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慢行所代表的低碳、人文、社会价值使其在学术界和实践中都备受关注。在城市慢行急剧衰落的背景下,城市设计应以此作为未来导向,这既是对城市中占大多数的步行者的尊重,又是建设生态文明与低碳城市的需要。文章通过追溯慢行相关理念的价值取向演变历程,理清机动化时代慢行重新回归的新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的以慢行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以回应我国城市机动化愈演愈烈、慢行网络难成体系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传统交通规划中逐渐暴露出的交通拥堵、出行困难等问题愈发严重,交通机动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膨胀、环境恶化等现象。"绿色交通""低碳交通"等理念提供了新思路~([1]),而慢行交通作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更多关注。通过构建生态导向下的新型慢行空间体系,在交通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寻求一种大众所接受的绿色、低碳和环保的出行方式,可谓是意义深远,也是"新城市主义规划"的转型。本文旨在基于绿色可持续理念,探讨生态导向下的新型慢行系统,为城市中慢行交通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10年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中,主要是以快速化、机动化为导向的高强度道路交通系统建设,这导致对慢行交通的忽视甚至侵犯。发展城市慢行交通是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针对慢行交通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分析日常生活中慢行交通的种类以及类型,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总结出城市慢行交通的特性,并应用到城市当中。  相似文献   

4.
机动化的迅猛发展,高速的城市建设导致我国城市空间缺失、环境日益恶化,城市交通问题越发严重。建立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营造特色的慢行空间,需要摆脱以往的惯性思维,解决城市慢行空间问题,建立慢行出行机遇,引导城市居民选择步行、自行车、公交出行的绿色出行方式,进一步提升城市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4,(5)
中国城市中居民最普遍的出行方式是以自行车和步行构成的慢行交通。当前,城市机动化飞速发展,出行环境越来越恶劣,悸动交通不断侵犯着城市慢性者的出行权。深入研究城市慢行交通的规划理论以及方法是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必然过程。本文分析了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目标,对慢行交通换乘方式和慢行交通行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不断来完善城市慢行交通规则。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慢行所倡导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应当成为城市设计未来的导向,以回应我国“车本”的城市发展趋势和慢行主导的出行模式的现实。本文尝试对慢行网络导向的城市设计方法进行初步构建,并对达州市莲花湖片区城市设计实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一直以来对慢行交通运营环境和慢行空间的忽视,绿色、健康、优美的生态廊道不仅是城市特色、城市文化、自然山水的承担者,也是城市慢行交通的承载者,与慢行交通的有机结合,将城市慢行交通纳入城市生态廊道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琬乔  张译文 《四川建材》2016,(4):166-167,169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缓解机动车为主导的城市出行压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已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及慢行出行系统,但对于大部分已经以机动车为主导但公共交通发展尚为欠缺的中小型城市来说,慢行出行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以慢行出行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或多交通模式出行为导向的慢行系统设计成为"路权归还行人"的主要方式。由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构成的慢行网络是依托机动交通路网而形成的街道网络,而山地城市的城市形态及街道网络结合地形地势等环境特点发展,因此其慢行网络也具有三维特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选取酉阳县总体城市设计实践中以慢行为导向的街道网络形态研究,并基于该研究对酉阳县慢行系统设计的实践进行实验性探索。本文以空间句法及GIS平台分析为主要量化研究工具,分析研究范围内以慢行为导向的街道网络现存问题,并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及具体控制措施,从而指导相应慢行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9.
慢行交通系统在我国中小城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由于机动化交通的发展对慢行交通造成了一定影响,笔者以浙江嘉兴市为例,研究了中小城市的交通特点,论述了慢行交通在中小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现状慢行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建立慢行交通和公交一体化系统、改善慢行设施的质量、加强慢行交通的管理、协调好城市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对未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良好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动化交通与慢行交通两种不同的交通对象,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道路交通设计。机动化交通体现在道路标志系统、标线系统、信号系统等方面,慢行交通体现在一体化交通、过街系统、街具设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动化交通与慢行交通两种不同的交通对象,进行了"以人为本"的道路交通设计。机动化交通体现在道路标志系统、标线系统、信号系统等方面,慢行交通体现在一体化交通、过街系统、街具设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交通机动化水平迅速提升,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已蔓延至中小城市,而慢行交通由于其具有便捷、环保的特点逐渐回归到人们的视野。近年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正在由传统工业向旅游商贸转型,对于慢行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其慢行系统建设存在诸多普遍问题,主要包括分级体系错位分配、功能结构简单均质、空间总量稀疏不足三个方面。在借鉴发达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分别从层级划分、分区规划、总量控制三个方面对大武口区慢行系统提出规划策略,以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慢行环境。  相似文献   

