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Planning》2013,(16):346-347
本文在"冰川成本模型"理论基础上,利用厦漳泉城市商品相对价格方差的时序变化趋势,考查闽南金三角市场整合程度,以此反应厦漳泉同城化进程。实证结果表明:厦漳泉地区间市场整合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意味着闽南金三角一体化逐渐深入,但是厦门、漳州市场分割仍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转型时期,同时,世界经济全球化也在进一步加快。因此,城市群的快速扩张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厦漳泉作为海西经济区的中心都市区,是未来带动海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厦漳泉大都市区为例,运用arcGIS的NetworkAnalyst模块,对厦漳泉大都市区进行评价分析,重点对城市交通可达性、产业差异化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为厦漳泉大都市区协同发展进行有效的预测与指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4):235-236
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情况,本文以综合比较优势未指标,对厦漳泉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腾 《福建建筑》2014,(4):4-7,77
同城化的产生基于城市间越来越紧密的经济联系,同城化既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城市间利益博弈的结果。本文以厦漳泉同城化为例,试图跳出传统的"自上而下"规划引导思路,转从泉州自身角度出发,探索同城化过程中"自下而上"主动迎合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寻求泉州作为城市个体的利益诉求"最大程度表达"与厦漳泉整体利益"最优发挥"相互间的一种平衡,以实证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同城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厦漳泉都市圈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欣  尹秋怡  王慧  李永玲 《规划师》2013,(12):34-40
近年来,区域协调与合作不断涌现,都市圈已成为新时期城市竞争的焦点。协同学的创立与发展为区域一体化进一步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研究就协同学在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的应用模式与方法展开讨论,以厦漳泉都市圈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序参量等关键指标进行筛选,并对不同县市进行等级划分,最终利用协同学的原理为厦漳泉都市圈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建厦、漳、泉组合城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厦漳泉组合城市的构想、厦漳泉组合城市的产业空间布局及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凯峰 《城乡建设》2011,(10):36-39
近日,福建省政府相关部门发布信息:“计划率先启动建设泉州、厦门、漳州等城镇密集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项目”。这实际上是建设“厦漳泉大都市区”计划的启动项目,也是厦门、漳州、泉州“同城化”建设计划的一个先期工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采用因子分析和降维思想,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规模要素、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等三个方面,对厦、漳、泉三个城市进行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合理确定厦漳泉都市区中心城市,同时对联盟中心机构在城市内部的选址给出合理建议.分析表明,厦门在要素规模指数、产业发展指数和城市功能指数均居于首位,且领先优势较大,起核心带动作用.建议厦漳泉"城市联盟级"中心选址在厦门市翔安区,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两岸合作发展,以成为厦漳泉城市联盟真正打破行政壁垒、协同发展和两岸深度交流的重要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9.
林明山 《福建建材》2020,(1):41-42,118
结合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项目背景概况,通过同城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案研究的必要性、建设方案研究等诸多方面分析研究,以期通过R1线建设,构建厦门效率型城市,加快同城化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同城化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借鉴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对厦漳泉地区的规划目标评价,从企业联系视角对厦漳泉地区的空间组织结构特征展开研究。发现厦门在全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强于泉州和漳州,泉州则强于漳州;厦门受省外城市的辐射较大,经济外向性更为突出。在省内的经济联系中,厦门的经济地位高于泉州和漳州;厦漳之间的经济联系强于厦泉和漳泉。厦漳泉地区城市网络结构呈现出网络化和放射形的双重特征;城市网络发育仍受行政区划影响,表现为行政区内部联系较强,跨行政区联系较弱。厦漳泉地区空间发展的关键是要尊重自然本底条件和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组织;规划战略目标是要建构多核心、多节点、网络化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日趋广泛地应用于规划领域的背景下,依靠直觉和经验的传统规划方法不再是与人群需求紧密相关的公园绿地规划的最佳方法。为将人群需求纳入考量,创新性地选择POI这一易获取并覆盖广泛的数据类型,对城市中人群的分布与活动强度进行量化分析,据此创建新的评价指标——服务压力,用以评价公园的服务能力、不同城市空间中人群对公园绿地的需求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市为例,例证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经GIS数据处理与直观图示,有效反映了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情况,以期为进一步优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如何协调区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分析了福建省厦泉漳地区发展中存在的冲突问题基础上,运用非零和博弈理论原理,提出了组建厦泉漳城市联盟的概念模式,并进一步从协调政策、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以及旅游等方面探讨了厦泉漳城市联盟运作的战略构思,最后阐述了城市联盟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8)
