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铭  饶宇轩 《华中建筑》2022,(8):112-116
从研究旅游型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发现引入旅游业在推动乡村产业的同时,也带来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严重矛盾。通过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结合宜都市大溪村村庄规划实践,研究了以“三生同步”为核心的旅游型乡村就地城镇化发展路径。从生产方式、生活空间、生态景观三个重要方面,提出了完善泛旅游产业结构、营造复合式人居环境、构建生态型景观体系的旅游型乡村就地城镇化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通知,要求各省选择符合条件的不同层级市、镇作为试点上报发改委,尤其针对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开展新型设市模式试点,这也将成为近中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中小城市同城化是新型的城市发展思路,具有操作灵活、途径多样、制度创新等优势。首先以两个国际案例作为借鉴:以政府协调为主的柏林—勃兰登堡大都市地区和以市场调节见长的圣地亚哥—蒂华纳双子城,进而对安徽省蚌埠市与凤阳县目前形成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同城化路径予以关注。认为两地在资源市场、商品与服务业市场、旅游市场同城化上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缺乏权威性区域合作组织在重大项目上的协调,进一步的合作发展陷入瓶颈。最后以两个国际案例的经验对蚌埠—凤阳同城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都市边缘区乡村多处于“亦城亦乡”的半城镇化阶段,无差别政策供给导致的路径偏差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中国式城乡现代化目标的指引下,提出再造乡村多维价值,重塑主体关系,实现多层级赋能提升的乡村就地城镇化路径。构建了精准划分村庄类型、引导乡村收缩发展,厘清可用资源、创新利用方式,空间设计、产业发展、社区营造三位一体,差异化政策供给、全过程建设管理的落实就地城镇化目标的乡村规划思路;并以西安高新区八村为例,通过村庄类型细分及就地城镇化驱动要素识别、村民全面发展的“为村产业”培育,“村—地—校—企”的合作型村庄建设、公共资源精准投放下的长效机制建立等内容,为大都市边缘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规划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微小产居单元特征的乡村就地城镇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当前乡村就地城镇化实践过程中人居空间稀释、乡村资源外移和城乡行政壁垒等现实阻碍,文章结合乡村产业转型、美丽乡村及乡村社区建设背景,通过对汪集街"微园区、小社区"的微小产居单元的实证研究发现:产居空间聚合的微小产居单元建设依托企业下沉、产居分权和土地流转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化,带动乡村工业与服务业发展,实现村民非农化就地就业;同时,基于城乡等值理念推动乡村设施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均衡化,提升村民市民身份的自我认同感,增加村民留在乡村的居住意愿,为乡村就地城镇化提供支撑。可见,微小产居单元作为产城融合政策在乡村的科学实践,是推进乡村就地城镇化的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7,(12)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小城镇成为我国优化城镇化、协调城镇群的重要举措。回顾城镇化发展历程,我国并未探索出低成本、高品质的发展路径。宜兰县是台湾存量化发展的典范,采取低成本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镇到科技观光城镇的转型。文章梳理了宜兰县的发展历程,分析其阶段特征、发展理念、发展路径与运作机制等内容,总结宜兰县存量发展三阶段的经验,并提出小城镇存量化发展"三步走"战略,以期丰富我国小城镇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就地城镇化模式转型问题值得关注。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对就地城镇化地区——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中部四镇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就地城镇化历程分为"非农化起步—乡村工业引领的城镇化发展—‘再城市化’发展"3个阶段,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三闲’起家、工业引领、政府规制加强"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在就地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城镇空间的塑造,还催生新的治理关系。研究从治理的角度探讨就地城镇化转型现象,得出3点结论:(1)就地城镇化地区转型进入"再城市化"的新阶段;(2)不同参与者在就地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并带来治理模式的变化;(3)就地城镇化地区只有加强空间管控和优化物质环境,才能转型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8.
结合连云新城发展转型战略研究的具体案例,剖析新时代中小城市新城发展转型面临的新背景与新要求,攻坚如何更有效地集聚人气、引导新城进入市场主导的良性发展建设模式这一难点,从思路转型、研究重点、落点聚焦三个层面,提出中小城市新城发展应树立"协同思维"与服务国家战略的"营城模式";应着力研究现实问题与长远发展的统筹协调方式,重点聚焦功能、特色和交通三个方面;应围绕区域聚能、功能聚人两大战略,针对政府和市场分别制定务实行动策略,构建中小城市新城发展转型战略研究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探索——以西咸新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亮 《城市规划》2016,(3):108-112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海绵城市由于具有良好的吸水、持水、释水的水力特性,逐步成为国家统筹解决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等水系统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海绵城市建设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本文以西咸新区为例,结合其本地气候、水文地质、生态环境、体制机制等特点,探讨海绵城市的内涵、建设目标、指标分解、建设策略等关键内容,并重点针对湿陷性黄土区、干旱地区等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式进行分析,提出西咸新区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为我国西北地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日益浓重,成交量急剧萎缩,众多房地产企业承受资金紧张压力。面对这种形势,开发商不能坐以待毙,一些企业纷纷站出来呼吁政府救市,以寄希望于政府在资金等政策方面为其"松绑";然而,反对"救市"之声亦是不  相似文献   

