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 over)方法是一种简单而且有效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工具,本文采用Pushover方法对不同框架柱截面尺寸的框架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从中总结了框架柱截面尺寸对框架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影响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力弹塑性方法对云南某工程购物中心南区(钢框架结构体系)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该结构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的限值;钢框架结构的塑性铰主要出现在梁端;绝大部分钢框架柱处于弹性,只有极少数钢框架柱出现了塑性铰,通过调整设计使得全部框架柱都不出现塑性铰。该工程的设计达到了预定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3.
张亢 《山西建筑》2012,(22):65-67
简述了Push-over方法的基本原理,并运用ETABS对柱截面积相同、柱形(H形柱,异形柱)不同的支撑—钢框架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发现了支撑—异形柱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优于纯钢框架结构,支撑—异形柱钢框架较支撑—H形柱钢框架弱侧抗侧能力更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隅撑支撑钢框架结构拟静力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隅撑支撑钢框架结构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1],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进而对隅撑支撑钢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2],运用Ansys软件以及PKPM软件的辅助来确定本次试验的加载方案,Pul-200型液压伺服作动器以及DH3820应变测试分析系统进行加载和数据的采集,通过数据来绘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曲线等衡量耗能能力的图形,最后加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钢管混凝土模型框架进行了Push-Over方法的弹塑性分析,得到了钢管混凝土模型框架塑性铰的开展顺序和杆件破坏情况,经与模型试验所得结果相比较,其结果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6.
框架支撑体系作为多高层结构的一种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中心支撑框架由于刚度较大,具有两道抗震设防,适应于抗震设防较高的地区。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6层框架进行动力分析,比较三种中心支撑框架和纯框架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刚度比的屈曲约束支撑框架体系设计方法,设计了两种不同支撑布置方案框架体系与空框架对比,应用有限元软件SAP 2000对各体系进行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研究其在8度罕遇地震下的塑性铰分布、层间位移角、连接滞回耗能以及框架柱轴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各体系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弹塑性位移角限值1/50。屈曲约束支撑能抑制体系的塑性铰发展,且布置数量越多效果越明显,但并未改变体系的薄弱层分布;同时,连接滞回耗能占比不低于20%,体现出屈曲约束支撑良好的耗能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错列布置方式的屈曲约束支撑框架体系,能改善底层柱轴力集中现象,支撑用量减少了16.7%,且其抗震能力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某不规则钢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采用局部增设钢支撑对其进行抗震加固。利用SAP2000软件建立空间模型,对该钢框架结构房屋按现状及抗震加固后两种工况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探究其在不同水平力加载方式下的抗震能力,研究结构的塑性铰的发展和分布等。分析研究表明,结构加固方案是有效的,为类似工程的抗震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错列桁架结构体系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程序SAP2 0 0 0 ,对错列桁架体系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 ,并对该体系的抗震性能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陈敏 《山西建筑》2014,(27):37-38,112
针对规范提出的对应于各地震烈度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系统分析了结构遭遇不同水准烈度时地震动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具体实例,基于静力弹塑性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构造加强措施,以保证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1.
Pushover分析是一种基于位移的弹塑性分析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利用。本文利用OpenSees对多遇、设防、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推覆分析,得到结构的顶点位移和基底剪力、性能点。结果表明:结构基底剪力随着顶点位移的增长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结构的性能点位移随着地震作用的变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通过MIDAS/GE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6层框架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使用两种不同的加载工况来研究结构性能;结果表明,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是目前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猛  陶忠  唐正光 《低温建筑技术》2015,37(2):54-56,62
简单介绍了pushover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分析步骤和防屈曲支撑,并通过MIDAS Gen对实际工程实例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对比含有BRB与不含有BRB的两种框架结构来研究BRB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钢结构》2016,(2)
基于某实际工程案例,建立分别采用普通钢材和高性能钢材情况下的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计算,对其自振周期、侧移、用钢量进行对比分析,对高性能钢材在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体系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建议:在保证侧移要求的情况下高性能钢材应优先用于柱。  相似文献   

