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含油污水处理在中原油田防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天遴  关建庆  石伟  高亚楠  吴兰庭 《油田化学》2003,20(4):335-337,344
中原油田回注污水矿化度高(40~150g/L),钙镁离子含量高(4~6g/L),呈酸性,pH值6.0~6.5,腐蚀性很强,污水处理和注水管线、设备腐蚀严重。列表给出了中原油田12座污水处理站来水(油田产出水)的离子组成和2001~2002年5个季度腐蚀速率监测数据。介绍了1994年以来开发的使水质完全达标的两项注入水处理技术:将污水pH值提高至8.0~9.0,絮凝,稳定化的水质改性技术,1997年已全部在12座污水站应用,处理中产生大量污泥,高pH值下的结垢性是一个受到关注的问题;在pH=7.0条件下用过氧化物预处理、混凝的强氧化预处理技术,使污泥量减少50%以上,结垢倾向减轻。中原油田注入水的年平均腐蚀速率已由0.705mm/a(1994)降至0.0986mm/a(2001)。接近行业标准推荐值≤0.076mm/a。注入水引起的腐蚀已大大减轻。表6参3。  相似文献   

2.
延长油田子长采油厂采油污水水质复杂,含油量和固体悬浮物含量变化幅度大,腐蚀结垢性强。采用絮凝沉降和缓蚀阻垢技术对采油污水进行回注预处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H值和PAC、PAM加量对采油污水进行絮凝沉降加过滤处理,可以将采油污水中含油量和固体悬浮物含量分别降至3 mg/L和5 mg/L以下,HSZG-3缓蚀阻垢剂加量为30 mg/L时,腐蚀速率远小于0.076 mm/a,结垢量降至10 mg/L以下,满足注水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淀粉衍生物HY-6的净水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阳离子淀粉衍生物HY-6由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与甲醛、二甲胺反应并季铵化制得。HY-6 2~6mg/L与聚合铁80mg/L 配合,使孤一注污水浊度由74.3mg/L降至13.2~3.5mg/L,使孤五注污水浊度由48.6mg/L降至9.4~4.1mg/L。加入HY-62~12mg/L和聚合铁80mg/L,使孤三联污水含油量由2646mg/L降至354.3~18.9mg/L,透光率由0升至75.6%~98.6%。加入HY-62~12mg/L和聚合铁80mg/L。使孤一污水站污水COD值由624.3mg/L降至176.5~90.2mg/L,使孤五污水站污水COD值由416.8mg/L降至156.7~76.8mg/L。介绍了阳离子淀粉衍生物HY-6在孤岛油田孤五联回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表4。  相似文献   

4.
王德山  黄敏  李芳田  罗丽  张新丽 《油田化学》2004,21(2):154-158,190
对用碱剂处理高腐蚀性的广利回注污水、进行水质改性及缓蚀、阻垢问题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用单一碱剂(NaOH,Ca(OH)2,NaCO3,NaSiO3)处理后的广利污水(pH=8.5),腐蚀速率达到注水要求,但悬浮物含量急剧上升。碱处理后加入筛选的二元复配絮凝剂沉淀30分钟的中层水样,腐蚀速率、总铁、悬浮物、含油、SRB数均符合注水要求,但残渣量很大,沉降4小时以后,湿渣率为6%~9%,干渣率为0.09%~0.46%。根据各碱剂的优缺点将碱剂复配,优选出了未报道其组成的3种复配碱剂,与絮凝剂结合使用,使湿渣率降至5%~8%,干渣率降至0.0647%~0.0709%。其中复碱F用量中等而pH值易调,干渣率0.0647%。与地层水相比,复碱改性污水及其与地层水的混合水更易结垢。根据理论预测(60℃),复碱改性使广利污水的CaCO3结垢性由临界变为结垢,使CaS04结垢性由不结垢变为结垢或临界。筛选了供复碱改性广利污水使用的阻垢剂。以一种标准盐水测定的渗透率为基准,精细过滤广利站处理后回注污水和复碱处理广利污水先后流过3支地层岩心,使渗透率分别下降6.2%~7.8%和3.9%~4.7%。因此,复碱改性并作絮凝、阻垢处理的广利污水可用作注水。大量污泥的处理是待解决的问题.图1表11参5.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冯坪集输站采油污水达标回注,针对其原处理流程处理后水含油量、悬浮物、硫化物、细菌含量高,腐蚀、结垢严重的特点,采用化学氧化/絮凝沉降处理工艺,通过对p H值、除硫剂、絮凝剂、助凝剂进行优选,确定适合该站污水回注达标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p H值为7.5、除硫剂加量15 mg/L、PAC加量80 mg/L、PAM(1 200万)加量1.0 mg/L,先加PAC后加PAM,加药间隔20 s~30 s时,处理后水悬浮物含量0.5 mg/L,含油量0.54 mg/L,平均腐蚀速率、结垢量、细菌含量分别为0.036 mm/a、2.6 mg/L、10个/毫升,达到油田回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6.
