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媛明 《城乡建设》2021,(15):50-52
城镇开发边界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十九大报告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近两年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在调整数据基础上,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整改划定的基础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充分论证水资源约束底线,结合双评估、双评价,结合上位规划分配的规模指标,确定城镇开发边界的空间形态,并通过划定弹性发展区来预留弹性.  相似文献   

2.
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 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成为新时 期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其中,划定生态保护 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 线”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城镇开发边 界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指导和约束城镇发展 的区域边界线,在城镇实际建设中承担底线控制和引导发展的双重作用。我国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路总体采用底线思维,对于城市设计思 维的考量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探讨。本文从城市设计思维出发,结合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 编制工作,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过程中的格局识别、方案划定、边界修正等步骤提出城镇开发边 界“修订”方法,并建议在生态斑块和空间单元视角下丰富城镇开发边界规整工作。  相似文献   

3.
自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以来,各级政府相继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科学有序地统筹布局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双评价"工作的不断推进,其面临的问题也逐步浮现。为更好地支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必要对现有的"双评价"工作进行重新审视与再认识。文章从国家层面对国土空间"双评价"工作要求入手,通过梳理和总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优化和政策配套角度探讨"双评价"工作优化路径,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三线”的划定问题备受关注,城镇开发边界线的划定是其中最为复杂的一个问题。对照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可知,在进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时,不能单纯地将其看作一条线,而是应该加强协同治理,通过边界的划定来对现有的规划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本文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对城镇开发边界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分析,并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展开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6,(6)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空间规划改革,城市开发边界已成为规划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问题。城市开发边界实质上已演化成为国家空间规划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避免城市发展无序蔓延、避免空间开发与保护失衡的政策工具。文章在客观把握当前空间规划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的前提下,充分结合我国"多规合一"与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的探索成果,从我国国情出发,合理借鉴国外城市开发边界的相关实践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的刚性与弹性机制、合理规模确定方法、评估与调整机制等展开探讨,提出我国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管控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空间规划改革,城市开发边界已成为规划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问题。城市开发边界实质上已演化成为国家空间规划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避免城市发展无序蔓延、避免空间开发与保护失衡的政策工具。文章在客观把握当前空间规划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的前提下,充分结合我国"多规合一"与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的探索成果,从我国国情出发,合理借鉴国外城市开发边界的相关实践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的刚性与弹性机制、合理规模确定方法、评估与调整机制等展开探讨,提出我国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管控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重点任务,近十年国内学界和业界均对此展开了诸多研究与讨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成果。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城镇发展规模的测算,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科学性,很大程度决定了城镇未来发展的规模、品质与可持续性。该文运用Cite 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基于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整理了国内2010年—2021年城镇开发边界相关文献,绘制可视化知识网络图谱。剖析城镇开发边界研究进展、热点及趋势,对城镇开发边界概念内涵、划定时限、思想方法等主要研究内容展开评述,以及对未来国土空间规划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方动态     
正内蒙古:赤峰市自然资源局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方面,顺利完成了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数据真实性。制定了《赤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方案》,初步完成"双评估""双评价"和规划现状基数转换工作,有序开展了城镇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等17项专题研究,初步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相似文献   

9.
曾子轩 《城市建筑》2022,(3):101-104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的重点,各地市都在积极探索契合地方实际发展需求和体现地方特色的划定技术路线与方法.柞水县作为典型的河谷型城市,面临着建设用地总量匮乏、城镇发展方向无序蔓延等问题.以柞水县河谷型地貌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困境为切入点,以供需平衡作为技术路线,在规划其所能承载的最大建设用地规模上,结合"双...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保障空间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划定省级城镇开发边界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对于如何通过划定省级城镇开发边界来落实空间管控和传导要求,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方法和标准。文章立足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位与作用,结合国内外城市、地区案例及广东省先行先试的工作实践,探索省级城镇开发边界的工作模式、划定方法和管控机制,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作为空间资源管治的直接手段,空间规划关注的一大重点即央地事权的平衡与共治,城镇开发边界和生态地区则成为平衡央地事权、集中体现央地"管控与发展"诉求的焦点。由于政治体制、社会发展阶段、空间规划体系的巨大差异,不同国家央地平衡与共治的前提、重点和举措各有不同。本文选取美国波特兰大都市区、荷兰兰斯塔德、英国大伦敦地区为研究对象,探求在"地方主导""央地协商共赢""中央强控"这三种类型的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地区管控的主要做法。笔者认为,不管在中央强控还是地方主导的空间规划体系中,央地双方都致力于通过"区域统筹"和"弹性机制"等方式,在土地发展和规划事权上不断博弈,在中央强控与地方发展之间寻求最佳平衡。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生态地区保护,以及如何在保护中谋求地方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土空间规划建立了全域分区分类用途管控体系,明确了7类一级规划分区、20类二级规划分区,但关于规划分区的具体划定方法和管控机制却并不明确,学术界也缺乏有针对性的相关研究,导致各地在当前规划实践中缺乏指导。根据各类分区的含义,在充分衔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类分区的划定尺度、划定步骤、边界衔接与冲突协调等技术要点,并以东莞水乡功能区为例进行实证验证。同时,基于国内外分区管控经验借鉴,提出传导管控、条件管控、结构性管控三种主要管控方式。  相似文献   

