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湖流域是典型低洼感潮平原河网地区,一直受洪涝灾害威胁。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建设,太湖流域初步建立了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成功应对了多场次洪水。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太湖流域防洪治理历程和方略,可分为“分散治水、一轮治太、二轮治太”3个阶段,总结了3个阶段的人水关系,以及历经实践形成的“蓄泄兼筹、洪涝兼治,高低分开、分层设防,引排结合、综合治理”防洪治理方略。同时,采用水文统计及数学模型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当前流域高度城镇化和气候变化背景下面临的防洪新形势,剖析了流域防洪面临的人水地矛盾突出、防洪焦点由太湖转化为河网、区域短历时降雨影响加剧和周边潮位呈波动上升趋势等新问题,探讨了新时期太湖流域韧性防洪减灾体系的设想,包括深化人水和谐理念、强化“四个转变”治理思路、采用“蓄泄兼筹、洪涝并治,分区扩排、两网统筹,多措协同、智慧管控”治理策略等。研究成果可为新时期太湖流域防洪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江洪水可分为全流域型大洪水和区域性大洪水两种类型,洪灾基本上由暴雨洪水形成,长江防洪对策有:确保重点,兼顾一般;正确处理江湖关系,做到江湖两利;合理处理蓄与泄的关系;协调处理干、支流关系;近期治理与远期规划相协调;实行防洪统一调度.  相似文献   

3.
长江防洪应贯彻"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谭培伦 《人民长江》1999,30(2):41-42,45
1998年长江的大洪水对长江防洪规划是一欠实际检验,再次证明长江“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方针是正确的,通过多年研究,长江防洪不能企望单一手段,而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首先是以堤防为基础,使大部分洪水东泄入海。但完全靠提防则堤防要加高很多,工程量很大,防汛时防守难度与风险均很大,故需要由水库拦洪削峰,而在上游干支流水库和中游支流水库未建成前,或在遇到特大洪水时,超额洪峰洪量还需全部或部分由分  相似文献   

4.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流。频繁而严重的洪涝灾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指导方针及“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的指导原则,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开展了堤防整修加固。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形成了由堤防、部分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组成的长江防洪体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对如何进一步提高长江的整体防洪能力和流域防洪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减轻河道防洪压力,通常在流域内设置洪涝风险区来进行分洪,提高河涌的防洪能力。文章以惠州市小金河长命湖洪涝风险治理工程为例,通过对洪涝风险区的防洪现状和洪涝风险分析,提出分洪方案进行工程整治,结果表明在白石渠通过罗屋角溢流堰分洪,小金河在马岭张布溢流堰设置分洪闸,白石渠、小金河泄洪后分洪口以下的河段防洪标准均能提高至100a一遇,河段水位降幅明显,有效降低长命湖洪涝风险,能够为类似洪涝风险区工程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流。频繁而严重的洪涝灾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指导方针及“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的指导原则,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开展了堤防整修加固。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形成了由堤防、部分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组成的长江防洪体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对如何进一步提高长江的整体防洪能力和流域防洪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华中电网水电站大多具有一定的防洪能力。在抗击1998年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中,充分发挥了水库的调蓄功能、大大缓解了长江中下游的抗洪压力。为减轻水库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应加快长江干支流具有防洪效益的水电站开发。同时还应适当调整水电开发和利用政策。客观认识、科学对待水电站水库的防洪能力,统筹兼顾、科学合理的调整重点水电站水库的运行指标和调度方案。重视水库非常规调度和工程非设计工况下运行安全检查。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利》2000,(4):14-16
一、长江近期防洪建设布局 (一)总体部署和建设布局 1.总体部署 长江防洪建设的重点是长江中下游。根据长江洪水的特点和多年的防洪实践,长江中下游防洪治理应贯彻“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指导方针,采取综合措施,通过合理地加高加固堤防,整治河道,安排与建设平原分蓄洪区,结合兴利兴建干支流水库等工程措施,逐步形成以三峡工程为骨干,堤防为基础,以干支流水库、  相似文献   

9.
正近70年来,长江防洪治理始终贯彻"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治江方针,遵照"江湖两利,上中下游协调,左右岸兼顾"的原则,目前长江中下游基本形成了以堤防为基础,三峡水库为骨干,其他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等相配合的防洪工程措施和监测预报、防洪调度、洪水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长江防洪体系,流域整体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发生常遇洪水时,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  相似文献   

