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为关于社区环境规划可以呈现出地方生活行为之研究。主要探讨社区在进行环境改善过程中,生活行为对于社区环境的意义及生活行为是如何透过社区环境改造被呈现出来,同时社区利用闲置空间所创造出来的生活行为意义为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与参与式观察法为主;并透过苗栗县社区规划师之社区环境营造的目标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得益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环境改造的相关计划持续推动,在长期的经营及鼓励陪伴下,居民区对于生活环境改造也有自己的想法,在这方面的经营已获得部分成就,但就社区环境改造而言,地方生活行为的呈现一直无法形成具体操作模式作为参考。本研究希望透过社区环境营造操作模式,可以协助社区生活行为具体呈现在社区环境营造过程中。同时确认生活行为是一种在特定的场所、时间由个人或群体,结合生活脉络所形成的特色空间。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活的建构根植于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我国小城镇当前正在发生巨变,但是仍大部分保留了曾经的文化生活方式,当作为日常生活的民俗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空间中得到体现的时候,未来旅游小镇的规划和发展也将在文化生活的构建下得到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各类小城镇依托历史文化特色和风景名胜资源建构旅游服务城镇成为主流现象,它具有促进地方文化生活与特色资源,发展特有的休闲、旅游、观光度假、文化传播等功能,对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高当地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具有积极意义,也将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承德御道口旅游城镇规划设计的实践,目的在于探索基于文化生活建构的旅游小镇规划方法与路径,为今后我国同类型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发展和新人居环境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与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德塞图(Michel DeCerteau)所描述的日常生活战术实践思维相得益彰。战术实践通过形成大众日常生活文化,来应对现代城市文化带来的冲击。战术实践策略的出现是对战略空间"反规训"式的反驳,是"自下而上"生活实践与"自上而下"规划空间的博弈。本文通过对战术空间实践的分析,得出日常战术的作用空间应以社区为基础,以住民和家庭为战术实践主体,在多部门和组织之间相互动态干预式的协作下,形成基于日常生活的城市空间更新策略,以促进城市精细化更新和权力保障。其中,以地方居民为主的地方社区与外来移民为主的乡缘社区的战术实践由于群体的社会地位、保障条件等属性的不同,所产生的战术实践方式也是不同的。地方社区战术策略更加注重对社区空间品质的提升和社区微空间的创造;乡缘社区战术更加强调城市边缘群体社会保障权的获得和社会地位的被认同。同时,基于对日常生活中居民战术空间实践案例的挖掘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战术实践对于社会生存保障和城市归属感建立的重要作用,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城市更新中人本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城市已开始进入了后工业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西方城市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日常城市体系下的空间社会文化转向",以社区为单位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呈现出典型的阶层化特征,代表了后现代西方城市社会阶层的生活行为规律,建构了(日常生活)城市体系下城市居民生活场所(或社区资源)的时空对应模式。探讨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是当代城市问题和空间规划研究的重要方面。研究认为,城市发展阶段的不同必将对应不同的社会阶层化空间特征;通过解构日常城市体系下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研究社区阶层耦合资源结构(社会公正)配置规划和控制。从而为当代中国城市社区规划提供崭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山地城市社区特有的复杂多维的空间形态与生活于其中的人共同滋生出丰富的社会文化形态,二者密不可分。通过厘清山地城市社区中的空间文化要素、文化单元乃至整体文化结构价值,因地制宜地进行社区微更新,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日常空间文化品质。运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论,以重庆市渝中区张家花园社区为实证研究对象,梳理山地城市社区中的空间文化要素(山地城市社区地形条件与现存人工空间文化要素)、文化单元(及隐含的人物与历史事件)及其呈现的空间文化结构。通过对社区内历史与当代空间文化单元的文化价值适度计量研究,解析和评价社区空间文化结构,并从节点、路径和区域3个层次提出山地城市社区的微更新策略,透过特征曲线的图示方式对社区空间文化品质提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社区的角度出发,通过相关研究以了解历史街区复兴的概念与元素,分析历史街区中公共空间的特性,建构出历史街区复兴的原则性架构。另一方面,探讨长沙地区的社会文化特质、保存制度与现况,藉此检视长沙当前的社区文化与都市空间之联系,并就社区经营公共空间之困难提出省思。对于历史街区的复兴,本文认为应该涵盖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空间形态、与街区经营等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社区体系规划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人本主义城市空间发展观及价值取向分析为基础,提出冲破现代主义城市功能分区藩篱、关注社会公平下,空间公正为方向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指出其理念核心为人本生活场所体系及城市社区体系公正结构的建构与重构,并进一步推演出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的基本原理为:1)城市社会(居住)阶层化构成原理(城市公正规划);2)城市社区体系分异可获性原理(区域响应规划);3)社区空间质量构成原理(空间共享规划);4)文化生态景观情境认知原理(区位文化尊严规划)。  相似文献   

8.
