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都市边缘区乡村多处于“亦城亦乡”的半城镇化阶段,无差别政策供给导致的路径偏差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中国式城乡现代化目标的指引下,提出再造乡村多维价值,重塑主体关系,实现多层级赋能提升的乡村就地城镇化路径。构建了精准划分村庄类型、引导乡村收缩发展,厘清可用资源、创新利用方式,空间设计、产业发展、社区营造三位一体,差异化政策供给、全过程建设管理的落实就地城镇化目标的乡村规划思路;并以西安高新区八村为例,通过村庄类型细分及就地城镇化驱动要素识别、村民全面发展的“为村产业”培育,“村—地—校—企”的合作型村庄建设、公共资源精准投放下的长效机制建立等内容,为大都市边缘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规划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夏鸣晓 《城乡建设》2016,(10):38-40
就地城镇化是我国改变大规模异地城镇化模式的弊端,创新城镇化路径的重要途径之一.山东省以流动人口进出平衡的特点,把县域作为就地城镇化的组织单元,把县城、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作为就地城镇化的基础性空间载体,成为我国就地城镇化的典范.本文从空间尺度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山东省就地城镇化的特征和形成机制,指出省域层面上虽然具有显著的就地城镇化特征;但微观层面上就地城镇化仅适应于少数地区,多数地区呈现异地城镇化特征.因此,各地区必须立足经济和人口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制定城镇化空间政策,避免就地城镇化模式在所有地区的简单套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小城镇面广量大,作为城市与乡村的连接纽带,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小城镇经历了从农业镇向工业镇,继而向城市镇发展的过程,然而在"乡财县管"的管理体制下,缺乏财政和社会管理能力,因此国家针对建制镇提出"镇级市"的政策,以简政和放权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推进小城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大作用。文章选取西北地区"镇级市"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西北地区的特殊性,通过空间管控、产业转型、公共服务完善和社会治理创新等措施,建构从"镇"到"市"的转变路径,发挥小城镇在空间、社会与经济层面实现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积极作用,并以富平县庄里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实践为案例,探讨西北地区"镇级市"推进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速发展的城镇化推动乡村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致使农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抛荒化等收缩现象。汪集街作为武汉市近郊农业强镇,传统内源式发展的镇村模式无法满足城镇转型发展需求,正面临着镇村失衡(城镇扩张缓慢、农村急剧收缩)、资源外流、产业乏力、生态破裂等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汪集当前镇村发展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居民意愿,基于"精明收缩"理论,探讨一种城镇特色化、村庄社区化、产村单元化、生态景观化的"小"镇"大"村式镇村发展模式,即不再摊大饼式地追求镇区快速扩张,强调镇区做精产业、做细服务、做特品牌;农村社区化、产业化、职能化,"一村一品",实现社区产住一体,从而推动外出劳动力回流,实现村民就地城镇化。以满足城镇增加自身引力、承接下沉产业、实现乡村"精明收缩"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宋丽美  徐峰  袁正 《新建筑》2022,(3):122-127
乡村产业转型带动的就地城镇化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然而,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空间低效”“空间风貌”和“风貌破坏”问题明显。本研究以湖南地区典型城郊融合型乡村社区为对象,重点调查不同产业转型模式下的乡村社区尺度的空间形态变化特征与潜在问题。通过调研获取了乡村社区居住主体、经营主体、游客等不同人群的空间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湖南城郊融合型乡村转型发展背景下社区生活空间的适宜性营建策略。研究成果为我国中部地区不同类型乡村社区空间营建提供了实用性建议与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讨人口流失地区的就地城镇化特征 与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形成“以县城为重要载体 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文章 以四川省72个县域单元为研究范围,以典型个 例——岳池县的留守农民调查数据为支撑,运用 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从个人、家庭、生产生活、 养老和教育4个层次分析留守农民的不同居住 地域迁移意愿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一、与其 他地区不同,人口流失地区城镇化在空间-经济- 人口3个层面分异明显,近40%的留守农民有城 镇化倾向,迁移意愿和偏好强度依次为县城> 大城市>地级市>小城镇;二、就地城镇化影 响因素呈现“轻生产、重生活”特征,即不以收入、就业为首要导向,而是将家庭养老和子女教育视为就地城镇化的决定性因素。最后,基于此 提出构建完善的城乡教育与养老服务体系,并积极探索内生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就地城镇化模式转型问题值得关注。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对就地城镇化地区——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中部四镇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就地城镇化历程分为"非农化起步—乡村工业引领的城镇化发展—‘再城市化’发展"3个阶段,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三闲’起家、工业引领、政府规制加强"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在就地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城镇空间的塑造,还催生新的治理关系。研究从治理的角度探讨就地城镇化转型现象,得出3点结论:(1)就地城镇化地区转型进入"再城市化"的新阶段;(2)不同参与者在就地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并带来治理模式的变化;(3)就地城镇化地区只有加强空间管控和优化物质环境,才能转型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地区的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互动发展的极好的区域模板,《上海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提出:乡村社区生活圈应当以满足村民和新村民的日常需求为核心,在慢行可达的范围内涵盖生产、生活、生态、治理各要素的基本空间单元,建设乡村地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社区共同体。