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基于人工智能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并重的特点,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动向和成果,并沿着“是什么—怎样用—什么特征—如何看待”的主线,采用分组学习的组织形式,通过厘清概念、体验生成式人工智能、总结归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特征、思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课堂检测和评价等教学活动,将人工智能素养的习得渗透到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作者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围绕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体验、理解、创造三个层级,引导学生切身感受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工智能表象后面蕴含的基本原理,提升利用人工智能应用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探索实践模拟甚至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作者以u Kit AI“交警小助手”为例,探讨了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上以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推动人工智能教学的可行之法,以期能够让学生感受数字化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人工智能”大单元教学为例,基于学科大概念的整体性重构信息科技教学内容,将碎片化知识进行系统化整合,并从大单元教学的视角出发,通过设计大单元教学情境、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组织大单元教学活动、实施大单元教学评价等过程,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有效结合,以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将项目化学习的方法运用到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中,以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教学要多学科融合,发挥信息科技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作者从校园植物识别案例入手,实践了信息科技和基础学科之间的融合,以期能够为跨学科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人工智能素养的构成及界定进行了阐述,然后结合人工智能素养构成和培养目标,参照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以人工智能三要素(数据、算法、算力)为主线,采用项目教学法构建出高中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流程,并以“我为植物挂名牌”教学为例进行了课程的实施,从实施效果来看,该流程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对人工智能素养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是时代所需、国家所需。但受制于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资源与工具等因素,教师在开展高中人工智能教学过程中,常常难以引领学生利用所学人工智能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YoloV8作为一种目标检测算法,具有低门槛、高界限的特点,适用于解决各种计算机视觉任务。本文以“疲劳驾驶检测”项目为例,展示了基于YoloV8进行人工智能项目开发的具体步骤与优势,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为教师在高中开展人工智能项目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红包雨来袭”项目为例,探讨在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中如何提供元认知支架支持,确保学生能够在项目式学习中独立识别自身优势、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学习状态,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索了面向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认知学徒制教学策略,包括问题导入、专家示范、搭脚手架、形成实践共同体、教师辅助探究、学生合作反思等,并在《机器人传动》一课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创造性思维、合作学习等高阶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出发,从实验教学价值分析、基本框架、实施过程、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案例设计。活动案例设计着眼于真实的情境,并采用项目化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促使学生内在知识的建构,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计算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将信息科技与数学、科学、艺术等其他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建立各学科间的联系,形成综合性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变初中人工智能教育在实验教学层面缺乏有效学习支架支持这一现状,本文以可视化机器学习软件Orange为例开展初中人工智能实验教学,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的同时,通过多种简易且直观的实验驱动学生开展实践体验并记录对比实验数据,帮助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有效特征设计的重要性、模型参数调整的必要性、机器学习模型的适用性等,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机器学习的过程及实现原理。  相似文献   

13.
作者提出,在初中信息科技学科中以项目化学习推进虚拟机器人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充分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进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实践性是初中信息科技学科的特点,学科实践既是初中学生信息科技学习的现实需要,也是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的转型需要。初中信息科技新课程学科实践的实施策略包括:(1)案例教学——在实践感知中生成学科知识;(2)探究教学——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学科理解;(3)学科运用——在科技创造中实现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中,信息意识培养是教学研究中比较空白的领域,也是课堂落实的难点所在。本文对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信息意识培养的难点进行了剖析,以省编2020版六年级上册《数据安全》一课为例,提出了“知识案例化”“探究合作化”“汇报模板化”“评价电子化”的“四化”策略,并在信息科技课堂中进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是信息科技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的学生,既熟悉身边的人工智能应用,但又难以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的原理。本文以“无人超市的实现”项目为例,对如何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创设真实情境、合理设计项目、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阐述,并通过核心内容的教学实施帮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17.
张廷  杨国胜 《计算机教育》2009,(11):133-134,60
人工智能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的迅速发展也为科学技术各学科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途径和新的发展手段,现已成为一个受到广泛重视并有着广阔应用潜能的前沿学科。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关注学科发展动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强双语教学;针对人工智能课程内容抽象、算法复杂的特点,加强案例教学,注重实验环节,并且不拘泥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考核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人工智能”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探索性地提出了人工智能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重庆移通学院通过树立培养“人工智能+X”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理念,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建立起人工智能多元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构架,注重与企业深度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驱动,不断完善知识更新体系。重庆移通学院对“人工智能+X”多元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为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徐新黎  王万良  杨旭华 《计算机教育》2009,(11):129-132,126
为了提高"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协调好教与学的双边关系,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