2013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被提出,为农业集约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发展思路,推动了我国农村家庭农业经营模式改革的进程,文章针对文件发布后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地区新建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进行调查分析,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劳动力、资金等,探讨新型自助农场(即家庭农场)的经营发展模式:集生态农场、开心农场、旅游休憩农场优势为一体,使其具有品牌化、规模化、现代化,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打造"城市的后花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完善社会管理、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就业以及城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武汉市地铁站点为例,提出了基于POI大数据的地铁站点土地价值绩效性评估方法。首先利用网络大数据采集技术,采集各大城市POI及相关数据。数据包括交通可达性数据、公共服务设施数据、住房价值数据、人口分布数据等,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结合ArcGIS的空间统计分析工具对地铁站点的周边设施进行相关分析,对各类指标进行量化统计和归一化处理,从而对现状的地铁站点土地价值进行评估,对在建的地铁站点设施分布提供相关建议,为后续的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城市开发建设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初,城市的扩张带动了新城的快速发展,被吸引走了大量原有老城区的资源,新的富有活力的街区难以出现。基于赣州市的情况,对河套老城区内部街区进行了分级,通过全局整合度、容积率、交通可达性、功能丰富度的指标对不同的街区进行活力等级划分;通过不同功能POI的分析,探究城区功能分布特征,发现河套老城区的街区存在活力与交通通行能力不匹配的特征,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街区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结合城市现有POI要素,利用GIS核密度估计法、标注差椭圆、最近邻分析及热点分析等,将城市空间要素聚集分布情况与现行总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整体呈现出团块型聚集发展模式,POI分布密度由核心城区依次向外递减.五大不同要素类型中,休闲娱乐类呈现出一聚集核心,多中心离散的放射型分布模式.生活居住、生活服务与公共服...  相似文献   

17.
POI数据提供的大量位置、属性信息为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本文以所采集的武汉市POI数据为基础,运用Gi*热点探测和核密度分析方法对武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识别,并识别出了武汉市城市中心的位置,分析了武汉市包括企业生产、日常生活和非营利性公益在内的各个职能的功能性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数据,POI数据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运用到社会各方面的研究中,城市空间优化研究尤为突出。本文对POI数据的定义、分类及要素特征进行了阐释,并对其在城市空间优化中的响应特征、研究方法、典型应用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望为城市空间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作为城市地学研究新的数据源,促进了城市研究方法与视角的革新。研究通过采集兰州市医疗保健设施、体育休闲设施、科教文化设施,共计3大类27小类公共服务设施10736个兴趣点,利用ArcGIS中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聚类异常值、标准差椭圆等空间统计方法分析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征及其关联性。结果表明:(1)兰州市市域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呈明显的单中心布局,城关区、安宁区连片布局,且在布局均衡性上科教文化设施>医疗保健设施>体育休闲设施;(2)兰州市3大类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空间关联性基本一致,且整体上布局越集中关联性越强;(3)兰州市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呈现出显著的西北—东南走向,其中医疗保健设施布局的方向性最强且最为分散,科教文化设施布局的向心性更强。  相似文献   

20.
电子地图兴趣点(POI)是目前大数据形式中一种简单而又极具代表的空间点状数据,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益阳市部分POI数据,利用Arc GIS中的空间分析方法,探讨研究区内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及行政管理等7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情况,再结合CRITIC法对全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情况进行评估,以期为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研究区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南北差异明显,北部多而密集,南部少而分散,各类设施整体上以单核模式或"主核+次核"的多核模式存在;第二,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在方位上基本一致,与主要交通要道的走向密切相关,但在配置的规模上存在明显差异;第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之间,教育设施与金融邮电的相关性最高,而居民住宅与商业服务的相关性最低,居民职住分离情况明显;第四,在整体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市政公用设施所占权重最大,商业服务设施所占权重最小,全区整体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很不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