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磁绝缘感应电压叠加器(MIVA)脉冲馈入方式导致感应腔注入电流空间非均匀分布,这对感应腔性能(如等效电感、电磁场分布、输出参数等)和MIVA次级磁绝缘特性(如电子鞘层、流阻抗、电流损失等)产生影响。建立MIVA感应腔全电磁模型,并得到典型结构下感应腔初级注入电流空间分布和次级磁场强度的分布特性。给出电流不均匀系数δ(t)的动态变化过程,仿真分析注入电流脉宽、感应腔初级绝缘介质、脉冲馈入路数及时间抖动等因素对δ(t)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δ(t)动态过程分为快速下降、稳定和缓慢下降三个阶段,注入电流脉宽影响稳定阶段持续时间和缓慢下降阶段;初级绝缘介质影响感应腔内电磁脉冲传播速率,进而对电流空间分布产生影响;注入脉冲路数对注入电流空间分布有决定性影响;双路脉冲馈入感应腔注入时间不同步时,不均匀系数发生改变。开展了单级感应腔注入电流空间分布实验,验证了电磁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角向传输线作为磁绝缘感应电压叠加器(MIVA)感应腔的关键部件,对MIVA感应腔馈入电流角向均匀分布,以及感应腔输出响应有决定性影响。为此,从馈入电流角向分布、阻抗匹配、绝缘安全等方面阐述了MIVA感应腔角向传输线的物理设计原则。针对双路和单路两种脉冲馈入方式,分别给出了优化的角向传输线结构。采用3维全尺寸、瞬态电磁模型对馈入电流角向分布和感应腔输出脉冲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双路馈入MIVA感应腔馈入电流均匀性较好,设计角向传输线时首要考虑因素是降低角向线阻抗来改善感应腔输出脉冲响应,减小输出波形畸变。单路馈入MIVA感应腔馈入电流不均匀程度显著增大,采用非对称的角向线结构可提高馈入电流均匀性。双路和单路馈入MIVA感应腔电流角向不均匀系数最低分别为3%和9%。  相似文献   

3.
董国震 《高压电器》2007,43(3):235-236
为检查分级绝缘电压互感器的绝缘缺陷,需要对其进行倍频感应耐压试验。笔者提出了倍频感应耐压试验时试验电压的几种测量方法,对耐压试验中电压互感器的容升电压的产生原因及其对试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耐压试验的电压持续时间进行了说明,指出耐压试验前后空载试验结果的对比是判断被试电压互感器是否合格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厂35千伏等级所使用的电压互感器,全部是分级绝缘的。自1959年安装投产以来,历时十八年多,不论大修或预防性试验,只能作1.3倍感应耐压试验,不能对主绝缘和纵绝缘进行应有的考核。在运行中曾经几次发生事故损坏,造成无仪表指示运行。我们吸取先进经验,搞技术革新,设计制作三倍频变压器,使这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对所有  相似文献   

5.
O P G W按照全绝缘运行方式,在线路正常运行时,OPGW上会有来自导线的静电感应电压;当静电感应电压过高,有可能超出了间隙的耐受电压,引起OPGW地线闪络[1]。另外过高的感应电压对运行检修也非常不利。对500k V交流线路OPGW全绝缘感应电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提出了减小OPGW感应电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探究非运行状态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油-纸绝缘体系中CH4、H2和CO2等气体含量增高的原因,对提高CVT运行安全很有必要。采取自然污染、人工接种及高温杀菌方式对CVT油-纸绝缘体系进行微生物生长试验,用气相色谱仪、微水仪等仪器测定生物降解绝缘油-纸的产物及含量,并采用生物学鉴定微生物种属,分析油-纸绝缘体系生物降解特性。试验结果表明:CVT油-纸绝缘体系在微生物降解作用下产生了H2O、酸、CH4、H2和CO2等,其与非运行状态下CVT内绝缘油中气体组分相同;各组分气体含量在增加过程中出现一减小的拐点;显微镜观察和生物学鉴定出4种球状厌氧微生物。结合生物降解产物及变化趋势和微生物种属分析,CVT油-纸绝缘体系生物降解分为2个阶段,即多种微生物降解和厌氧微生物沼气发酵阶段,CH4、H2和CO2等气体是生物降解的特征气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门新型学科“动力电子学”。所谓动力电子学就是一门研究电力、电子和控制的边缘领域的技术学科,它的最大应用领域是可调速传动技术,使其原来不适于调速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维护方便的交流电动机,具有了和直流电动机一样的优良调速性能,并且在一些特定的领域,这种交流调速系统的价格比直流调速系统还要便宜,从而使它有了同直流电动机相竞争的能力,甚至进而取代直流系统。而在交流调速系统中,脉冲宽度调制  相似文献   