采用氯化镁作为除硅剂,对河南油田稠油污水中的硅进行去除。除硅的常用方法有化学混凝法、离子交换法、电凝聚和反渗透等方法,其中化学混凝法分为石灰软化法和镁剂除硅两种。在使用NaOH作为pH值调节剂调节原水的pH值为10后,投加500 mg/L氯化镁,反应30min后加入300 mg/L聚铝,继续反应30 min,可以有效地去除稠油污水中的硅。硅含量从150mg/L降到了33 mg/L,去除率可以达到75%,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热采锅炉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原油田胡二污水站采油污水pH值较低、矿化度高、细菌含量高、腐蚀结垢性强,由于污水腐蚀结垢的产生,严重影响油田注水生产正常运转。研究结果表明,PAC与PAM的加量分别为40~50mg/L和1.0mg/L时,可以明显去除污水中的油及固体悬浮物;WT-809杀菌剂杀菌效果好,满足采油污水杀菌处理要求;WT-02缓蚀阻垢剂加量为50mg/L、90℃时仍具有很好的缓蚀阻垢性能,使污水腐蚀速率小于0.076mm/a,结垢量小于10mg/L,满足污水缓蚀阻垢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化股分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乐安油田热采注汽系统于 2 0 0 0年 2月使用软化污水以后 ,在炉管、蒸汽输送管线、井下工具等部位发生了结垢 (结盐 ) ,造成 30 1号湿蒸汽发生器爆管事故。X -射线衍射、能谱元素分析表明 :污水中二氧化硅及钾、钠离子超标 (SiO2 含量 5 0mg/L ,Na+ +K+ 含量2 4 4 4 .7mg/L)导致在高温加热条件下生成硅酸盐沉积是上述部位结垢的根本原因 ,而注汽系统及井下管柱泄漏引起温度、压力改变导致了结垢的发生。建议应对泄漏部位及时维修并研制相应的高温抗垢剂。  相似文献   

9.
渤南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渤南油田结垢性含油污水的方法,在45-50℃下在渤南首站污水中依次加入以活性Ca(OH)2为主要成分的助凝剂CH-2和等量PAC,PAM组成的复合如凝剂JPM-1,短时间搅拌后静置沉降50-60min,上清水经砂滤后清澈透明,浊度<0.5NTU,pH值上升至8.0-8.5,各项水质测定值(含油量,悬浮物,腐蚀速率,粒度中值,SRB和TGB菌数)均符合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A3级指标,CH-2加量为280-400mg/Ln,JPM-1加量为150-200mg/L,随污水含油量(39-112mg/L)增加而增加,未处理污水失钙镁率为17.7%,有结垢性,处理后水及其与未处理水的2:3和3:2混合水失钙镁率<1%,无结垢性,此方法工艺简单,可利用原有设备,经济性好。  相似文献   

10.
