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杨晓明  高原 《农药》1996,35(4):41-41
本文介绍了大豆田除草剂氯嘧黄隆在东北大豆主要产区之一,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氯嘧黄隆在大豆田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道文  杨红 《农药》1993,32(6):40-41
在大豆用施用氯嘧黄隆后除草增产效果显著。以2克/亩,4克/亩有效成分配成66.7ppm,133.3ppm药液喷雾,综合南京,北京两地试验结果,氯嘧黄隆在土壤中的原沉积量分别为0.0773ppm,0.1515ppm;半衰期分别为18.73天,17.40天;最终残留量均低于3ppb。  相似文献   

3.
郑龙植  孙桂梅 《农药》1998,37(11):39-40
48%乙·氯嘧磺隆乳油(商品名 豆田灵)是由氯嘧磺隆和乙草胺混配而成。使用该药 剂20 ̄25g/hm^2在大豆播后苗前对水土壤封闭处理,对大豆田多种杂草防效稳定在92%以上,持效期30 ̄40天,对大豆安全,比人工除草二次每hm^2增产大豆225kg。  相似文献   

4.
郑宏海  陈俊成 《农药》1996,35(7):40-42
田间试验表明,35%丁草胺-苄嘧黄隆在水稻播种后6天用150克/667米^2,12%He草酮在水稻播种前3天用150毫升/667米^2,对直播单季稻田主要杂草千金子、稗草、异型莎草、矮慈姑、节节菜、鸭舌草等均具有显著的防除效果,总草防效分别达97.3%和95.6%。根据直播单季稻田杂草分布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应用丁草胺、哌草丹-苄嘧黄隆、丙草胺、吡嘧黄隆,能收到较好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5.
48%乙·氯嘧磺隆乳油(商品名豆田灵)是由氯嘧磺隆和乙草胺混配而成。使用该药剂20~25g/hm2在大豆播后苗前叶水土壤封闭处理,对大豆田多种杂草防效稳定在92%以上,持效期3O~40天,对大豆安全,比人工除草二次每hm2增产大豆225kg。  相似文献   

6.
氟嘧黄隆是一种苯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残留、选择性高的优点。文章就氟嘧黄隆的合成路线进行了研究,以硝酸胍、丙二酸二乙酯和糖精为起始原料,经5步反应以31.2%的总收率合成了氟嘧黄隆。合成的氟嘧黄隆对玉米田杂草具有很高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7.
高效除草剂烟嘧黄隆的合成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磺酰脲类高效除草剂烟嘧黄隆及其重要中间体2—氨磺酰—N,N—二甲基烟酰胺的各种全成中线,并对各条路线作了评述,从而选出了一条适合工业化的路线:以2—氯—N,N—二甲基烟酰胺作原料,依次与硫化钠和硫、过氧化氢、羟胺—0—磺酸反应生成2—氨磺酰—N,N—二甲基烟酰胺。该中间体先后与二烷基碳酸酯、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反应制得烟嘧黄隆。  相似文献   

8.
氯嘧磺隆是超高效磺酰脲类除草剂、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杜邦公司Geog Levitt发现,并于80年代大规模商品化生产,1993年后在我国大面积使用。氯嘧磺隆是广效广谱的大豆田除草剂.有效用量为10~15g/hm^2,可芽前或芽后选择性防阔叶杂草及某些禾本杂草。但是由于其残留毒性,荏残留量5μg/kg时就会使下茬敏感作物(如白菜、油菜等)受害。  相似文献   

9.
玉米田除草剂氟嘧黄隆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阳  陶京朝 《化工中间体》2006,(1):24-25,17
氟嘧黄隆是一种苯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残留、选择性高的优点.本文就氟嘧黄隆的合成路线进行了研究,以硝酸胍、丙二酸二乙酯和糖精为起始原料,经5步反应以31.2%的总收率合成了氟嘧黄隆.合成的氟嘧黄隆对玉米田杂草具有很高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0.
林长福  翟其楷 《农药》1992,31(2):57-58
苄嘧黄隆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超高效水田除草剂,它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对水稻安全等特点,可用于水稻秧田、本田及直播田防除大多数阔叶杂草和莎草。在极低用量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根据我省稻田扁杆草的主要发生规律,选用苄嘧黄隆等药剂进行不同药剂与药效关系、苄嘧黄隆不同施药技术与药效的关系等应用条件研究。试验结果首先明确了亩用苄嘧黄隆有效剂量1~2克能有效控制扁秆草危害,与除稗剂混用,可达到一次性防除稻田杂草。其次,提出了苄嘧黄隆分期施药是提高控制扁秆草危害的重要技术,亩用有效剂量1克施用2次,其对扁秆草的各项性状的抑制和防除效果优于亩用有效剂量2克1次施用,在治本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以2-氯烟酸为起始原料,经过制备二甲基烟酰胺、磺酰胺以及酯化、缩合等7步反应合成烟嘧黄隆的工艺路线,总收率46.70%(以2-氯烟酸计),原药含量96%。  相似文献   