13.
“低碳城市”是一个公众热议的话题,更是一项规划界急待推进与落实的工作.本文以低碳城市为核心理念,在对紧凑城市、新城市主义及绿道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小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初步的规划探索.提出了紧凑型空间规划和绿色环境规划的理念,并通过步行导向(POD)、混合开发(MIX)、生态导向(EOD)、慢行空间的规划对策作进一步落实,以期为小城市的控规编制提供些许低碳城市角度的思路参鉴.  相似文献   

14.
毛荣昌  杨尔怡  肖飞  张政 《规划师》2012,28(11):54-58
发展慢行交通可为城市提供低碳环保的通勤方式,对打造环境优美的绿色交通网络有重要作用。无锡新区商贸区慢行交通规划在研究其慢行交通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导向,以及"分区引导、用地衔接、方式协同、品质提升、路径优化、指标控制"六个方面的慢行规划指引,对促进无锡新区商贸区的慢行交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沛 《城市建筑》2014,(9):43-43
本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传统城市设计向低碳城市设计转型的必要性。结合笔者的思考,从土地的使用方式、慢行系统和开敞空间的构建等方面,探讨了基于城市型TOD模式的低碳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16.
慢行交通(Non—motorized)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慢行交通系统在完善与提升城市空间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及低碳环保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方兴未艾。发展定位不够明确,慢行环境日益恶劣,亟须开展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相关的研究。论文基于慢行交通中的景观硬质地面的设计方面进行探讨,试比较了不同性质、材料、工程做法的地面铺装的不同,及在慢行交通中的应用对慢行交通通行行为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针对在具体设计中的形式、尺度、色彩、舒适度、艺术性、结构做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陈珑云 《福建建材》2022,(8):26-30+60
厦门空中自行车专用道改造项目是基于公共空间视角,有意识地重塑慢行空间。通过改造契机,增设配套服务设施,同时促进沿线公共空间品质提升。项目运用全面开放共享理念,以慢行主线串联片区公园、商业、居住区、办公及交通枢纽站点,将慢行空间休闲与通勤功能复合,引导转变城市交通低碳出行,有效拓展全民健身新空间;以成网便捷的舒适慢行空间,邀请人们在城市空间内骑行、步行或驻足交往,增加公共空间的利用率,活化城市公共空间,为城市慢行系统设计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大。道路路权和资源正在向机动化交通方向倾斜,对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和建设的重视不足,不断挤压慢行系统的交通空间,相应设施的服务水平也不断下降。合理地规划慢行交通对于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交通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慢行系统成为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9.
机动化时代,桥梁及两岸慢行驻留空间的体系建构十分必要,它是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通过调研和分析上海市苏州河河口地区的交通量、驻留活动和步行过河路径,发现存在着跨河慢行驻留空间的顺畅性与吸引力不足、沿河慢行驻留空间的连续性与延伸性不佳、桥梁慢行驻留空间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不高等问题。因此,从建构连续的跨河慢行网络,建立“以河为中心”的两岸驻留空间体系,以及建设具有慢行驻留功能的桥梁等3个方面提出桥梁及两岸城市慢行驻留空间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杨春侠 《规划师》2013,29(5):107-111
1引言城市桥梁慢行驻留空间是指除了满足机动车快速通过之外,可供行人和自行车慢速通行,或者配置了休息、观景、购物及餐饮等功能,供人们短时间或长时间驻留的桥梁空间。城市桥梁慢行驻留空间在机动化时代的现代社会趋于衰落。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