15.
铰接中心支撑钢框架体系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结构体系比较和振动台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某大型电厂主厂房选用铰接中心支撑钢框架体系。对深化设计方案进行了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虽结构平面扭转和竖向质量分布均不规则,但考虑到多遇地震下没有构件屈服或失稳,且多遇、罕遇地震下的层间侧移角均满足规范要求,认为结构设计较为合理,可以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同时也再次验证了只要设计合理,铰接中心支撑钢框架体系在8度抗震设防区仍可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高度也可以突破民用建筑12层的限制。最后给出了铰接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节点连接部分抗震设计的一些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了各国规范有关框架-中心支撑结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美国和欧洲现行框架-中心支撑结构设计规范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可见,除JGJ99外,各国规范在进行框架横梁设计时,均考虑了V形和人字形钢支撑受压斜杆整体屈曲后,在横梁跨中产生不平衡竖向力对框架梁的不利影响。为了避免钢支撑破坏后结构倒塌,中国和美国相关规范人为地加强了框架-中心支撑体系中框架抗剪能力的比例,而该措施对框架-中心支撑体系是否能够真正起到防止整体结构倒塌的作用,尚存在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17.
《钢结构》2017,(2):66-71
针对一栋20层钢结构住宅,对其中心支撑和防屈曲支撑的组合支撑布置方案进行研究。引入中心支撑替换率的概念,设计了5种不同中心支撑替换率的结构布置方案,运用Perform 3D非线性分析软件,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和时程分析方法对5种设计替换率方案进行了抗震性能对比,考虑结构抗震性能与经济性因素,得出了混合支撑钢框架中防屈曲支撑的最优替换率。结果表明:综合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变化曲线及等效支撑用量变化曲线,以该结构为基础,支撑的替换率控制在35%,能够在不影响结构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结构造价。  相似文献   

18.
偏心支撑钢框架耗能分析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宝成  王孟鸿  张学渊 《工业建筑》2006,36(1):75-77,93
偏心支撑是高层钢结构中一种有效的抗震耗能形式,针对这种结构形式提出了对于变形大、进入塑性的耗能梁段采用退化曲壳单元,其余部分采用梁单元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梁单元考虑了几何非线性,曲壳单元考虑了几何和材料的双重非线性,材料的强化采用了混合强化法则,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算例分析表明,用此模型分析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耗能性能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林瑾  李娟 《钢结构》2013,28(2):32-36
讨论美国钢结构抗震设计规程中人字形延性中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设计和分析。在强震作用下的基本设计理念为:钢支撑框架中的塑性变形集中于支撑上,通过支撑受拉屈服和受压屈曲来消耗能量,其他结构构件需保持弹性。结合1栋9层支撑钢框架,阐述美国钢结构抗震设计规程的相关具体规定,并得到设计建议:支撑截面的选择受到局部宽厚比的限制;框架梁截面的尺寸由强度控制,主要考虑由于支撑受拉屈服和受压屈曲所形成的竖向不平衡力的作用;框架柱截面的尺寸由考虑所有受压支撑移去时的结构模型控制。  相似文献   

20.
受试验条件及试验周期的影响,基于有限元软件OpenSees平台对相关学科问题运用数值方法进行研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研究手段。在权衡计算成本和计算精度后,重点探讨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在纤维层面上的描述方法,选用基于有限元柔度法理论(力或位移插值型函数)和纤维模型法建立起来的非线性梁-柱单元作为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单元,通过引入零长度单元实现对内嵌纵筋与混凝土间黏结滑移的数值体现,并利用OpenSees面向对象编程和源码开放的特点,植入自定义材料以考虑在役混凝土结构诸类材料的时变特性,建立基于OpenSees的轻度锈蚀混凝土框架结构数值建模理论,并取得了理想的可靠性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