成为二进制数(100000000),但因只有8位,最高位1自然丢失。本来应该是256却又回到0,所以8位二进制系统的模为2的8次方=256。如同时钟一样,在这样的系统中减法问题可以化成加法问题,只需把减法用相应的补数表示就可以了。可见,把补数用到计算机对机器数的处理上,就是补码。b.补码的定义。对于n位计算机,某数x的补码是: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为1,数值位是对该数的原码的相应位取反,然后整个数再加1。2符号的编码表示要让计算机处理各种符号,如,汉字、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数字、数学符号、物理符号等,也必须对这些符号进行编码。人类使用的符号非常多,只能选出常用部分字符进行编码,供计算机处理,被选出的供计算机处理的符号称为字符集。  相似文献   

2.
《C语言程序设计》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学习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嵌入式等应用型科目提供了实践基础。基于此,在分析当前实验教学所面临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验教学学时不足、实验内容有待优化和考核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的基础上,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实验课堂环境、增加实验课时比重、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和优化课程考核方式等五方面,深入探讨《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实验内容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模块,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初步理解万物互联给人类信息社会带来的影响、机遇和挑战,了解物联网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纽带和媒介,了解物联网协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教学内容偏重基础性的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等主要问题,通过改进实验教学方式、拉开实验内容层次、培养学生算法分析能力等,可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贺慧琳 《福建电脑》2011,27(2):58+57-58,57
通过分析Java程序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课程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引入软件工程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6.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该文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实验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进化神经网络的编码表示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网络学习包括权值学习和拓朴结构学习,目前大部分妍究集巾于权值学习,结构的选择和确定一般是靠经验和专家知识。设计一个好的神经网络招扑结构是非常困难的。一般地,学习,连同选择一个优化网络招扑结构,是一个NP宇全问题。神绎  相似文献   

8.
通信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的人才以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信原理》课程作为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本课程理论复杂、逻辑性强、课程抽象,使得该课程的教与学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学生难以激发学习激情,教师为某一理论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口舌,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提出了以软硬件结合的实验教学作为课程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可高效地精简教师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算法设计与分析》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教授该课程的实际经验,首先分析了该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又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分析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高校网络课程中实验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解决方法,对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形式提出了设想,从网络教学环境、网络实验模式、实验室建设多个角度,设计了一套与之适应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内容为该教材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中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本节共1课时。本节课是教材的开篇章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到信息的重要性、归纳出信息的几个主要特征,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本节课的内容而言,与上机操作课相比显得相对枯燥,需要教师认真分析课程标准和  相似文献   

12.
●课题信息与信息的特征。●课型班级理论课。●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知道信息的概念;知道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关系;理解信息的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材料分析、猜谜、研讨等形式,理解信息的三个主要概念;通过阅读教材,案例分析等形式,加深对信息的特征理解;通过我说你猜的游戏活动,知道信息与载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首先明确了《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简称VB)课程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然后针对VB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验课的时间安排、实验设计、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过程管理、实验报告、实验能力考核等方面,探讨了VB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专业中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它对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和程序设计思想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提高其实验教学质量,选择了更适合实际的数据结构算法编译工具,对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设置,将实验划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实验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开设,并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对实验方法进行了规范化。这些措施可更好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离散数学》实验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本科教学实践经验,就离散数学课程增设实验内容的必要性、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离散数学增加实验内容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教材分析】教材通过一个实例对图像的加工和合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虽然篇幅很短,但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却不少。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从操作过程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能使用相应的智能信息处理工具完成任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完成四个活动,让学生分组探究,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黑龙江省编《高中信息技术》第一册,讲解了利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和生成图表的基本方法,并通过示例分析比较了柱形图、饼图和折线图在传递信息方面的不同特点和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信息价值的判断》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信息获取中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本节是信息获取链中的关键一环。学生在前面几节课中学习了对问题或任务进行信息需求的分析与确定,本节课就是要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