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雨入渗与滑坡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全面总结和分析了降雨入渗与滑坡关系的研究现状,认为降雨入渗是导致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指出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如何准确求解降雨条件下边坡土体的水分分布场,并对在求解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具体分析。同时建议:①模型计算中尽量采用实际的降雨过程进行分析;②深入研究非饱和土的入渗过程;③研究边坡土体的裂隙成因;④重视验证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降雨型堆积体滑坡渗流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非饱和降雨入渗特性、堆积体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降雨诱发堆积体滑坡失稳机理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降雨型堆积体滑坡渗流稳定性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降雨型堆积体滑坡渗流稳定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今后应明确降雨型堆积体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深入研究渗流与径流的耦合机制及渗流-地质结构-力学参数的互馈耦合作用机制,加强降雨型堆积体滑坡的动态灾变机制研究,完善降雨型堆积体滑坡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4.
针对降雨状态下的抗滑桩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为了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更加准确、有效地应用于降雨滑坡计算,基于Geostudio软件,运用迭代算法处理降雨入渗边界,获得边坡各时刻的水压分布,将场变量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与ABAQUS中提供的接触算法相结合,提出了降雨作用下抗滑桩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降雨条件下抗滑桩间距、桩位、桩长对抗滑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与未考虑降雨时的影响规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桩间距越小,无雨情况下抗滑桩作用越好;而在降雨条件下,间距过小易形成桩间积水,不利于积水排泄,抗滑效果降低。当桩位于边坡中部时,无雨条件下抗滑桩作用最佳;而在降雨条件下,因坡脚具有较高的水力梯度,将抗滑桩置于坡脚时能够更好的起到抗滑效果。无论是否下雨,增加桩长长度,均能提高抗滑桩的抗滑效果。  相似文献   

5.
某在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下游右岸分布一古滑坡,威胁泄水消力塘及下游泄洪河段.专题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在天然工况和地震工况下稳定性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但在滑体局部充水,滑带土完全饱和工况下,滑坡体处于临界状态,存在滑坡失稳可能,须对滑坡体降雨入渗特性做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对滑坡结构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GPS针对某大型滑坡体进行长期监测,利用Geo-slope结合降雨条件下实际渗流场,分析降雨作用下滑坡体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量对滑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在时间上滑坡的稳定性与降雨量具有一致性;滑坡安全系数与降雨量成反比,其安全系数减小趋于稳定后滑体将会发生失稳;针对降雨作用下库区滑坡,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江西省铜鼓县何家洞滑坡的地下水位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地下水位分析了降雨对该滑坡体的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滑坡分析与抗滑桩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滑坡是多种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黄河小浪底工程4号公路K2+195~K2+402段滑坡治理为例,系统地分析了滑坡的成因、过程及特点,并详细介绍了桩板式抗滑桩的设计全过程,为解决滑坡问题,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展3组不同桩锚结构(普通抗滑桩、锚杆抗滑桩)加固黄土滑坡的模型试验,测得不同桩锚模型的土体抗力、桩身弯矩及锚杆的应变,对不同结构形式的锚杆抗滑桩的受力形式、内力分布及破坏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土滑坡防治中,锚杆抗滑桩受力结构呈“S”曲线状,桩顶位移平顺延续,土体抗力及桩身弯矩分布更均匀;增加桩顶锚杆排数,可以增大抗滑力;普通抗滑桩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塑性单铰破坏,锚杆抗滑桩主要为塑性单铰(或双铰)破坏,锚杆主要为弯剪-滑移破坏,桩周土主要为土拱塑性破坏。研究结果可为黄土滑坡防治中锚杆抗滑桩的设计理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三门洞滑坡的已有研究都重点关注稳定系数和变形特征,缺乏对孔隙水压力及应力演化特征的系统性研究。采用Abaqus建立滑坡的三维计算模型,推导库水位变化和降雨入渗的耦合边界条件,提出基于莫尔-库伦和最大拉应力准则相结合的复合准则,模拟滑坡在库水位变化和降雨共同作用下的变形演化过程。系统探讨了滑坡的孔隙水压力分布、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并综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库水位变化和降雨入渗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在强降雨和库水位缓慢下降综合作用下,三门洞滑坡在滑坡中后部和前缘分别出现局部的张拉和剪切破坏,滑体内渗流场发生较大变化,导致滑体内孔隙水压力、应力、位移和等效塑性应变整体增大,但并未出现塑性破坏区,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集雨面积在20~100km2的小流域有2 000余条,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质、地形和气候背景,浙江成为中国降雨型滑坡最频发的地区之一。在收集浙江省滑坡地质灾害及降雨气象资料和野外考察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省降雨型滑坡发育地质背景与条件的研究,分析研究总结了浙江省降雨型滑坡特征、形成机理及成灾特点。  相似文献   

