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高温岩体圈定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首先要解决的是在目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的高温岩体分布地区和赋存深度及规模。提出了高温岩体圈定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对高温异常区的岩石类型及分布、断裂构造格架及其活动性、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的类型及时代等基础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并充分利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遥感技术、地球化学方法,配合少量深钻验证工程来进行。特别强调了在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圈定和评价中多种方法和技术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2.
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开发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温岩体地热资源丰富,西藏的羊八井和云南的腾冲地区是我国典型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区。文章分析了腾冲和羊八井高温岩体地热资源赋存的构造背景、地质结构、高温岩体类型、热源类型和现今构造应力状态等特征;比较了腾冲和羊八井高温岩体地热资源的异同;结合高温岩体开发中面临的工程技术问题,讨论了两个地区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了羊八井地区是我国目前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开发的最有利地区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依靠濒临环太平洋地热带的优势,台湾海峡及周边地区可以作为探寻中国超高温、高温地热资源的潜在目标区。收集了该地区地质构造、地热地质、地震地质、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热勘查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资料,开展了多领域、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研究。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如果具备深部热物质活动与深部高温岩体的异常,就会在地壳浅部产生多种地质响应。分析研究了地貌与地质灾害、成岩成矿、构造应力场、新构造断裂活动、地震、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地热、及火山岩浆8类地质响应的强度大小和分布规律,从而判断识别出潜在的高温、甚至超高温条件,遴选出干热岩重点工作靶区和次重点工作靶区,并初步估算了各区蕴含的地热资源量,可供结合投资可能和地方的需求投入勘查工作。另提出了与将来开发相关的建议,力争探索干热岩勘查与开发利用的有效创新方案,用大量鲜活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东南沿海不仅幔热,而且壳也热,干热岩地热潜能巨大,是中国最具干热岩地热潜能的不可多得的区域之一,第二、三空间地热等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相似文献   

4.
通过漳州盆地等福建省大陆裂谷地热资源与深部高温岩体地质响应的研究,表明大陆活裂谷是地下深部高温岩体活动与响应最剧烈的部位,往往成为地下热流汇聚的场所,成为地下热河,地表显示活裂谷轴部温泉串珠状排列,微小地震频繁,映衬地下干热岩地热资源丰富,具备狭义干热岩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干热岩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德国北部盆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集中调查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德国第一次在砂岩层进行地热生产、回灌实验并建成第1个地热供暖系统,从1984年起向瓦伦镇的居民供暖后,在新勃兰登堡、新格莱维、柏林、诺伊鲁平及越来越多地区建成或筹建地热供暖和地热发电项目。用砂岩层作为热储层是一项新的技术方法。准确掌握地质知识和地球化学条件是地热利用项目规划、建设、运营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地热回灌水过滤、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的数学模拟实验以及综合实验应用均为达到可持续利用之目的。本文重点介绍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以及地热回灌技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区深部高温岩体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异常地质响应行为与轨迹的阐述,对研究区壳、幔密度结构、磁性结构、电性结构、地震波速结构进行高精度的刻画,昭示:研究区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异常地质响应强度自西往东、由北向南梯度增强趋势十分明显.表明台湾海峡沉降带干热岩地热潜能最大,次之是闽台梯级过渡带,再次是闽西南拗陷区,垫...  相似文献   

7.
李虞庚 《地热能》2009,(6):12-15
地热能源来自地球深部,我国陆壳、地质环境带来广泛而丰富的高温岩体地热能和水热型地热能源。我国是世界上地热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非电地热利用占世界第一,但是地热利用总量很小,特别是地热发电,高温岩体地热(热干岩)发电尚未起步。存在地热资源勘探程度低、地热低温发电技术滞后两个瓶颈。在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引导下,增加地热能源内需投入、参与国际地热发电研究、地热供暖制冷)等开发利用,发展无碳地热经济,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强国提供能源基础。大庆油田利用开发石油技术为地热能源的勘探、钻井、压裂、注水(回灌)、采水、地面工程、发电、供暖等提供技术支撑。最近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已批准“20万kW高温岩体地热分布式电站示范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开展常规地热发电和高温岩体地热发电,同时供暖、供热水和地源热泵等地热梯级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本身像一个大锅炉,深部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在地质因素的控制下,这些热能会以热蒸汽、热水、干热岩等形式向地壳的某一范围聚集,如果达到可开发利用的条件,便成了具有开发意义的地热资源。地热资源按温度可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类。温度大于150℃的地热以蒸汽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
工区位于闽北武夷山山脉北端东侧,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化探异常以来,开展了较多的地质、化探工作,但矿体的具体延伸位置一直未能解决.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充分研究工区内地质、化探和地球物理特征前提下,通过1:5万高精度磁法进行异常圈定,采用大功率激发极化中间梯度装置和激发极化测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探,基本圈定了工区矿(化)体...  相似文献   