王艳 《城乡建设》2003,(8):56-57
一、社区文化的涵义 我国对于社区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是,由于理论界对社区文化的研究角度不同,故而对社区文化的含义也有不同的界定,目前仍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也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指的是特定社会区域当中人们各方面的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既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等。 对社区文化的认识,学术界的很多…  相似文献   

9.
揭示工业遗产的多重价值、介绍社区营造参与活化的方式及成果,为工业遗产活化思路提供借鉴。以台湾高雄桥仔头糖厂作为案例,分析其内在价值、空间再利用方式及地方组织参与营运模式,进而总结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活化策略:建构地方价值认同,灵活置换闲置空间,鼓励民间参与公共建设,并指出社区营造中建筑师的专业职责和桥梁作用,反思社区营造过程的局限性。社区营造介入工业遗产活化的根本前提是建立起地方认同。政府、 企业、民间及专家共同努力进行可持续的开发经营,将有助于推动工业遗产实体的保存与精神价值的传递。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既是历史脉络和地方文化的载体,亦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空间。认知传统村落时,从集群视角切入,探讨各村落单元之间的关联,平衡区域文化要素和具体生活现象之间的关系,是衔接过去与当下的重要途径。研究样本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其所处"河汾地区"的"大传统"指向性不足,而基于村落自身所梳理出的"小传统"更能够代表其沿革历程和发展方向。根据村落群形成演化的环境、经济、宗教、组织等影响要素,归纳文化形态的外向和内向特征。外向特征体现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运转,内向特征包括民众在区域内部形成的共同空间意象、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文教活动的展开形式。外向特征与内向特征共同附着于村落群的文化形态,形成了云丘山地区特有的文化属性,为村落的传统延续和日常生活运转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要建立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社区,应借由区域内的共同讨论、知识建构、参与式社会实践等方式,逐步建立居民社会关系网络,促成社会资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社区规划师概念为核心,借由参与式规划,促使社区在反复的协商与实践过程中,共同建构一个符合地方特性及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居住生态,并使其成为韧性城市的基础。应用镶嵌理论、参与式规划、契约学习等理论范式,以行动研究为方法,旨在观察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关键实践方式与过程,探讨如何使社区在动态社会系统中,能将社会资本的建构与空间生产紧密结合,实现社区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进而建立环境与人的共生关系并重构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历史国际社区的鼓浪屿,在空间改造层面存在很大难度。同时作为景区的鼓浪屿,受景区商业、游客等因素影响,社区空间逐渐被剥离,社区文化也逐渐凋敝。本文旨在保护的前提下改造社区街巷,将居民生活行为分类,通过"移动功能盒"的设置,最大化满足居民日常生活行为空间,复兴鼓浪屿的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四川北路为例,文章描述了购物中心出现后四川北路及周边地区社会网络在社区与街道之间,社区内部以及社区与社区之间三个层面的转变,提出购物中心作为一种全球化力量在四川北路运作的商业形式,逐步瓦解了原有地方社会网络所依赖的社会构成、空间模式以及公共文化,并按照获取更多利润的原则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网络.这种重构导致了以地方为基础的社会和文化与功能性空间的脱离,并引发地方社区的自发反抗.而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城市规划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外地方理论应用旅游意象研究的空间解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是一个充满经济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承载的地点也称为场所,地点理论从人的认知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旅游地是一个具有多重行为意义的空间,旅游的地方特性彰显出旅游地的地方感,人对地点特性感知基础上,建构出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差异.本文回顾分析国外地方理论研究进展,从地方依附感的旅游学认知架构与旅游形象建构角度,探讨游客地方依附感的形成与感知意象差异,最后从旅游规划与管理角度,提出地方理论应用旅游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乡村空间的清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空间生活对地方文化的守护和归属,其生活的形式由基本事实所塑造,其生存空间与自然物候条件和具体场地清澈而明晰的构造,是乡村建筑活动的本质性的空间义理,也是一种健康的生存文化能够得以建立的真实基础。乡村的自发营造是新的本土建筑文化的真正生发之地。  相似文献   

16.
