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纺织导报》2020,(3):15-17,40
加捻是制备短纤纱、股线及绳索的必备工序。加捻对纱线有两方面作用,一是通过加捻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从而赋予纱线足够的强度。二是加捻增加了纤维间的螺旋角并使纤维集聚在一起,从而增加纱线的强度。采用意大利Savio公司的Sirius倍捻机制备不同捻向的双股线试样。尝试验证不仅捻度对纱线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而且纱线捻向也有很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捻向与单纱捻向相同的双股线(单向捻合双股线)具有更好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摩擦因数与耐磨性。研究还给出了捻向对双股线及由双股线制成的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探讨正反捻双股线结构及拉伸性能。分别使用棉纱和涤纶长丝制成正反捻双股线并对其进行加捻、结构扫描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捻度的增加,纱线中的一股因同向加捻而收缩成为芯纱(丝),另一股因退捻而伸长成为包缠纱(丝),其捻缩率主要取决于芯纱(丝)的捻缩率,包缠纱(丝)对芯纱(丝)的包缠角取决于两根纱(丝)的捻缩率差异;正反捻双股线的强力低于同号的普通双股线,存在两个临界捻系数峰值;其拉伸断裂曲线在捻系数较小时会出现双峰现象,当捻系数足够大时,则呈现单峰状态。认为该研究结论可为花式纱线和复合纱线的生产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实践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捻丝是织物设计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丝线加捻后的变化,能使织物外观与内在质量均得到较大的改善。丝线加捻一般分为“S”向与“Z”向两种,同时按单位长度丝线上的捻回数的多少又分为强捻、中捻、弱捻,此外,丝线可一次性加捻,也可多次加捻,既有普通捻丝又有花式捻丝。加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l)增加丝线的强度和耐磨性,减少织造时与机械摩擦产生断裂,短纤维丝线加捻,可使纤维束紧密扭抱,并将纤维尾端残留茸毛夹实,以利织造;(2)利用加捻丝线产生的回缩力,使织物表面经缩,增加签效应和弹性以及织物的悬垂性;(3)加捻丝…  相似文献   

4.
捻度和线密度是决定纱线强度的关键参数,也是影响织物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优化纱线的力学性能,探究捻度对涤纶单纱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纱线加捻机对涤纶单根纤维和涤纶单纱进行加捻,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和电子万能拉力机分别表征涤纶单根纤维和单纱的拉伸力学性能,研究捻度与不同线密度涤纶单纱拉伸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涤纶单根纤维和单纱加捻后,他们的断裂强度均存在临界捻度,涤纶单纱断裂强力随捻度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小;涤纶单纱的断裂伸长率与捻度成正相关,为加捻纱线在厚重织物等复合材料的使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的力学性能,以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纱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捻度对纱线拉伸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捻后PI纳米纤维纱线的长度缩短,实际线密度和实际捻度增大,故在加捻时需考虑捻缩率因素;在合理范围内加捻能提高PI纳米纤维纱线的拉伸断裂强度,但过高的预加捻度反而会劣化其拉伸断裂强度;随着预...  相似文献   

6.
纱线由于线性密度和体积重量的不同,其加捻程度是由捻回角来表示的。通常测定捻度是在试验仪器上用解捻方法测得,但解捻对非环锭纺纱却十分困难。苏联中央韧皮纤维科学研究院研制出一种测定纱线表面层纤维捻回角的方法。捻回角不仅能表示纱线的加捻程度,同时能据以分析纱线的结构和组分,而最主要的是适用于对非环锭纱线捻度的分析,这样就  相似文献   

7.
羊绒及混纺纱线拉伸力学性能与捻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单纱捻度一定,反向合股加捻的条件下,研究测试了纯羊绒,毛/绒,棉/绒混纺纱股线捻度与成纱拉伸性能的关系。指出不同原料成分,不同单纱捻度的纱线,股线捻度不宜按同一捻比选择使用,并且结合断裂强力,断裂伸工率与捻度的关系,适当减小单纱捻度,提高股线捻度,可改善纯纺及混纺纱线的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8.
自捻纱线由于加捻方法、加捻机构以及加捻原理和传统的环锭纺纱有本质的区别,因此有对自捻纱线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必要.本文从自捻纱及自捻股线的结构、追加捻度、捻度的合理配置等方面,对捻度分布、“相位差”、“对偶”过程以及自捻股线的强力、布面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载体纺同向加捻三股线加捻工艺与产品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股同向加捻股线捻幅分布的分析,提出了同向加捻三股线捻比值的选择要求,并对1.94 tex×3纯棉超细紧密纱线进行了加捻工艺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强捻单纱同向加捻三股线捻比值为0.5~0.8时,股线强力较高;当股线捻度大于临界捻度约20%时,退维后的纯棉股线可获得较大的强力.优选出的载体纺1.94 tex×3纯棉股线的加捻工艺为:单纱捻度223捻/10cm,股线捻度89.4捻/10cm.  相似文献   