12.
矿区坡体土质粘粒较少,在二次翻采、随意堆弃工况下,极易造成滑坡区土质疏松、加大土体的孔隙率。根据矿区滑坡坡体的工程地质及工况特点,考虑土体内应力场与渗流场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采用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了某矿区滑坡体的边坡在降雨前、后的边坡安全系数.数值分析表明,考虑降雨入渗的情况下边坡安全系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降雨是滑坡的重要诱因,以往的研究通常以滑体含水率达到饱和作为滑坡发生的判别指标,实际上多数滑坡发生时仍处于非饱和状态。因此,有必要研究滑坡变形对含水率变化的响应,进一步揭示降雨型滑坡致灾机理。通过野外现场监测、现场模型试验和室内土柱入渗试验等多种手段深入研究土体含水率与降雨型滑坡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含水率变化速率是降雨型滑坡致灾的关键指标,降雨对滑坡的影响体现在降雨引起滑坡内部含水率增加速率达到峰值进而引起滑坡失稳破坏。②前期降雨过程是含水率变化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久旱后发生高频降雨,易使土体含水率迅速增加。③强降雨是含水率变化速率增大的关键影响因素。在相同初始条件下,降雨强度越大,含水率变化速率越大,且含水率变化速率到达峰值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降雨是诱发滑坡变形破坏的重要因素,不同降雨模式引起的降雨入渗类型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各不相同,由此形成的滑坡灾害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合理的考虑前期降雨是实现准确预警预报的前提。【方法】以麻池村1号滑坡为例,首先精细分析了降雨作用下滑坡的地表-深部位移变形特征,定性评价滑坡变形过程与降雨因素的响应关系,以此研究4种不同降雨型式下滑坡渗透稳定性系数的动态演变规律,探讨不同降雨模式对滑坡的影响,并通过滑坡阶跃区段位移与前期降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对滑坡稳定性最不利的前期降雨型式下的降雨阈值。【结果】结果显示:GNSS监测系统自2019年6月首测以来,地表累积位移为881.22~1 067.88 mm,最大日位移速率达264 mm/d(G6),2021年汛期强降雨频次增高,滑坡各变形区域出现“整体阶跃”现象。【结论】结果表明:(1)滑坡受降雨因素影响,变形呈现阶跃型演化特征,深部位移曲线反映了不同岩土成分结构的水敏性;(2)递增型前期降雨对滑坡的稳定性尤为不利,递增型降雨更有利于地表雨水的入渗;(3)滑坡的前期有效降雨持时为10 d,其对应的7次“阶跃”变形与前期降雨型式...  相似文献   

15.
1.项目概况新滩滑坡距银盘电站坝址40km,位于乌江右岸,总体呈半圆形,前缘伸入江中,高程200m,后缘高程300m,高差100m。滑体纵向长约170m,宽度50~270m,平均厚度约10m,面积2.76×104m,体积约27.6×104m。滑坡地表为灌木,其上无村民居住,319国道于高程245m横穿滑体中部。滑坡边界较为清晰,滑体后缘与崩坡积相接,后缘地貌较明显;滑体前缘伸入乌江中;滑体两侧受基岩控制。滑坡后缘为斜坡,平均地形坡角约25°;319国道于高程225m穿过滑坡中部;前缘地形较陡,地形坡角约30°,局部地形坡角达40°。滑体上冲沟不发育。曾对滑坡采用了"抗滑桩+挡板"的方式进行治理,目前滑坡稳定性较好,公路及堡坎未见有近期变形迹象。23  相似文献   

16.
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峰  郭院成 《人民黄河》2007,29(6):44-45,48
降雨是诱发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其影响边坡稳定性及诱发边坡失稳的作用机理是多方面、多因素耦合的。通过分析边坡降雨入渗模式,基于非饱和土土力学理论,从边坡非饱和土土体的吸力、吸水软化、地下水位等方面随降雨入渗量而变化的特性,研究了降雨诱发边坡失稳的作用机理,建立了考虑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空间变化特性的降雨入渗模型。  相似文献   

17.
18.
乔建平 《人民长江》2020,51(1):50-55
降雨型滑坡泥石流预警必须具有超前性。通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可以将降雨型滑坡泥石流预警分为空间预警和时间预警两大类型。空间预警的目标是预测宏观区域内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趋势,划分不同时段的危险区范围;时间预警的目标是预报典型滑坡泥石流可能发生的时间阶段。根据预警分类原理,建立了实现两类灾害预警的技术方法体系,构建了降雨型滑坡泥石流预警的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9.
20.
为研究水位升降作用下抗滑桩对边坡的加固机理影响,本文基于ABAQUS数值模拟分析了库岸边坡在天然工况、库水位由175 m降至145 m工况以及库水位由145 m上升至175 m工况情况下,桩与土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库水位波动条件下,岩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弱化,对边坡的稳定性是不利的。抗滑桩能够有效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但水位波动对抗滑桩的阻滑效果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实际应用中,应适当提高抗滑桩的安全储备系数,保证边坡稳定性;(2)库水位变化的条件下,坡体的最大应变值出现在滑带中部位置,而应变最小位置出现在滑坡顶部。水位上升导致滑坡顶部位置位移增大,桩土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