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泡工艺对超临界CO2/PP微孔发泡泡孔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临界CO2/PP微孔发泡过程中发泡温度和饱和压力对结晶性聚合物PP泡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泡孔形态影响很大,温度升高,熔体黏度和表面张力降低,泡孔变大,泡孔密度减小。与发泡温度相比,CO2饱和压力对泡孔结构的影响较小。压力太低,CO2的溶解度小,泡孔壁太厚,泡孔分布不均匀。随着压力升高,CO2的溶解度增加,熔体黏度减小,所以泡孔直径和泡孔密度都增加,泡孔壁变薄。  相似文献   

2.
发泡工艺对超临界CO_2/PLA微孔发泡泡孔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临界CO2/PLA微孔发泡过程中,发泡温度、饱和压力、剪切速率对聚合物PLA泡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温度对泡孔形态影响很大,温度降低,熔体强度增加,泡孔塌陷和合并减少,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增大,泡孔尺寸减小,但温度太低时,熔体黏度和表面张力增加,发泡样品泡孔密度较低,泡孔壁较厚;压力对发泡形态的影响也是很显著的,压力太低,CO2的溶解度小,泡孔壁厚,泡孔分布不均匀。随着压力升高,CO2的溶解度增加,发泡样品的泡孔密度增加,泡孔更加均匀;随着转子转速增加,泡孔尺寸减小,气泡成核密度增大。但是转子转速过快,泡孔沿剪切的方向被拉长,泡孔取向严重,泡体质量变差。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临界CO2为发泡剂,通过压力释放法对聚丙烯/废旧轮胎胶粉共混物的发泡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胶粉严重破坏了聚丙烯均匀的泡孔结构,共混物发泡体具有独特的双孔结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废旧轮胎胶粉共混物发泡体具有更加均匀一致的泡孔结构。  相似文献   

4.
不同聚丙烯材料共混的微孔发泡成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丙烯(PP)熔体强度低,发泡性能差.将两种PP材料共混来改善PP的发泡性能,研究PP材料性质对共混体系微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各种发泡温度下使用纯PP材料很难制得泡孔结构好的微孔材料,而两种PP材料共混以后再进行微孔发泡,泡孔结构得到了改善.与两种相似熔点和黏度的PP共混材料相比,在高黏度的PP中混入少量的低熔点、低黏度PP时,可以制得泡孔结构更好的微孔材料.研究了共混比例对泡孔形态的影响,并从熔体黏弹性和结晶性能两方面分析了泡孔结构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对超临界CO2在聚合物基体内微孔发泡成型过程中材料特性参数与加工工艺条件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在聚苯乙烯(PS)中加入不同种类的成核剂,用自行研制的动态发泡模拟机研究了不同类型成核剂(包括碳酸钙、碳黑、滑石粉、铁粉、镁铝水滑石、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对PS发泡复合材料泡孔形态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一些成核剂后,PS发泡复合材料泡孔成核更容易;并且加入比热容值较大的成核剂所生成的泡孔质量比加入比热容值小的成核剂要好。  相似文献   

7.
以醋酸纤维素(CA)为黏结剂,黑索今(RDX)为含能组分,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间歇法发泡技术制备了微孔可燃复合材料CA/RDX.采用重量法研究了SC-CO2在该复合材料中的吸收与解吸收过程,同时利用Fickian扩散定律,研究了SC-CO2的扩散系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发泡温度和饱和压力对该材料内部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O2的吸收量与扩散系数随着饱和压力的提高而增加,在20 MPa,40℃饱和条件下达到最大饱和量11.16%.RDX和CA界面降低了微孔异相成核能垒,因此增加了微孔成核速率,微孔产生于RDX和CA界面间的微裂纹并逐步长大成为完整的气泡;在微孔成核后,微孔尺寸随饱和温度与发泡温度差(ΔT)的增加而增大;由于CO2解吸收过程中扩散系数随饱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饱和压力对泡孔形貌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使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发泡剂在不同条件下制得一系列微孔聚碳酸酯(P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各种制备工艺参数对微孔PC泡孔结构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阶段的时间超过3.5 h时,试样中的CO2基本达到饱和;饱和阶段压力的增加会使泡孔直径减小,泡孔密度增大;而发泡温度的增加和发泡时间的延长则会使泡孔直径增大,泡孔密度减小。当完全发泡时,试样的泡孔结构在厚度方向上有明显区别:试样表皮部分未发泡,有致密的表皮结构;试样表层附近泡孔直径较小,泡孔密度较大;试样中心处的泡孔直径较大,泡孔密度较小。  相似文献   

