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因210tBOF冶炼终点NVA32(%:0.12~0.18C、1.30~1.60Mn)钢中硫含量由0.005%升高至0.020%,通过BOF出钢过程加入1000kg二元合成渣CaO-CaF2、200kg铝粒,并加入硅锰和硅铝钡合金,可使钢中硫含量降低0.007%~0.008%,脱硫率达30%。在LF精炼时,通过进一步加入合成渣800kg,600~900L/min吹氩,加热后喂600m硅钙线,30~45L/min吹氩10min,终渣碱度R=4.5~5.5,钢中硫含量进一步降低至0.001%~0.002%。  相似文献   

2.
极低硫钢精炼过程中脱氧对脱硫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10kg感应炉模拟LF炉精炼脱硫过程,针对脱氧对脱硫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将渣中(FeO MnO)百分含量控制在0.4%以下极为必要;钢中酸溶铝含量控制在0.03%~0.05%可保证较低的初始含量;CaSi合金对深脱硫有促进作用,且与喂线渣相混合的加入方式脱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炼钢厂150t转炉出钢过程脱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脱氧理论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复合扩散脱氧剂在梅钢炼钢厂150 t转炉出钢脱氧工艺试验,开发了新的转炉出钢过程脱氧工艺,可以显著降低成本和改善脱氧效果,对炼钢厂炼钢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60Si2MnA弹簧钢脱氧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 ,对用 30 t L F生产 6 0 Si2 Mn A弹簧钢的脱氧工艺进行优化控制。结果表明 :在不进行夹杂物变性处理的条件下 ,可生产出平均氧含量为 2 3× 10 - 4 %、最低氧含量为 16× 10 - 4 %的 6 0 Si2 Mn A弹簧钢  相似文献   

5.
60Si2Mn(A)弹簧钢的脱氧工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提高60Si2Mn(A)弹簧钢的质量,在LF精炼中进行了不同脱氧工艺的脱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铝预脱氧、钡合金终脱氧及夹杂物变性脱氧工艺可使弹簧钢的氧含量降低到15×10-6以下,氧化物夹杂中Al2O3的比例小于40%。  相似文献   

6.
针对方圆铸机生产45Mn2管坯钢易发生水口堵塞及铸坯质量较难控制的难点,采用了炉后渣洗、LF使用高碱度渣精炼、钙处理等技术措施试制45Mn2管坯钢。试验结果表明,半钢炼钢条件下“转炉→LF→φ1200mm圆坯连铸”生产工艺流程可行,连铸圆坯无表面缺陷及内部缺陷,低倍各项缺陷评级均小于1.0级,轧制后成材率为90.2%,钢材力学性能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多刚  虞大俊  左康林 《钢铁》2017,52(6):45-51
 由250 t转炉冶炼吹氩钢的生产数据分析,发现转炉脱氧工艺对脱氧铝消耗的影响大。出钢全脱氧工艺比半脱氧工艺的脱氧铝单耗高0.28 kg/t、脱氧铝利用率低8.3%;随转炉温度的上升或氧质量分数增加,脱氧铝单耗逐步增加,同时,转炉温度的上升会引起氧质量分数的增加。通过对SPHC板坯在两种脱氧工艺下的夹杂物分析,发现:宏观上两种脱氧工艺的全氧控制水平相当,约为0.002 0%;半脱氧工艺的氮质量分数为0.002 0%,全脱氧工艺时为0.002 5%。微观上,夹杂物主要为Al2O3、Al2O3-MnS、氧化物和[MnS/MnS-CuxS;]全脱氧与半脱氧工艺相比,Al2O3夹杂物平均尺寸小0.6 μm、Al2O3夹杂物比例低约25%、Al2O3-MnS夹杂物比例高约20%、硫化物比例低约5%。Al2O3夹杂物尺寸的减小易于Al2O3-MnS夹杂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对精炼过程深脱氧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工业生产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Al脱氧钢会促进回硅反应,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回硅量增大,控制渣中低SiO2活度,高Al2O3活度及钢液中低酸溶铝含量有利于控硅,而且温度也是Al脱氧钢应考虑的控硅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介绍了酒钢60t直流钢包精炼炉生产焊丝钢(ER70S-6X)的精炼工艺优化情况及其取得的冶金效果。实践表明,经30min的精炼,LF炉脱硫率达3l.3%,脱氧率达32%,钢中显微夹杂物去除率为24.26%,大型夹杂物去除率为20.32%。  相似文献   