10.
邝敏毅  邓兴栋  朱理铭  杨玉奎 《水利学报》2022,53(7):779-788,797
广州尝试在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方面破解内涝治理难题,提出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特大暴雨城市运转基本正常,妥善处置超标准降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的城市防洪排涝治理目标。广州市通过对历史内涝情况的调研分析研究后,构建了防洪排涝风险评估体系,运用GIS、遥感等新技术手段,以流域为单元,划定内涝易发风险区域,作为内涝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支撑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城乡洪涝风险控制线。在制度创新方面,建立了规划传导机制,实施洪涝风险评估制度,把竖向、调蓄容积和河道管理等管控指标纳入规划用地条件,作为项目地块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依据,确保韧性城市目标转化,为全面提升应对洪涝风险的能力,打造洪涝韧性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1.
太湖流域防洪形势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太湖流域易遭受洪涝灾害。经过多年治理,太湖流域防洪体系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太湖洪水北排长江、东出黄浦江、南排杭州湾,充分利用太湖调蓄,“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流域防洪骨干工程体系。由于流域骨干河道泄洪能力不足,行洪与沿岸排涝矛盾突出,以及周边水情势变化等原因,目前太湖流域防洪形势仍不容乐观。分析了新形势下太湖流域的防洪特点、存在问题及潜在威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太湖流域防洪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工程防洪规划与防洪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仲志余 《人民长江》2003,34(8):37-39
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的首要任务是防洪.根据"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指导方针,规划长江防洪采取堤防、水库、分蓄洪区、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并结合非工程措施,形成完善的防洪体系,其中三峡工程是规划的长江防洪体系中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形势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通过三峡水库的调蓄和荆江分洪区的运用,荆江大堤可防1 000 a一遇洪水.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又称“长江之肾”,是我国最大的调蓄湖泊,为了解决长江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特别是城陵矶河段蓄泄不平衡的矛盾,控制汉口水位不超过29.73m,每到长江主汛期分泄长江超额洪水蓄洪削峰,大大地减轻了长江下游的防洪压力,确保了长江中下游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防洪减灾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防洪除涝保安是保障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持续变化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给防洪减灾带来了一系列重大挑战,总结归纳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洪涝治理特点及历程,在解析自然和人文因素对流域洪涝灾害主要影响基础上,从加快完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升级防汛预警调度决策指挥系统、强化防洪抢险和应急救援能力、科学规范和管控人类活动4个方面探讨变化环境下强化流域防洪除涝能力与韧性的对策,为江淮平原河网完善防洪治涝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仲志余  宁磊 《人民长江》2006,37(9):8-9,23
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防洪形势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善。但由于长江洪水范围广,峰高量大,部分地区防洪形势仍然严峻。此外,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清水下泄将引起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导致蓄泄关系、江湖关系发生变化,对防洪产生影响。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对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形势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治理淮河50年防洪效益显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沛炯 《治淮》2000,(11):12-13
今年是治淮50周年,回顾50年的光辉历程,淮河流域豫、皖、苏、鲁四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指导下,掀起了二次治淮高潮。通过50年的治理,初步建成了防洪体系,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一般性洪水,而且还战胜了1954、1991年等多次大洪水,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为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李君廷 《治淮》1999,(7):20-21
临淮岗工程是防御大洪水的控制性骨干工程,是进一步落实“蓄泄兼筹,近期以泄为主”治淮方针,提高淮河中游防洪能力的全局性关键工程。其防洪的战略意义,相当于长江的“三峡”,黄河的“小浪底”。工程建成后,可保护沿淮1000万亩耕地、600万人口,蚌埠、淮南等城镇及重要煤电能源、交通设施免受超标准洪水的严重威胁,防洪减灾效益极为显著,是沿淮跨世纪发展的基础工程。自1956年起,经反复研究论证,临淮岗工程的一些主要问题已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防洪形势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善.但由于长江洪水范围广,峰高量大,部分地区防洪形势仍然严峻.此外,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清水下泄将引起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导致蓄泄关系、江湖关系发生变化,对防洪产生影响.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对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形势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游控制性水库群运用后,配合三峡水库进行防洪调度,调蓄洪水,虽可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超额洪量,提高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但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面临长期清水下泄的局面,中下游河道将发生长河段、长时期的冲淤调整,江湖关系、蓄泄关系随之发生变化。为此,提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仍须加快蓄滞洪区建设、加强河道治理、加固堤防以及非工程措施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1998年,长江发生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的大洪水,形势十分严峻。该年洪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长时间的高水位(特别是城陵矶上下河段)。造成1998年监利至螺山间河段河道高水位的综合原因是“分洪少”、“不决口”和“河床淤积”。因此在今后长江的治理中,应采取:坚持贯彻“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治方针;加快分蓄洪区的安全建设;加快建设长江干流上的控制性工程;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应根据不同河段的特性确定不同的标准;对长江中下游河段应裁弯取直,从全局利益出发,进行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