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聚丙烯在生产应用中抗冲击性较差的问题,以废旧胶粉对聚丙烯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不同含量、粒径的胶粉对胶粉/聚丙烯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胶粉含量的增加,混合体系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抗冲击强度呈现先逐步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在胶粉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体系的抗冲击强度达到峰值;不同粒径胶粉的添加,对混合体系的影响趋势相同,粒径过小或过大,均不利于混合体系性能的提高;当所选胶粉粒径为80目,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体系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无机纳米粒子增韧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各种无机纳米粒子对不饱和聚酯树脂( UPR)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无机纳米粒子用量、粒子尺寸、表面改性处理等因素对改性UPR性能的影响.阐述了纳米粒子增韧增强UPR的机理.指出无机纳米粒子改性UPR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少量纳米粒子可同时实现对聚丙烯(PP)基体的增强增韧并对其力学性能、结晶性能、抗老化及抗茵等性能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用无机纳米粒子改性PP可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聚丙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目前复合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综述了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丙烯的最新研究进展,在介绍PP纳米复合材料体系和制备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PP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结晶和抗老化等性能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少量纳米粒子可大幅度提升基体材料的综合性能,但目前许多文献报道的表面改性和制备技术仍没有解决纳米团聚的难题,特别是要实现工业生产则纳米粒子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尚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4.
颗粒增韧陶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综述了几种主要的颗粒增韧陶瓷的增韧机理,并从晶界应力设计、纳米颗粒增韧、金属及金属间化合作增韧陶瓷等几方面对颗粒增韧陶瓷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首先选取POE对PP进行增韧,确定PP/POE二元共混物具备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的最佳比例。然后固定PP基体比例为85%,将PP、POE和PE 3种聚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共混制备一系列三元共混物。借助SEM观察,在PP基体中发现了POE包覆PE的核壳结构分散粒子。通过建立这一系列三元共混物的形态-性能(屈服强度、悬臂梁冲击强度和落锤冲击能)关系,研究PE核相的核壳分散相的增韧机理。此外,通过Wu氏理论的发展进一步比较了二元和三元共混体系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单独POE增韧PP能大幅度提升韧性但是会使材料强度降低;核壳结构分散相可使三元共混物的强度和韧性达到基本平衡,在最佳条件下相比原始PP韧性提高约2.5倍。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聚丙烯是产量仅次于聚乙烯、聚氯乙烯的通用塑料.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塑料中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但聚丙烯还存在低温脆性、韧性差等缺点,因此在作为结构材料和工程材料应用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扩大聚丙烯的使用范围,国内外开始重视改性技术,使聚丙烯塑料向工程化方向发展.由于其原料丰富,与其它通用热塑性塑料相比,聚丙烯具有相对密度小、价格低、加工性好以及综合性能较好等特点,并有突出的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相对密度小,有较好的耐热性,维卡软化点高于HDPE和ABS,加工性能优良;机械性能如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及弹性模量均较高,刚性和耐磨都较优异;具有较小的介电率,电绝缘性良好,耐应力龟裂及耐化学药品性能较佳等。但由于PP成型收缩率大、脆性高、缺口冲击强度低,特别是在低温时尤为严重,这大大限制了PP的推广和应用。为此,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国内外就对PP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在提高PP的缺口冲击强度和低温韧性方面,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7.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增韧聚丙烯的“原位复合”增韧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四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增韧聚丙烯的共混合金。研究发现,合金中UHMWPE的形态是由沿其分子链形成的串联微晶粒和松散的分子链段束组成,并在PP基体中形成一种特殊的物理“互穿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热塑性弹性体(TPE)的分类及其增韧改性聚丙烯(PP)的机理,针对近年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热塑性苯乙烯弹性体(TPS)、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O)等热塑性弹性体改性聚丙烯,以及与增强材料协同改性聚丙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展望热塑性弹性体改性聚丙烯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将聚丙烯(PP)与3种不同弹性体POE、SEBS、OBC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得到PP/弹性体共混物,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比较了不同弹性体的增韧效率,研究了共混物脆断表面形貌。