回注地层是采油污水的最优出路,为了确保处理后采油污水回注地层,采用粘土膨胀法、结垢量测定及垢型分析,结合岩心流动实验,进行污水处理后回注可行性评价程序研究,同时探讨残留于污水中的破乳剂、杀菌剂等对注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处理后污水与过滤污水混合稳定性评价→处理后水的粘土稳定性质评价→处理后水的结垢性质评价→处理后水的水敏性质评价→处理后水的水质注入性评价→注入水的水质指标确定的评价程序,可对处理后采油污水的回注可行性做出评价;同时,浓度分别为5~40 mg/L、5~80 mg/L的破乳剂、1227对岩心伤害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为特低-超低渗透油藏选择合适开发方式以实现高效开发,建立了一种以注水井注入能力和采油井见效情况为标准的储层评价方法。在分析特低-超低渗透油藏储层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实际生产动态资料采用视吸水指数对注水井的储层吸水能力进行分级;根据视吸水指数与各测井曲线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储层分类图版,将储层分为3类,确定了各类储层的物性下限。不同油藏储层物性下限不同,这种差异主要受储层水敏性差异影响。通过建立水敏指数与各类储层渗透率下限关系图可知,水敏指数越高,注水开发储层渗透率下限越高,储层水敏指数与储层渗透率界限呈指数关系;根据各类储层的渗透率及水敏指数的分界线,可将特低-超低渗透油藏划分为3类储层区,Ⅰ、Ⅱ类储层较适合注水开发,Ⅲ类储层需要探索新的地层能量补充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从基本地质油藏条件出发.以江汉油区为实例总结了边水油藏、低渗油藏和裂缝性油藏等不同油藏类型的水平井水平段方位和长度的设计原则。水平井水平段的方位由储层方向性决定,而水平段长度设计并非越长越好,应在满足水平井设计产能和经济投入允许的范围内以获得更高的储层钻遇率为目标进行设计;老区水平井水平段方位设计还需要考虑与现有井网的位置关系。在水平井单井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储层方向性、油藏含油面积、老井网单井控制面积、与现有注采井网位置关系等地质和开发因素。以江汉油区广1区潜1^31(2)边水油藏为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水平段方位设计和长度优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位于缝洞型底水油藏大型溶洞处的单开临界产量计算和水锥预测缺少有效方法的实际,考虑洞内、洞外两种流动力学特征和流动规律的不同,分别在二项式流动模式和线性流动模式基础上推导出了临界产量下用于描述洞内外水锥形态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由开发初期稳定试井资料获取关键参数的方法,并可用试算法计算临界产量。应用实例表明,洞内的水锥在近井区形成尖峰,并向外快速降低为平台;洞外水锥与洞内水锥形态明显不同,其形态由内而外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讨论了垂向渗透率、夹层位置、水平渗透率及采油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垂向渗透率越大.夹层位置越靠近油水界面.初始采油速度越大,夹层抑制底水水侵的作用越小,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越差。在油水界面之上的夹层可以有效的抑制底水锥进.提高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于底水能量较活跃的油藏,平均油藏压力和水侵量是油藏工程中两个重要参数,以KEITH模型为基础,用Laplace及Hankel变换进行求解,求取了平均无量纲油藏压力与水侵量的关系式。若已知其中的一个参数,就可比较准确地确定另一个参数,和物质平衡的求解方法相比,考虑了各向异性的影响。并对油藏压力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通过各参数敏感性曲线可以方便地判断水侵量的大小,各向异性的强弱,以及泄油半径的大小,为油藏工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砂岩底水油藏开采机理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7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采油速度、油层沉积韵律、垂直水平渗透率比、夹层大小及位置、边底水能量、不同油水粘度比、井距、射开程度、毛管压力等对砂岩底水油藏开采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有夹层存在时Kv/Kh值对底水上升速度及形态的影响进行了精细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影响底水锥进的主要因素是采油速度、垂直水平渗透率比、油水流度比、夹层;砂岩底水油藏底水推进一般以平托为主.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根据CH3断块的油藏特征.对底水锥进数值模型及油藏数值模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边底水控制政策界限.探讨了合理井距、初始极限产量、极限生产压差、射孔厚度比例、射孔方式等底水油藏开发的影响因素.并对该油藏的合理开发提出了相应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H盆地BDT油层块状底水潜山油藏底水能量活跃和油层具有较强的水敏特征,利用水测相对渗透率曲线和2种粘土稳定剂溶液(5号粘土稳定剂和7号粘土稳定剂)测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析了该油藏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采用吕氏方法,Dupuit公式,Schols公式,MG方法和李传亮方法对临界产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粘土稳定剂的使用可以使含水率上升更趋于平缓,低含水阶段采收率幅度最高;随着打开程度增大,合理产量出现最大值,在打开程度为50%时,临界产量达到最大值;最佳压差随打开程度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开发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平井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方法,目前在所发现的各类油藏中均有应用水平井的报道.从我国近年完钻水平井的情况来看,水平井主要应用于稠油油藏、边底水油藏、低渗透油藏以及高含水油藏挖潜之中.通过对我国主要油田以上4种不同油藏类型中水平井生产特征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水平井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各类油藏的适应性,为我国水平井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李传亮提出开发底水油藏的新思维——“隔板理论”,对底水油藏油井的“李氏隔板”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推导出堵剂注入的合理位置。对进一步做好底水油藏油井的稳产措施制定和科学开发底水油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