10.
为综合反映单纱结构参数对股线性能的影响,采用传统环锭纺纱方式,以粘胶纤维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线密度、不同捻度的单纱反向加捻为双股线时,捻系数比对股线强伸性、毛羽、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向加捻的双股纱线存在2个临界捻系数比,分别位于捻系数比为0.7和1.5左右,在这2个捻系数比处股线可获得较高的强力;当捻系数比大于1时,可显著减少股线表面的有害毛羽数;当捻系数比在0~2之间时,捻系数比越大,股线耐磨性越好;综合对比得到捻系数比为1.5时可保证股线综合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丝织物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品种规格的要求,许多品种都要经过并丝工序.尤其近两年来,许多品种的纬丝只经过并丝获得少量捻度,因此并丝工序捻度不匀对绸面质量影响很大,下面就此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要知道捻度与什么有关,是如何形成的. 在并丝机上给丝线加捻,捻度是由于输丝导轮的输丝及锭子带动钢针转动形成的. 捻度是单位长度丝线内所具有的捻回数.  相似文献   

12.
练军  王兟 《棉纺织技术》2003,31(3):21-24
涤棉复合纱线采用涤轮长丝和棉单纱复合加工而成,是一种生产细号轻薄型面料的优良纱线。复合纱线中各组分性能的差异对复合纱线与织物的性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复合纱线反向加捻的情况下,通过试验分析了复合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单纱捻度、复合纱线捻度之间的关系。复合纱线也存在着临界捻系数,复合纱线断裂伸长率与复合纱线捻系数呈正线性相关,复合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单纱捻系数呈正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涤纶长丝与涤棉短纤纱并捻复合纱线的力学性能,分析了并捻张力,并捻捻度和复捻捻向对复合纱线强伸性能和外观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并张力配置对复合纱线强力和外观影响较大,复合纱线存在临界捻度,采用同向加捻和适当捻度,复合纱线外观和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叶玲  杜磊  孙洁  邹奉元 《丝绸》2012,(12):15-18
采用具有原捻的镀银长丝单纱进行合股反向加捻,制成不同捻度的股线,并用振荡法对股线进行抑菌率测试。结果表明:镀银长丝纱杀菌速率快,能在30 min内使菌液的活菌浓度降低一个数量级,抑菌率达到70%以上,60 min内杀灭99%以上的细菌;加捻会改变镀银长丝纱的松散程度,从而影响Ag+的释放速率,并最终影响纱线的抑菌速率。在接触30 min时抑菌率与捻度比的关系符合BiDoseResp函数;当合股反向加捻的捻度与原捻的比值为0.5~1时,纱线的抑菌速率最快;捻比大于1.25以后,抑菌速率较慢,且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纱线捻度的大小,影响纱线生产效率、纱线强力、纱线伸长及纺织品的弹性、手感、风格等,各种捻度测试方法具有不同的测量不确定度。退捻加捻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它受预加张力影响很大,其本身又不能确定准确的预加张力。本文就捻度测试的基准的直接计数法与最常用的退捻加捻法,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如何既能充分发挥退捻加捻法简洁、快速的特点,同时保证捻度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小捻度测量不确定度等。  相似文献   

16.
假捻对低捻环锭纱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低捻纱强度低,影响其应用的问题,在环锭细纱机前罗拉和导纱钩之间安装1个专门设计的假捻装置,增加纺纱三角区内纤维的转移和纱线纤维间的抱合力,使纱线在具有较低捻度的同时拥有较高的强度。检测纱线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对比改良纱、普通捻度环锭纱和低捻度环锭纱的截面内纤维分布规律、纱线内的纤维轨迹以及纱线的表面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低捻度环锭纱与普通环锭纱具有不同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涤/棉混纺股线拉伸力学性能与捻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13.1tex设计捻度为85.6捻/10cm的涤/棉(65/35)混纺环锭纱,手退捻、加捻的方法,获得了5种不同捻度的单纱。对同一捻度的单纱合股后反向加捻成不同捻度的合股线,测量了合股线的断裂强力、伸长、补始模量后,发现同一单纱捻度的涤/棉股线,随着合股捻度的增加,其断裂比强度出现四个极大值,且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徐海燕 《纺织学报》2013,34(11):44-0
为了改善高性能纱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纱线的可编织性,对平行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束进行加捻,分别是100捻/10cm,125捻/10cm,150捻/10cm。分析了无捻、加捻后的纱线因其集束性的影响在袜机上编织纬平针织物的外观,无捻、加捻后纱线的弯曲刚度,以及加捻后的纱线和织物中纤维的损伤程度,探讨加捻对可编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捻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可编织性有较大的影响,加捻可以提高其集束性,降低弯曲刚度,但是对单纤维的损伤有所增加,因此选择适当的捻度可以使得超高分子量纱线的可编织性最佳。  相似文献   

19.
基于柔丝蛋白纤维、翡翠蛋白纤维与甲壳素纤维的基本性能介绍,选择柔丝、甲壳素、长绒棉混纺纱(30∶40∶30),翡翠、长绒棉混纺纱(30∶70)单股与双股两种,测试并分析各纱线性能及其可编织性,包括拉伸断裂性能、捻度、条干均匀度、毛羽等。结果表明:3种混纺纱线中,翡翠、长绒棉(股纱)纱线强度最大;翡翠、长绒棉(单纱)纱线加捻程度最高;柔丝、甲壳素、长绒棉混纺纱毛羽最多,条干均匀度最好。经测试,3种纱线各项性能均符合针织编织需求,为针织用纱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探讨图像法用于测试纱线捻度的效果。分析了退捻加捻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通过显微镜测量纱线直径及表面捻回角进而计算纱线捻度的图像测试法,并对20种不同规格纱线进行了图像测试法与解捻法及退捻加捻法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图像法测试纱线捻度是可行的,其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同时也解决了不能在捻度机上测试的较小试样的捻度测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