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聚合物多孔材料因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目前聚合物多孔材料大多以高内相乳液模板法来制备,文中主要针对高内相乳液模板法所用乳化剂,分别介绍了小分子乳化剂、固体乳化剂、嵌段共聚物乳化剂对制备的聚合物多孔材料孔结构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以高内相乳液为模板制备的聚合物多孔材料在吸附、催化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首先通过浓乳液模板法制备了多孔二氧化硅基体,然后采用物理浸渍法将聚乙烯亚胺引入到二氧化硅基体内,制备出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二氧化硅材料。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以及比表面积测试(BET)对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浓乳液分散相体积分数对二氧化硅多孔结构的影响。最后研究了固载聚乙烯亚胺(PEI)的二氧化硅多孔材料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浓乳液分散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聚苯乙烯模板材料的泡孔直径减小,由此制得的多孔二氧化硅的平均孔径减小,负载PEI后此种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孔径均变小,最终所制备的多孔结构固体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具有吸附容量大与吸附可再生性好的特点,75℃最大吸附容量为3.28 mmol/g。 相似文献
4.
5.
6.
新型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浓乳液的形成及其特点,综述了超浓乳液作模板制备聚合物多孔材料的方法、机理和化学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8.
9.
聚合物共混炭化法有望成为一种能够对炭材料孔径进行精细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两种热稳定性不同、可形成相分离结构的聚合物共混炭化,热稳定性高的聚合物经过高温炭化成为炭基体,热稳定性差的聚合物则在热处理过程中分解气化,并在炭化产物中留下孔隙结构。综述了聚合物共混炭化法制备多孔炭材料的原理、方法、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并指出共混聚合物分相相畴的控制和炭化过程中孔结构的控制是该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利用超疏水多孔材料的选择吸油性可以很好地处理突发性溢油事故和肆意排放的含油废水.本实验通过高内相乳液法制备了一种可压缩的聚苯乙烯多孔材料,通过SEM、IR对该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油-水分离性能.结果显示,在传统小分子乳化剂Span 80的基础上加入牡蛎壳粉(OSP)可以有效阻止液滴的合并,能显著提升乳液的稳定性.在75℃下通过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自由基聚合制得了具有多孔结构的海绵材料,材料的密度、孔径和孔隙率可通过水量调节,当水的体积比达到98.22%时,材料呈现出可压缩性.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测试了材料的水接触角(WCA)为147.8°,油接触角接近0°,表明材料具有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材料对不同油品的饱和吸油倍率在46.7~101.9 g/g,且在30 s内可达到吸油饱和;吸油后的材料可通过离心或挤压实现二次利用,该材料有望在油水分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模板浸取法的原理,综述了其在多孔玻璃膜和多孔有机膜制备中的应用概况,分析了影响多孔膜结构与性能的因素,并对模板浸取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提拉法在载玻片上沉积了PMMA/PS混合乳液粒子,用环己烷选择性地溶解掉表层PS粒子,制备了孔隙率从表向里梯度变化的纳米粒子增透膜,在578 nm处透过率可达99.5%;研究了两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比例及环己烷浸泡时间对增透性能的影响。本方法可用于大面积和不规则基材上制备增透膜,并解决了提拉法成膜的粒子堆积紧密、孔隙率低且不易调节的缺点,使粒子膜的透过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18.
模板法制备一维聚合物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维聚合物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能,在纳米器件、药物释放、纳米传感器等方面有应用前景。采用模板法可以制备结构可控、排列规整的一维聚合物纳米材料。通常选用具有纳米孔洞的多孔膜作模板,通过在模板孔洞中进行电化学或化学聚合,或将聚合物的溶液或熔体引入孔洞中进行制备。文中综述了近年来采用模板法制备一维聚合物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化工新型材料》2016,(1)
以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采用高内相乳液法制备吸水性丙烯酸酯泡沫材料,系统地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乳液浓度和乳化温度等反应条件对丙烯酸酯泡沫材料吸液速率的影响,优化并确定了能使丙烯酸酯泡沫材料吸液速率达到最好水平的反应条件,用SEM对泡沫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吸液速率为考察目标,其最佳合成工艺为:交联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50%~65%(wt,质量分数,下同)、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的5%~12%、乳化剂用量为反应物的12%、乳液浓度即水相与油相之比为32∶1~36∶1、乳化温度为75℃。通过SEM分析得出:泡沫材料具有蜂窝状结构是其吸液速率快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