13.
苄嘧黄隆,二氯喹啉酸,吡嘧黄隆防除晚稻本田杂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诚  周淮 《农药》1993,(3):59-60
1991年,我们进行了苄嘧黄隆、二氯喹啉酸、吡嘧黄隆防除晚稻本田杂草的示范试验。现将示范试验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药剂及来源:10%苄嘧黄隆可湿性粉剂、4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10%吡嘧黄隆,均为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的样品;60%丁草胺乳油,由示范试验单位自购。  相似文献   

14.
稻田除草剂苄嘧黄隆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仲芳 《农药》1991,30(5):7-11,21
苄嘧黄隆由中间体邻甲酸酯苄基磺酰异氰酸酯和2-氨-4,6-二甲氧基嘧啶反应制备,本文介绍苄嘧黄隆及其中间体的合成。一、邻甲酸甲酯苄基磺酰异氰酸酯的合成1.邻甲酸甲酯氯苄(Ⅰ)的制备  相似文献   

15.
徐德锋 《江苏化工》1996,24(5):54-55
选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β-萘酚为内标物,对氯嘧黄隆进行定量分析。本文法的变异系数为0.71%,回收率为98.9% ̄101.7%,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除草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卫群  胡昌弟 《农药》1995,34(6):23-24
本文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除草王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甲黄隆、苄嘧黄隆、乙草胺含量的方法,采用CLC-ODS色谱柱,以水和甲醇作流动相,在254纳米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甲黄隆、苄嘧黄隆、乙草胺变异系数(%)分别为0.74、0.63、0.81,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2、0.9995、0.9996,保留时间分别为4.8、8.5、15.5分。  相似文献   

17.
史记  崔秀芳 《农药》1994,33(2):54-57
稻田王由二氯喹啉酸与苄嘧黄隆复配而成,在220~440克/公顷剂量下对水稻秧田、直播田、插秧田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且有明显增产作用。在220~330克/公顷剂量下,一次施药可以基本控制水稻直播田和插秧田整个生育期和各种杂草。稻田王施用适期长、施药方法灵活,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次性稻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18.
几种除草剂防除直播稻田稗草和千金子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宏海  仇伟全 《农药》1995,34(4):39-40
试验结果表明,直播早稻芽期每亩用10%吡嘧黄隆可湿性粉剂10克、立针期每亩用30%丙草胺乳油100毫升、17.2%哌草丹-苄嘧黄隆可湿性粉剂200克、一叶一心期亩用34%二氯喹啉酸-苄嘧黄隆可湿性粉剂28克、二叶一心期每亩用50%二氯喹啉酸丁湿性粉剂25克加10%吡嘧黄隆可湿性粉剂10克,对稗草和千金子均有理想的防除效果,鲜重防效分别为88.3 ̄99.1%和92.3% ̄100%,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9.
徐德锋 《云南化工》1997,(1):48-49,5
采用Nova-Pak C18不锈钢色谱柱进行反相液相色谱分析,以甲醇:水=65:35(V/V)为注动相,以邻苯二甲醇二乙酯为内标物,用内标法测定田草灵除草剂中苄嘧黄隆和异丙甲草胺的含量,结果表明,各有效成分与内标物色谱峰分离完全,杂质无干扰,测定结果,苄嘧黄隆和异丙甲草胺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74%和1.07%,回收率分别为99.4% ̄100.8%和99.1% ̄101.3%。  相似文献   

20.
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试制成功三种新型高效磺酰脲类除草剂,吡嘧黄隆、甲黄隆和苯黄隆。1992年12月初由沈阳市科委主持通过了技术鉴定。吡嘧黄隆学名5-[3-(4,6-二甲氧基嘧啶-2-基)脲基磺酰基]-1-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