结果表明:3种弹性体对PP均起到了增韧作用,SEBS对PP的增韧效率最高,POE的综合性能最好,而OBC的加工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柔性链段固化剂、核壳聚合物、热致液晶聚合物、互穿网络聚合物和纳米粒子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增韧机理和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环氧树脂增韧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改性介孔硅为主要补强剂,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环氧大豆油(ESO)为增塑剂和稳定剂,通过熔融挤出注塑方法制备了改性介孔硅-ESO/PP体系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光学显微镜(OM)、偏光显微镜(PLM)及力学性能测试对介孔硅与ESO增强增韧PP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介孔硅、ESO二者同时填充PP制备改性介孔硅-ESO/PP复合材料时,三者界面以物理交联或化学接枝的结合方式形成了空间网状结构,改性介孔硅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改性介孔硅添加量一定时,随ESO用量增加,改性介孔硅-ESO/PP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稍微下降,但抗冲击强度、硬度都得到提高,当改性介孔硅用量为20%(与PP的质量比)、ESO用量为2.5%(与PP的质量比)时,综合性能较好。改性介孔硅本身的高模量及粒子在聚合物熔体中的异向成核促进了基体树脂结晶,以及良好的界面结合及分散性,这是增强的主要原因。ESO分子插入聚合物分子链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移动性,一定程度降低了基体结晶度等是增韧的主要原因。改性介孔硅使α晶型PP转变为具有更高冲击强度β晶型PP,与ESO二者协同作用,能增强增韧,但是过多的ESO使介孔硅粒子集中在材料的表面,导致其表面硬度增大。  相似文献   

12.
聚乳酸增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无毒的聚合物。其具有较低的加工成本及理想的机械性能,被认为是具有良好生物医学应用和替代石油基的聚合物。但其低的韧性,限制其广泛的应用。对近年来聚乳酸的增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氧树脂韧性差、脆性大的缺点和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主要途径,概述了近年来利用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液晶聚合物、无机纳米填料、有机硅、超支化聚合物、柔性固化剂以及互穿网络等方法来增韧环氧树脂的原理,分析了目前各种增韧改性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环氧树脂增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聚苯乙烯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通用塑料之一,对其进行增韧改性研究意义重大.作为一种新型的增韧方法,刚性粒子增韧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着重讨论了刚性粒子的增韧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增韧聚苯乙烯塑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因具有高机械强度、易加工性、高熔点、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其固有的脆性,即低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严重限制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但也因此吸引了更广泛的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增韧聚乳酸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生物基聚酯,生物基弹性体,植物基生物高分子,天然橡胶和植物油以及生物大分子增韧聚乳酸的最新研究发展概况,同时提出了在经过改善韧性之后,聚乳酸存在的冲击韧性弱以及低结晶速率和低热转变温度等问题,并分析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需要关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等规聚丙烯(iPP)的收缩率高和缺口冲击强度低的缺点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文中研究了短玻璃纤维(GF)、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MPP)及复合增韧剂(CTAs)对iPP的微观结构、收缩率和冲击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中加入30 phr GF时,样条在室温下放置24 h和48 h后的收缩率分别降低为0.168%和0.191%,仅仅为纯iPP的收缩率(1.821%)的9.2%和10.5%。在体系PP/GF/MPP/CTAs(质量比为55/30/5/10)中,拉伸强度提高至61.37 MPa,比纯iPP提高了81.2%;拉伸模量提高至1545 MPa,比纯iPP提高了118%;冲击强度提高至20.11 k J/m2,比纯PP提高了225%。  相似文献   

17.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高韧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其在工程上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国内外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增韧研究现状,总结了不同的增韧方法,从基体增韧、层间增韧和Z向增韧3个方面出发,归纳出不同增韧方法的机理以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反应性增容剂在聚丙烯填充改性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反应性增容剂在天然有机填料和无机填料填充改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紫外光接枝改性聚丙烯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翱  魏俊富  赵孔银  李绍宁  王晓磊  王磊 《功能材料》2012,43(20):2851-2854
以二苯甲酮为光敏剂,通过紫外光辐照引发,将亲水性单体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MAA)接枝在聚丙烯薄膜表面。考察了光敏剂浓度、辐照时间以及溶剂类型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薄膜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水接触角和吸水率研究了接枝后薄膜的亲水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AA的接枝率高于MAA;相比于有机溶剂,在水溶剂中AA的接枝率明显提高;当接枝率达到11.8%时,薄膜表面水接触角由原膜的95°降低到35°,亲水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