9.
微孔发泡过程中聚合物/超临界CO2均相体系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的微孔发泡中均相体系的形成过程,研究聚合物熔体和气体的混合机理,并分析影响均相体系形成过程的因素。结果表明,聚合物和气体本身的结构和性质、工艺条件、加工设备、外力场等均影响均相体系的形成,振动力场的引入可以提高多相体系的混合程度,在聚合物/气体均相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引入振动力场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聚苯乙烯微孔发泡挤出成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研制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孔发泡实验装置,研究了聚苯乙烯(PS)和PS/改性聚苯醚(MPPO)共混体系的微孔发泡挤出过程.通过对样品微观结构的表征,总结出挤出压力与制品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在挤出过程中总的趋势是挤出压力越高,制品的泡孔直径越小,泡孔密度越大.并分析了改性聚苯醚对聚苯乙烯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聚丙烯(PP)的微孔发泡性能,将PP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提高其熔体强度;然后在PP/HDPE共混体系中加入少量滑石粉,研究滑石粉的用量对共混体系熔体强度及微孔发泡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滑石粉的加入使体系的熔体强度提高,发泡样品的泡孔结构变得更均匀。而且,随着滑石粉用量的增加,泡孔尺寸减小,泡孔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黄锦涛  何光建  廖霞  张海琛 《塑料工业》2012,40(4):91-95,110
制备了线性和长支链聚丙烯/氯化钠(NaCl)共混物,通过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热性能及发泡形态。流变结果表明,紫外辐照挤出改性后的聚丙烯(PP)样品都接入了长支链,NaCl的加入没有改变长支链结构,且NaCl加入得越多,拉伸黏度越小。通过DSC可知,随着长支链的引入,聚丙烯的熔程变宽,结晶温度有所提升,而NaCl的加入使得结晶温度下降,熔点变化不大。通过紫外辐照反应挤出改性引入长支链可有效改善PP的发泡形态。加入致孔剂可制得开孔材料,开孔程度随着致孔剂的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李誉辉  严正 《塑料工业》2020,48(3):49-53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聚丙烯(PP)与原料的熔体强度关系很大。采用PP与聚异丁烯(PIB)共混的方式来提高PP的熔体强度,研究了不同PIB质量分数下,样品中PP组分的结晶行为的变化,拉伸性能和韧性的变化。然后用自制的发泡设备研究样品的发泡性能与PIB质量分数的关系。结果表明PIB对PP组分的结晶行为影响很小,并发现随着PIB质量分数的增加,样品的拉伸强度和模量逐渐下降,而韧性逐渐增加。随着PIB质量分数的增加,发泡样品的发泡倍率和发泡直径先增加而后降低,泡孔密度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在PIB质量分数为5%时,发泡倍率和泡孔平均直径达到最大值,而泡孔密度为最小值,同时泡孔直径分布也最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注塑法制备了PP微泡材料,并研究了发泡剂种类和用量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发泡剂RS3000发泡效果明显优于AC和NaHCO3;随着发泡剂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冲击强度先增加减小,密度则是先降低后增加;当发泡剂RS3000用量为0.5份时,性能最佳:拉伸强度20.4MPa、断裂伸长率564%、冲击强度50.6kJ/m2、密度0.879g/cm3。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发泡技术进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阐述了超临界技术的概念及其在聚丙烯发泡技术中的应用情况,对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性质,应用及其挤出发泡设备的最新进展作了介绍,并对交联发泡聚丙烯,聚丙烯共混发泡技术和应用等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HDPE共混PP微孔发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晓辉 《塑料科技》2007,35(12):90-92
介绍了一种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聚丙烯(PP)共混以改善PP微孔结构的技术,对该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性回顾。主要包括结晶度及加工条件对共混体系发泡性能的影响、HDPE熔体流动速率对PP/HDPE共混体系微孔结构的影响。共混发泡技术提高了PP的可发泡性,为解决PP发泡难的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微细发泡注塑成型工艺中微泡长大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成型工艺和微泡尺寸之间的数学关系。在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熔体温度、注塑时间、模具温度、初始填充量对微泡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注塑成型方法,在二次开模条件下制备微发泡聚丙烯(PP)/竹粉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含量的竹粉对微发泡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竹粉用量的增加,泡孔平均直径逐渐减小,泡孔密度逐渐增加。竹粉用量为30%时,泡孔直径最小,为23.4μm,泡孔密度达到10.4×106个/cm3,具有理想的发泡效果。竹粉用量在20%时,发泡材料的冲击强度和纯PP基本相同,在性能不降低情况下,节约了原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以数值模拟作为实验手段,工艺参数对微泡长大的影响的判断则采用田口实验方法来进行;结果得出各工艺参数对微泡尺寸的影响次序由大到小为:熔体温度、初始填充量、注射时间、模具温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各个工艺参数对微泡长大的影响,得出适当降低熔体温度和提高初始填充量可以优化微细发泡注塑制品的微泡尺寸;而注塑时间和模具温度对微泡尺寸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