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干坞开挖后土体的变形情况,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Duncan-Chang非线性弹性模型,对基坑开挖变形性状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干坞开挖后土体水平变形及基底回弹变形值并且论述了产生这些不同变形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高震区首座沉管隧道——天津市海河隧道施工为背景,结合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实际概况,通过方案比选,采用轴线干坞施工技术.并通过对沉管隧道轴线干坞的锁口钢管桩施工研究,解决了采用大直径锁口钢管桩成孔与止水防渗透以及一次性成型预制吊装等难点.详细介绍了锁口钢管桩施工流程及关键施工工艺.结果表明,该技术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沉管隧道施工工艺中沉管预制、浮运的重要施工场地——干坞的施工技术,阐述了干坞施工的关键控制点,包括土方开挖、护坡施工、降排水措施、基础施工及监测等重要环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通过严密的部署安排以及过程控制,使得干坞施工能够保质保量、快速有序地完成,在安全、质量、工期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5.
基于襄阳内河沉管隧道项目,结合工程富水砂卵石地质条件,通过方案比选,确定干坞选型及坞口结构形式.针对干坞坞口处锁口钢管桩施工技术展开研究,解决大直径钢管桩预制、吊装及与格型地下连续墙连接等问题,给出了精度控制及纠偏措施,解决锁口钢管桩防绕流问题.  相似文献   

6.
沉管管节的预制主要在各种干坞内进行,广州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工程首次采用在半潜驳上进行沉管预制的方法,是隧道沉管预制工艺的创新,为在城市密集地区进行沉管预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理清沉管隧道干坞基坑开挖使用过程可回收锚索的力学特性,以典型工程实例为背景,简析干坞基坑可回收锚索的作用机制,借助数值法建立可回收锚索精细仿真模型,计算揭露干坞基坑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特征,开展与普通锚索受力特性对比分析,并提出可回收锚索修正设计思路。研究表明:实例干坞基坑支护结构位移和锚索轴力均小于规范限值,基坑处于安全稳定状态;可回收锚索轴力呈均匀的“矩形”分布,而非现有研究提出的单调递减曲线分布;坞内蓄、排水过程,在往复水压作用下,土层与可回收锚索力学特性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实际工程应充分考虑;蓄、排水作用诱发的变形为可恢复的弹性变形,引起的锚索内力变化幅值由上往下逐渐增加;可回收锚索抑制基坑侧移能力较普通锚索差,内力比普通锚索总体更大,且两者分布规律不同,普通锚索锚固段轴力呈“阶梯形”分布;实际工程可回收锚索应用设计时,内力可参照常规锚索设计思路,通过修正满足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一个大型干坞沉管制作的珍贵沉降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运用20多年来对回弹与再压缩研究成果,采用综合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进一步运用有关理论与经验的综合,对本课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有益的结论,以期填补上海地区该类岩土工程问题的空白,为类似工程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主要从干坞的选址、方案比选、边坡、坞墩和大堤、基底处理以及边坡稳定性计算和基底变形计算等方面,总结了干坞设计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省泉州市高山岩2号和3号(东西侧主线)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进行模拟。研究表明: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在不同的工况下围岩变形不同,且对拱顶沉降的影响大于周边收敛,隧道开挖的先后顺序不同对围岩周边的扰动影响区域也不同。根据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可为该类隧道施工选择合理的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以确定最优开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1 工程概况 正在建设的常洪隧道位于宁波市区东北的东外环路穿越甬江的路段,全长3226m,为双向4条车道,甬江宽375m,江中段隧道采用沉管法施工,沉管管段长395m,由4节组成。江北暗埋段长80m,引道段长283m;江南暗埋段长69m,引道段长249m。隧道最大纵坡4%,江中段最小复土1.5m。隧道纵剖见图1所示。工程所处地层主要为灰色淤泥质粘土、灰色粘质粉土、灰色粉质粘土,具有含水丰富、  相似文献   

13.
顾明如  田俊 《施工技术》2007,36(7):59-60
结合一实际工程,介绍了在长江中进行超大口径沉管施工的方法、质量控制措施和施工效果,最后对施工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沉井的施工方案设计、施工工艺以及在施工中的纠偏措施。可供广大同行在类似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侯刚 《土工基础》2014,(2):34-38
大西客专上白隧道出口工区隧道拱部为干燥粉细砂地层,下部为黄土地层。粉细砂层含水量小、粒径均匀,自稳性能极差,若采用普通注浆方式固结砂层其效果差,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流沙涌砂情况,无法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经过对多种预支护技术的对比分析,决定采用水平旋喷预支护后再采用三台阶法开挖,并用三维数值方法分析隧道施工过程的力学特性,现场监测结果和施工效果表明,所采用施工方案能有效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站浅埋暗挖大跨隧道施工中的施工力学原理对浅埋大跨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了地铁车站浅埋暗挖大跨隧道施工中地层变形机理及分部开挖位移控制分析方法.利用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分析了地层预加固机理,以国内常用的管棚预加固技术为例,提出了利用混合物理论中体积分数概念来定量分析加固效果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大跨隧道临时初期支护拆除、二次衬砌施工过程荷载转移原理、施工控制技术及数值分析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工程应用实例.研究结果有助于确定浅埋暗挖大跨隧道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智能蒸养系统工艺作了整体介绍,叙述了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管线布置、蒸养罩供汽装置、软件操作界面介绍、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操作、与传统蒸养工艺的比较及其维护和异常情况的处理,该系统对隧道管片的质量起到保证作用,可供借鉴并推广.  相似文献   

18.
屋基口隧道施工中突遇泥夹孤石致塌方冒顶,经过地质雷达及水平地质钻孔勘察,结合施工情况分析隧道塌方原因。采用地表排水防护、塌方体及塌方相邻段加固、不开挖工作室的跟管钻进长管棚施工技术,综合利用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手段成功通过塌方冒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