文章从类型学角度对比乡村生活圈与城市生活圈的差异,基于“圈层”理论对乡村生活圈尺度形态、空间复合性、文化特色性进行研究,并以闵行区马桥镇同心村乡村振兴实践为例,探讨圈层交集下的区域共生、构建多层级设施布局、多中心复合空间、多维度场景营建、多方共建自治合作运营的乡村社区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作为城乡空间中的重要发展单元,承担了城市功能外溢以及辐射带动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也肩负了推动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今从浙江小城镇人口与城乡地域空间的耦合协调视角出发,深入剖析浙江小城镇现阶段在人口数量、空间分布以及人口流动等方面的特征,明确浙江小城镇空间单元与省域空间、设区市空间单元耦合协调的现状,探讨普遍规律,认识重要功能,发掘关键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浙江省在"小城镇""大战略"方面的建议,高质量推动小城镇发展水平提升、城镇体系协调以及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基于城乡互动产生的城郊混住化社区面临着许多空间治理问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对其空间矛盾进行论述,通过对城市偏向主义和社区异质化导致的空间治理困境的分析,提出"共生式"的空间治理策略,以期实现城郊混住化社区内各单元的互惠共生,促进城乡空间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将迎来关键转型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通过对传统乡村集市沿革、功能、意义等方面进行思考,并构建符合新型农村社区特点的新型乡村集市,以期实现乡村集市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加强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焕发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使之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精神载体.此外,需注重营造良好的集市街道外部空间,使之在非集市日也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提升社区景观水平与环境面貌.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根本举措。近年来,新乡县古固寨镇先行先试、勇于探索,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利益,努力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显著改善了农村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初步走出了一条在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地区加快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十四五"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全面振兴.乡村建设成为实现乡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开展以县域为单元、以问题为导向的乡村建设行动,构建"问题-行动-评价-行动"的闭环,是指导乡村建设科学、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阐述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关系基础上,以广东省3个样本县开展的乡村建设评价实践为案例,分析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与不足,指出当前在乡村建设中农房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脱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未能适应就地城镇化与老龄化趋势需求等问题;并提出乡村建设要与乡村治理相结合,建立适应农村集体所有制下以村民自治为主体的乡村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4.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建设的核心,文章分析当下乡村公共空间的现状,阐述台湾地区社区更新的"社区营造"模式,以桃米社区公共空间营建为例,将社区营造模式植入到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中,运用社区营造的营建理念解决当下乡村公共空间中面临的衰落、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总结社区营造推动下的乡村公共空间的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15.
乡村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一系列的转变,如何围绕新城镇化合理重构乡村空间,成为当前乡村空间建设的重点。基于新城镇化背景下,文章着力分析乡村空间遇到的转变和问题,诸如空心村、乡土特性衰败、建设用地无序增长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等,从村镇体系重构、生产空间重构、生活空间重构和自然环境重构等四个方面完成乡村空间重构,与新城镇化"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生态文明"、"绿色集约"等原则相契合。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发展现代化农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农业现代化对农村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经济行为的转变,更包含社会、经济、空间等农村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本文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影响出发,提出"基于规模经营的经济产业模式、基于产村单元的空间结构模式和基于社区自治的组织管理模式",促进农村产业、空间和社会三大核心要素的有机协调,以期探索出一种可推广的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模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拉萨市传统社区呈现出社会异质化和公共空间缺失的社会空间特征,文中基于社区"微单元"概念划分社区,构建具有层次的社区公共空间体系,探讨传统社区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宋歌 《城乡建设》2012,(11):68-69
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人多地少、城镇化水平低,一直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近年来,河南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抓手和切入点,使广大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就地城镇化,探索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撤村并居"和"迁村并点"作为一种他组织方式,与村落聚居空间自组织机理协同,将对重构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城乡空间格局发挥积极作用。城市化进程中村落聚居空间已由"形散而神不散"的耦合态转变为"形散且神散"的非耦合态,分析现代村落聚居的自组织机理及特征,提出通过拆解与重组村落既定空间评价标准、空间利益关系、空间单元及布局形态,构建循序渐进的撤迁并居机制,促进乡村人居环境内生变革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聚落是真正落实城乡经济一体、城乡社会融合、城乡文化共荣、城乡空间转型的地域单元。关中地区乡村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文章基于关中特殊地域环境,提出乡村人居环境特色营建方法,并以陕西富平文宗村为实证对象,充分发掘关中地域特色与乡土文化特质,突出人居环境营建个性,将人居环境营建进行横向拓展,将有形物质空间营建与无形物质空间营建结合,最终改善乡村生活环境,提升村民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