8.
朱雷鹤  刘江明 《浙江电力》2012,31(4):60-61,64
针对输电线路感应电压较高的特点,介绍几种高感应电压输电线路定相及绝缘试验方法,并进行分析比较.现场实测分析表明,降低感应电压后直接用兆欧表的测试方法对人身和设备安全都有保障.  相似文献   

9.
针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架空地线上可能产生过大的感应电压问题,以330kV线路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运行及检修工况下绝缘架空地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设计了一种专用于绝缘架空地线的新型接地装置。经现场应用验证表明,导、地线间距及导线排列方式、相序(同塔双回线路)等是影响绝缘架空地线感应电压大小的重要因素,且在线路不同工况下,绝缘架空地线上均可能产生较大感应电压;所设计的接地装置能在避免检修人员电弧伤害的同时将绝缘架空地线可靠限制在地电位。  相似文献   

10.
11.
为描述雷电冲击电压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绝缘被破坏过程的内在机理,提出一种瞬时绝缘数值分析新方法,采用电磁暂态分析与优化模拟电荷法相结合的方法,以某550 k V GIS为研究对象,对雷电冲击电压下550 k V GIS的瞬时绝缘特性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所得GIS场强峰值比传统绝缘分析方法高约8%左右;在0~15μs时间段内,GIS内电压虽未达到峰值,但由于电压变化剧烈,导致电场畸变严重,此时GIS绝缘被击穿的概率增大;在进行绝缘结构优化设计时,应抑制场强幅值变化率,以降低绝缘被击穿概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基于定子磁链的电压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控制策略,实现了对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模值的动态控制,调速系统的控制部分主要由转速调节器、转矩调节器、磁链调节器和定子电压计算模块等组成。根据转矩调节器和磁链调节器的输出值,定子电压计算模块计算出定子电压矢量,使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模值跟踪各自给定值的变化。这种控制策略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计算量小。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新型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以容差形式的Bang-Bang控制模式给系统的稳态运行带来的转矩脉动大、电流谐波成分重、定子磁链轨迹畸变等问题,将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应用到了转矩和磁链控制中.为了提高传统滑模控制的收敛性,分别独立设计了转矩控制器和磁链控制器的非奇异终端滑模平面.转矩控制器和磁链控制器由等效控制项和非线性切换项组成,非线性切换项中的符号函数sgn(S)通过积分作用削弱了控制量的抖振.仿真结果表明,非奇异终端滑模变结构直接转矩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转矩波动和转速波动小、鲁棒性强、低抖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15.
本使用了一个有限元模型,对鼠笼型感应电动机振动特性进行研究。该模型允许计算绕组和导条电流,磁力和电动机结构动态响应。振动和磁力是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的,并由测量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电力勘测设计》2017,(Z2):265-269
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对于提高单位长度线路走廊输送容量作用明显,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采用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后,线路间电磁耦合和静电耦合作用将大大增强,运行回路在检修回路上产生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大大增加,给线路检修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风险,直接影响到接地开关的参数选择。文章对感应电流、感应电压的产生原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研究,为接地开关的选择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设计和分析一种电动式磁悬浮电机——非磁性次级直线悬浮电机,该电机装置通过在初级绕组中通入三相交变电流产生运动的交变磁场,与其在次级导体中感应出的涡流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悬浮力,同时又能产生推进力.为准确分析装置力特性,建立电机的二维数学模型,采用经典电磁场理论方法进行磁场分布求解,并直接利用磁场分析所得的磁场分布结果求解次...  相似文献   

18.
输电线路感应电压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与计算由于附近带电线路的电磁和静电感应作用,而在停电线路上感生出一定的电势,特别是当带电线路发生故障瞬间,在停电线路感应出相当高的电压。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电厂输煤电机控制回路在调试过程发生的问题,对故障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减少交流长距离控制回路感应电压的影响,提出了改变继电器参数、减少感应电压和寄生电容的产生等处理对策,并结合现场情况,采用电感补偿的方法,有效抑制了感应电压对控制回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周秧  周晓虎 《黑龙江电力》2014,36(6):502-505
为了研究直击雷的雷电流沿金属管传输时在3种不同材质屏蔽管内的金属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笔者应用一个简单的电阻电路图,对3种不同金属屏蔽管内金属线上的感应电压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不同的感应电压数值,并对电子设备防雷提出了建议.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影响导线上感应电压的关键因素是屏蔽管的转移阻抗,不同金属材质屏蔽管的屏蔽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