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升雨洪韧性被认为是解决全球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的有效途径,而雨洪韧性的作用主体与生态城市的空间要素有诸多角度可以形成合力,作用于生态城市空间的塑造,并在不同尺度上综合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防洪排涝问题。基于雨洪韧性与生态城市的概念,探讨两者的交汇点和合力点,并通过梳理分析雨洪防治理念的演化历程及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明确雨洪韧性导向的生态城市空间塑造在宏观、中观、微观3个尺度上的作用途径,最后结合中法生态城案例,介绍在城市空间格局、规划结构、组团肌理、多用途空间、建筑和场地塑造上的设计实践,为生态城市的空间塑造提供可供借鉴的跨学科交互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在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发展存在人口集聚、资源短缺、交通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背景下,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了各个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本文通过阐述生态城市交通系统内涵,分析了生态城交通规划的特点,并结合中法生态城的交通规划探讨了如何构建生态城市的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从生态规划的视角,尊崇生态伦理,应用生态规划理念、方法,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应性分析等方法,在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规划、空间扩展以及用地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的一次探索性实践,并对工作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全球几乎所有主要河流生态系统都经历了从干扰破坏到生态修复的过程,本文从国外河流生态廊道修复的实践经验出发,系统的介绍了河流生态廊道主要生态功能修复的工程技术方法,并以中法武汉生态城高罗河廊道生态修复为例进行了相关实践探索,以期对国内众多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新城成为容纳新型城镇化人口的重要基地,截止到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4.77%,为了适应城市常住人口的数量激增,新城新区的建设刻不容缓.然而许多新城的建设停留在作为聚集资源、发挥经济价值的工具上,却忽视了对整体生态环境的把控,也忽略了产业、城市与人口的结合.当前的新城建设不能再缺乏绿色生态和人文关怀的思考,而是必须树立绿色生态理念,注重产业、城市与人口的结合,最终走上产城人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支撑,城市总体规划与生态规划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本文以宁城县为研究案例,运用生态学理论和GIS技术,从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进行生态区划,并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区划方法应用于县域层面,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规划方法进行探索,为城镇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生态规划的视角,尊崇生态伦理,应用生态规划理念、方法,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应性分析等方法,在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规划、空间扩展以及用地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的一次探索性实践,并对工作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后奥运时代,以竞技体育为导向的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热潮褪去,而区级体育设施介于(省)市体育设施和全民健身中心之间,其建设如何兼顾体育赛事和大众体育的需求值得研究。该文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文体活动中心为例,以全民健身为主兼备体育赛事举办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对目标客群的研判和筛选,为满足区域内城市居民的多元运动需求,提出了空间设计的合理策略,为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区级体育中心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广西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背景下,借鉴空港城的规划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广西南宁吴圩空港新城规划的编制做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彭阳  王贝  常黎丽 《华中建筑》2020,38(7):6-10
存量更新时代已经来临,传统的"项目开发"式更新已无法满足城市全面发展的需求,但总体规划层面的前瞻性、综合性城市更新体系、战略与方法尚未建立。该文结合武汉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专题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研究了总体规划层面城市更新的理念,提出总体层面的城市更新要基于城市发展阶段,明确城市中长期更新目标,针对目标提出重点改造区域与更新对象、更新策略与更新方法;并从实施性和落地性出发,通过政策分区对各类更新区提出实施政策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区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区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提出相应规划策略。首先提出外围地区的发展应树立以生态为导向的核心发展理念,根据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区与自然保护区之间的时空关系,提出外围地区应以自然保护区为依托,与其共同打造生态共享、文化包容的生态命运共同体,然后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修复与保护、生态城镇建设发展、城镇建设生态指引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规划对策,以寻求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该文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聚焦城乡结合部的新城发展,以武汉蔡甸中法生态城国际投标为例,探索升华农耕地域文化、共享生态文明的新城发展之路。方案溯源田埂堰塘的新城构建原型,从以水为城、以田为城两大概念,探索新城城乡空间、功能、景观具有农耕文化内涵的空间模式。最后,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生态、城市、乡村三层次的堰塘海绵体系,使田埂尺度的城区骨架和乡村肌理有机融合,在农耕文化空间上展现中法汇融。我们得出在提炼城乡空间原型时,可采用突显海绵城市地域特色,统筹城乡农耕空间,传承地域文脉的概念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村庄规划日益成为各地城乡规划实践的热点,关于村庄规划的理论基础、技术体系、操作途径等内容的讨论层出不穷。本文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村庄规划的立场问题,希望从更基本的层面,探索更符合乡村需求的村庄规划编制方法。文章首先回顾了城市视角下村庄规划方法的形成过程和实践效果,指出以城市为导向的村庄规划,其目的是将乡村变为城市,规划忽视乡村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村民的真实需求明显错位。进而,文章提出转向乡村视角,并阐述了乡村视角下村庄规划在目标取向、技术路线、调查方法和规划措施等方面的特征及其与城市视角的差异,强调村庄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更美好的乡村生活,乡村与城市是平等互惠、双赢共生的和谐关系。乡村规划要充分尊重村庄的独特性,认识村庄发展的不确定性,在规划措施上既要保证针对性,又要留足弹性。最后,文章以三亚市村庄改造建设总体规划为例,探讨了乡村视角下如何认识村庄的价值;采取怎样的规划手段,能够实现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足够的弹性。  相似文献   

15.
徐劲 《城市住宅》2016,(7):37-43
在国家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背景下,基于紧临污水处理厂、祥茂河及墨水河的现状,项目依托胶州湾湾底水资源优势突出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将清洁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水系统绿色规划作为示范技术重点,打造青岛北岸生态示范城。  相似文献   

16.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与环境之间的冲突逐渐加剧,生态低碳时代的到来,促使人居环境研究进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以仙居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的人居体系规划内容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人居环境、生态文明的概念解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人居体系框架以及规划策略。为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且具备独特生态资源禀赋的县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生态文明及我国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和生态化建设是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以多伦为例,将生态与产业、景观和用地融合,通过情景模拟预测园区规模、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构建生态产业链、基于景观安全格局建立生态廊道、耦合产业链布局总体空间、建设绿色低碳的基础设施,对生态型电力产业园区的规划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为例,在城市已建成区中通过资源整合、生态维育、产业升级、功能优化、空间优化、文化提升等策略,探索当前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建设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点的岭南特色生态城市,实现"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从生态规划的视角,尊崇生态伦理,应用生态规划理念、方法,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应性分析等方法,在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规划、空间扩展以及用地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的一次探索性实践,并对工作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景观生态规划就变得意义重大,其规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做好城市景观生态规划,需要什么样的科学方法以及如何实施生态规划,本文通过息烽生态文明县总体规划的实例,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构思和实施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