风险扰动背景下,韧性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从日常生活视角着手,提出社区生活韧性的概念,强调面对多种扰动时,社区维持或快速恢复居民对各类日常生活服务可获取水平的重要意义。社区生活韧性应以社区居民作为韧性主体,在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亦要分层次、分阶段地满足其经受扰动过程中的各级日常生活需求。通过分析扰动对社区日常生活的影响机制,指出保持社区中服务供应设施提供的服务可用性和连接系统所决定的服务可达性是提升社区生活韧性的关键。最后,在充分梳理社区生活韧性核心要素与外部空间的交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社区规划3个层面的规划响应策略,以期为我国推进以人为本的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建筑》2019,(Z1)
文章从分析"人与人"的社会行为出发,进而讨论"人与空间"之间相辅相成的需求关系,并结合空间塑造对人的社会行为影响,探析居民的生活方式对空间的诉求。新加坡"达士岭"组屋为高密度集群社区空间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达士岭居民生活与其社区空间关系的研究,总结出达士岭组屋模式的成功之处,以期为当下中国高密度社区生活空间的塑造以及品质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中心场所,能有效增进居民的社会交往。文章基于建成环境的主动式干预思路,梳理了社区公共空间增进居民交往的理论逻辑,尝试建立增进居民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环境研究框架,并提出研究重点:(1)探索居民交往行为规律及社区公共空间特征;(2)识别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导控要素;(3)研判适宜交往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特征;(4)构建促进人群交往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增进居民社会交往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理论逻辑与实施框架可为建设社区健康支持性环境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征评价与空间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面临全新快速发展的全球化环境,而且身处地方社会独具的重叠和收缩的现代化进程之中。步入新世纪,文化创意产业区空间实践发展迅猛,但存在产品定位趋同与同质化建设、资源分散等问题。为探索城镇地域涌现的文化创意产业区空间可持续发展路径,文章以外部全球化与内部地方性发展水平为双重线索,对长三角地区典型个案的发展特征进行评价,通过解析制度要素演进机理进而揭示地域空间发展格局。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增长需要内外要素间的互动,增长曲线的峰值决定了一个最优的"地方-全球化"要素配比。保持地域禀赋的要素配置格局相对于全球化范式的弹性适应能力是政策创新与建构地方制度整合机制的关键。地方性要素作用途径分异致使多样化空间载体涌现,因而需要地方政策采取不同策略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20.
具有活力的社区公共生活是形成弹性社区文化和市民社会的基础,而老旧社区却普遍存在公共空间失活的问题。本文通过"厚数据+大数据"方法,对典型老旧社区——鸭子桥社区的公共空间进行诊断分析,探索了精细尺度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评估方法,验证了"厚数据+大数据"介入社区公共生活评估与策划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并基于鸭子桥社区提出了老旧社区参数化公共空间管理和公共生活运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