10.
高温岩体地热资源是巨大的、未开垦的、安全的,可供人类用上几千年的绿色能源。长白山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量源,其中高温岩体地热资源并未被开发。文中简要地探讨了在长白山地区进行高温岩体地热开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发展增强型地热系统结合防震减灾是福建省走环保节能绿色低碳经济、防震减灾的历史必由之路。通过福建省干热岩地热资源探测、开发利用潜力与对策的阐述,指出福建潜力无限,干热岩地热资源极其丰富。福建重中之重的对策与措施是将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及地球化学的理论应用到福建干热岩增强型地热系统的探测与开发利用和结合防震减灾科研创新项目的实践中来。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安仁县军山地区周边岩浆岩发育,构造断裂发育繁多,具有很好的地热条件。通过对该区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地球物理资料浅析,阐明其地热资源特点及形成模式。  相似文献   

13.
浅层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环保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文中通过对包头地区地质条件进行勘察研究,分析了其浅层地热能赋存状况及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潜力,概述了该地区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在该地区在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泉港大林山矿区地表覆盖严重,地质找矿标志不明显,综合物化探方法对发现和圈定钼矿体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结矿床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对于处于同一成矿远景区的其他地段寻找该类型矿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热能》2009,(3)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根据“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水工环地质工作,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原则,向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下达了编制《甘肃省地热资源勘查及开发规划》的任务,旨在查明全省地热资源的分布规律、热水类型和资源量,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建阳漳墩地热勘查实际出发,研究水热型地热田地热资源特征。矿区通过区域地层、构造和岩浆岩体分布综合研究深部地热资源勘查,采用物化探手段和地热流体质量分析,圈定地热异常区,综合判断地热地质特征与深部断裂构造带关系,判断深部热源、热储及其盖层,构建地热水文模型,研究深井揭露深部热水。强调水文地质勘查,加强地热水文地质工作,提高分析寻找深部水热型地热资源研究程度,促进发展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在山西平遥地下热水勘探凿井中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对汾河地堑地热资源勘探开发中的井位布置,所处地质构造、热储岩体、热储类型及热水富集特征等相关地热地质条件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结垢是地热流体开采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运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对康定某高温地热井结垢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热井在开采过程中随着地热流体温度、pH值、压力、氧化还原环境等条件变化,发生严重的结垢现象,主要结垢物类型为碳酸盐类垢物,其次为金属铁类垢物,而硅酸盐类垢物和硫酸盐类垢物较少或没有,与实际相吻合。该方法可以通过水化学指标分析结垢物种类、结垢趋势,为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温岩体地热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对美国Fenton Hill(芬登山)地区高温岩体地热开发所作的投资分析,以及应用MIT经济模型进行的高温岩体地热发电开发成本的预测与评价。研究认为,高温岩体地热资源从技术上来说是重要的潜在能源,但钻井技术和人工储留层的建造技术是阻碍其商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高地温梯度的高温岩体地热发电已具有商业竞争力,采用先进的线性钻井技术后,将使所有等级的地热梯度的高温岩体地热发电电价具有商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地热能》2009,(4):29-30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节能减排,更好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推动全国地热工作的进程,科学地开发和应用地热资源,与国际地热开发利用技术接轨,进行学习和交流。国际地热协会西太平洋分会和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联合在四川成都召开2009年度地热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将以高温地热现场考察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从多角度、多方法、多用途进行地热资源的勘查、评价、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