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节能省地型住宅技术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该文从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核心问题: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方面出发,提出了节能省地型住宅技术经济评价原则.从减少建筑本体能耗、减少建筑子系统能耗、能耗对环境的影响等13个不同侧面构建了节能省地型住宅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上海市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的现状,指出目前住宅建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上海市新建住宅节能省地建设的广阔前景,指出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推广受到了技术、观念、政策等方面因素的阻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中央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能源和资源节约,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建设行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建设部制定了《关于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积极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推广应用技术,并为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赋予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障等时代内容。为配合建设部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专项工作的开展,推广和普及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障技术,全面展示我国该领域先进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优秀设计…  相似文献   

4.
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大力抓好能源资源节约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工作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要求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我们在起草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工作意见的同时,对比研究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福建建筑》2006,(2):I0001
一、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工作的背景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同时提出,大力抓好能源、资源节约,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文件中又明确提到:“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建设部2005年5月颁发了《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最近对全国进行了建筑节能专项检查。  相似文献   

7.
从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核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方面出发,设计并构建了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对指标体系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适用技术打造节能省地型住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瀚波 《住宅科技》2008,28(9):22-25
“四节-环保”技术是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技术保障,文章在广泛调研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系列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的适用技术,并对其技术特点、技术实施要点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依据《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建设部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应用技术目录》,形成了《节能省地型住宅“四节一环保”技术体系(框架)》。本技术体系(框架)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5个方面的核心技术进行了系统化组织,全方位地诠释了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的技术内涵,同时明确了多项关键技术环节,便于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具有较强的普及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此本刊特约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对该技术体系(框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锦涛同志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隹。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目前,我国建筑总耗能约占社会总耗能的30%,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意义深远。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绿色节能技术在住宅小区中的研究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景 《山西建筑》2010,36(19):233-234
结合晋城市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的节能设计,分析了各项节能技术在住宅小区中的研究和实施,并注重节能技术的可实施性,指出通过多项节能技术的协调和共同作用,可以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创造出健康、舒适、怡人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刘婕  叶伟 《建筑节能》2006,34(5):19-20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以节能和生态为宗旨的住宅设计成为将来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着重探讨了新技术和新材料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使我们所居住的建筑和环境更加舒适,达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萍  盛思  刘笛 《城市建筑》2014,(21):201-201
本文主要是对建筑施工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房屋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技术使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提供充足的资料准备。  相似文献   

14.
杨守清 《山西建筑》2012,38(5):213-215
对当前新农村绿色、节能房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农村绿色、节能房屋建设的要点,分别从房屋整体规划设计、墙体保温隔热、屋面保温隔热、太阳能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探析,指出"住宅产业化"(装配式节能住宅)是新农村绿色、节能房屋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开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建设,是实现资源集约化、合理化利用转变发展方式战略的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文章明确推进此项工作的工作思路,回顾推进“四节一环保”的现状,提出下一步的全面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现有建筑节能技术仅仅是"治标"而不"治本"。传统保温技术有工序多、造价高、效果差、寿命短等显著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节能保温技术——自保温混凝土房屋结构体系。该体系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混凝土节能技术的根本突破,二是自保温混凝土建筑工厂化的突破。本文结合理论依据和实际工程,着重研究自保温混凝土房屋建筑工业化集成。  相似文献   

17.
村镇住宅量大面广,在闽南现代村镇住宅的建设中,积极探索基于气候资源的适宜技术是促进村镇住宅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方式。文章主要从自然采光、遮阳系统与围护结构三方面阐述了降低能耗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我国的住宅发展作了简要回顾,阐述了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中,住宅产业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提出了我国低碳住宅产业模式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孙克放 《百年建筑》2005,(10):14-15
中国住宅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中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将科学技术引入住宅建设中,如何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将是中国住宅产业发展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