11.
牛学兴  陈煜 《园林》2009,(2):16-18
2006年8月建设部在新疆召开了“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批判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浪费之风,大力倡导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城市建设中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取得初步成效,新疆阿克苏市就是榜样。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在我国就地城镇化的实践中,积极寻求西北地区乡村转型和振兴的动力源。以转型期动力为依据,将其分为产业带动、区位推动、政府推动、人才牵动和内需拉动型五类,五种动力相互带动互相关联。并以产业带动型典型村庄为例,通过分析其困境和转型规划实践,主要从目标导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土地、户籍和管理的城镇化角度出发,探索西北地区乡村就地城镇化全过程紧依动力源发展的规划策略,为后续同类实践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未来养老建筑的特点,并以实例分析了养老建筑的绿色化趋势,绿色养老建筑的发展还有待评价体系的建设来推动它的进一步规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刊 《建筑》2024,(1):102-103
<正>迈进新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重要支持。立足建筑行业向管理要效益的新阶段,数字化需求亦由点状转向系统化,由单一的生产力工具转向引发生产关系变革的催化剂。广联达智慧建造及华南总部基地项目(以下简称“广联达华南总部基地”)承载数字化验证与探索的使命,通过业务数字化的解析与实践,探索不同业务信息的载体单元,建立业务数据流转基础,实现设计、  相似文献   

15.
<正>从2013年开始,城镇化几乎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包括著名学者樊纲在内的很多专家,都在依此为未来的中国拟定发展的蓝图。然而,城镇化果真是加快中国发展的一条不疑的道路吗?!加快城镇化就是加快土地城镇化吗?!对此,我们真的应该深思。  相似文献   

16.
<正>按照山西省城镇化发展规划,十二五末,山西省将推动23个县城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以上,2020年绝大部分县城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目前,山西省已经有96个县(市)编制完成县(市)总体规划,新完成市政设施投资260.7亿元,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全省已经有22个县(市)的城区人口超过10万人,8个县(市)的城镇化率超过50%。梧桐新区投资30亿元,可容纳20个村3万人口,是孝义市推进大县城建设的缩影。现在,山西省已不乏孝义这样的实例,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涌现出一批焕然一  相似文献   

17.
保护农业生产格局、细化农业空间、落实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当前,“双评价”指南主要应用于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其适宜性评价侧重于自然地理特征,未考虑地方农业生产结构、现状条件等因素,造成城镇建设和农业生产适宜区高度重叠,农业生产适宜区面积过大、精度不足,对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缺乏指导意义。本文将“优势农业空间”概念引入镇级国土空间规划适宜性评价,在镇域尺度上明确其定义、内容和特征,创新提出镇级“优势农业空间”的评价方法体系,并以成都市白头镇、隆兴镇国土空间规划为例,探索“优势农业空间”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的应用方法及成效,以期为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建设》1998,(12):36-36
桥头镇位于浙江瓯江中下游北岸,系永嘉县西部工贸重镇。全镇面积90.6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余人,其中外来人口近2万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桥头人民积极投身商品经济的洪流,率先创办了桥头钮扣市场,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步伐,被誉为“东方的布鲁塞尔”。桥头,因钮扣市场和钮扣产业群的崛起与发展,驱动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辅料产销基地和温州西部瓯  相似文献   

19.
20.
在老城区,由于原有的城市空间格局并非为“高机动车出行比例”构建,用车矛盾更加突出,同时,老城区存在人口密度高、配建停车率低、道路空间狭窄、可挖潜公共停车空间缺乏等现实问题,因此需结合老城区停车供需实际,探索停车空间拓展的有效路径和方法。通过分析国家和四川省关于停车设施建设的政策要求,借鉴国外经典城市老城区路内停车位建设和管理经验,并以实际案例为实践对象,探索新时期老城区路内停车挖潜增效路径和方法,为老城区停车空间拓展和街道空间营造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