10.
11.
刘丽华  林国强 《炼钢》2006,22(5):12-14
分析了电炉→精炼过程中氧、氮含量的变化及炉渣成分变化。减少铝线喂入量,降低炉渣碱度、控制渣中Al2O3含量可有效减少D类夹杂物的生成。保证弱搅拌时间,促进夹杂物的上浮,可有效地去除D类夹杂物。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不同脱氧剂加入顺序对钢中夹杂物的影响,对夹杂物的形成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在1 873K下,在MoSi2电阻炉上用φ70 mm×100 mm MgO坩埚开展了2炉低碳合金钢A冶炼实验.热力学计算表明,Si-Mn脱氧主要形成SiO2夹杂物及少量2MnO· SiO2复合化合物,A1-Si脱氧主要形成Al2O3夹杂物,实验结果与热力学计算相互吻合.实验结果表明,先采用Si-Mn脱氧的1号工艺与先采用Al脱氧的2号工艺相比,夹杂物尺寸和面积百分比均较低.1号工艺终点夹杂物总数为168个/μm2,小于1.5φm的夹杂物占70%以上,夹杂物平均直径为1.2um.先弱脱氧后强脱氧的工艺更利于夹杂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宋木清 《武钢技术》2010,48(1):13-15
对Q235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合格率状况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用板坯的碳含量科学地规划其轧制厚度的方法,从而保证Q235钢性能基本全合格;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Q235钢力学性能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4.
钢铁企业生产管理与生产工艺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钢铁企业与机械行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有很大差别,本文将两种行业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钢铁生产与生产管理特点,为开发冶金CIM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碳钢生产工艺及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转炉-LF-连铸生产高碳钢的工艺,并对其工艺和质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工艺操作要点,认为高碳钢生产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是控制钢的碳偏析和钢中夹杂物的形态及数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莱钢炼钢厂通过采用转炉顶底复吹模式、制定生产冷轧用低合金Q345B钢各工序窄成分控制标准、改进LF精炼工序铝脱氧和钙处理工艺、优化连铸保护浇注工艺、设计Q345B专用保护渣等手段优化工艺流程.生产实践表明,Q345B钢种的成品磷、硫质量分数分别控制在0.025%、0.010%以下,铸坯全氧稳定在0.004%以下,提高了钢水洁净度,降低了夹杂物级别,满足了用户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Q235钢中夹杂物演变规律和生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控制Q23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钢的冲击韧性,采用自动扫描电镜分析了Q23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在LF精炼、中间包和连铸坯中成分和形貌的演变规律。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钢中各类夹杂物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演变规律为均相的SiO2-MnO夹杂物→均相的SiO2-Al2O3-MnO-TiOx夹杂物→双相的Al2O3-SiO2-CaO包裹着MgO·Al2O3类夹杂物→多相的TiOx-SiO2-Al2O3-CaO-MnO-MnS夹杂物。样品冷却过程中均相的SiO2-MnO夹杂物发生相变析出纯SiO2导致在LF精炼初期钢中出现双相SiO2-MnO类夹杂物。加入的硅钙钡合金中铝含量较高,导致液态夹杂物在钢液中析出MgO·Al2O3,以及在LF出站钢样品中出现双相的Al2O3-SiO2-CaO包裹着MgO·Al2O3类夹杂物。含钛的夹杂物在连铸坯凝固冷却过程会析出纯的Ti3O5,并且钢中还会析出MnS析出相,因此连铸坯中存在多相的TiOx-SiO2-Al2O3-CaO-MnO-MnS夹杂物。  相似文献   

18.
武钢二热轧2 250mm产线PCFC板形控制系统是2001年从SMS引进的,采用CVC辊形,利用弯辊和窜辊来控制板形。介绍了板形的控制思想和良好板形条件,针对Q235B系列钢轧制后板形不良现象,分析引起的原因,提出微边浪轧制思想。通过修改平直度控制目标、优化平直度闭环控制、改善轧辊冷却和调整层冷上下喷嘴的流量等措施,可大大改善Q235B系列钢轧制后的板形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LF冶炼高级别管线钢的脱氧热力学分析和脱硫影响的研究,确定了合理的脱氧剂量.为对比改进效果进行了工业实验,同时分析了渣中各氧化物和造渣工艺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给出了首钢迁钢要达到高脱硫效率所需的最佳渣系和各指标值,并指出进站20min内是脱硫最关键的时段.改进后的工艺可以使LF冶炼周期缩短约8min.  相似文献   

20.
Q235我国钢铁产品中产量最大的牌号,本文对北京首钢红冶钢厂Q235角钢大规模生产数据进行了抽样和统计分析,认为现行GB/T 700中的Q235牌号标准水平低实物质量高的现象应是普遍的,Q235浪费了宝贵的钢铁资源。本文提出了本企业标准牌号HQ275(Q235的代替牌号),并对其进行了对比评价和可行性分析。对GB/T700-1988修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认为其应加紧修订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