13.
林喆 《江西建材》2023,(11):128-129+132
文中以霞浦县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为例,研究了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并提出管理措施,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言欣 《福建建筑》2022,(12):11-15
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时期,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和管理一直面临实践困境。对此,福州市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与管理办法进行了研究,探索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核定规模、确定布局、细化分区”的技术路线,并以“底线优先、尊重现状、优化形态、战略引领、提高效率”为基本原则,划定了全市域城镇开发边界。同时,为加强对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的管理,福州还研究提出了城镇开发边界外“口袋指标、清单准入、程序审批”的管理机制,为市级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与管理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赵民  程遥  潘海霞 《城市规划》2019,43(11):31-36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有一系列制度创新,其中包括市县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及国土用途分类管制制度。本文首先回溯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缘起;然后结合中外实践和实效比较,阐述城镇开发边界制度设计与国情的关系;最后提出,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监督实施的条件下,要明确城镇开发边界的作用,要赋予其综合性内涵,并体现出层级传导等运作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国土空间规划必须兼顾资源的保护、开发与配置,注重基础性、约束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平衡,在协调保护和发展之间保持刚性与弹性的平衡。"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统一划定和管控是国家自然资源部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抓手,开展覆盖全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即"双评价")则是"三条控制线"划定的技术基础。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从学术和实践层面分析现行"双评价"在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语境下面临的约束作用不强、指标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学术界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业已达成新的共识-在新语境下实现从总量调控向空间约束指引转变,更加注重引导形成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协调发展。因此,文章进一步聚焦地域特色的"双评价"概念内涵、指标体系、划定方法和传导机制等关键问题,将深化基础研究、固化技术流程、优化技术方法等作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7.
规划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工作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国家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试点城市探索实践表明,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重点不在于增加一条规划界线,而在于整合和完善现有规划体系;不在于研究如何划定边界,而在于通过划定边界的过程探索如何完善规划管理制度。本文重点研究分析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可推广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涉及城市开发边界的基本定义、划定范围、划定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并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城市开发边界制度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历史与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凯 《城市规划》2007,31(10):9-15
国家层面空间规划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文章通过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历史和现实的回顾,对国家层面空间规划的意义和作用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指出国家空间规划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战略规划,经济体制不是规划的桎梏,国家空间规划的构筑要以城镇发展为核心,建立"三规合一"的新规划体制。  相似文献   

19.
《规划师》2015,(Z2)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既是在新形势下我国提出的新要求,又是大多数城市向内涵式空间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分析城市开发边界与现行法定空间规划的关系,指出基于"两规合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是整合空间规划管理、从区域管制转向界线管制的重要契机,并初步探讨了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及实施策略,旨在为开展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的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借鉴不同学科体系中对于各自相关边界的概念及研究方法,提出基于集成综合法的国土空间功能区划"红线"研究框架。即在城乡国土空间资源配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边界特征,采用生态网络分析、土地评价与立地分析法、逐层细化法等不同方法对生态安全红线、农业安全红线、城镇空间增长边界、防灾安全红线、地下资源安全红线、基础设施安全红线"新六线"进行科学分析和划界,统筹研究、构建有利于城乡生态系统整体服务功能发挥的空间格局及边界"红线";为国家空间规划研究及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