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无线传感网络PCR仪温度校准装置的研制,主要包括无线温度传感器及无线手持接受处理装置的设计.采用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与电测设备连接构成高精度测温系统对校准装置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符合JJF 1821-2020《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温度校准装置校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表温度计主要用于测量、指示物体表面或具备一定温度的环境内某重要部件的表面温度,对产品加工及后期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JJF 1409—2013《表面温度计校准规范》中对表面温度计校准操作要求比较模糊,因此表面温度计的测温准确度始终是个难题。通过本课题的设计研究,对测温原理研究及测温装置设计,较为有效地减小表面温度计校准过程中测温间隙与压力所带来的不确定度,从而提高了表面温度计对温度进行监测的数据准确度,同时通过各项试验,对表面温度计校准规范的校准方法中较为模糊的地方进行量化,规范了表面温度计校准操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荧光法测温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荧光测温装置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和适用场景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其准确度的重要因素;与传统接触测温法和辐射测温法相比,该方法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同时,对其优缺点进行探讨,排除影响测量过程中准确性的干扰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测量方法,从而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实现荧光法温度的精密测量。  相似文献   

4.
数字测温仪参数选择带来的测温响应时间的不同对温度测量准确度存在重要影响,本文通过静态测温实验对延时量、测量速度等因素量化分析,设计响应特性实验,确定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气体流量装置中介质的动态温度选择、测温传感器类型及设计数字测温仪参数等提供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无源无线传感技术的原理,针对现有无源无线测温设备数据准确度参差不齐、密闭高压易燃易爆等恶劣条件下温度计量校准困难等问题,开发一种无源无线测温校准系统,用于检测恶劣条件环境试验设备的温度参数,节约了检定时间,提高了检定效率。  相似文献   

6.
依据国家JJF 1527-2015中推荐使用15点测温布置方式,设计了一种可应用于PCR仪校准装置的温度检测组件,包括测温探头、固定板、电路板和FPC排线,可以优化布线。解决了传统方式中人工布线复杂且难以在相同的状态下将温度传感器探头逐个插入对应的反应孔的困难,有效地提高了测温的准确度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目视光学高温计是高温温标量值传递的主要标准器。但是由于以人的眼睛作为探测器及仪器的结构缺陷,使测量精度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为提高量值传递及高温测量的精度,我们研制成功了光电高温计,取得良好的效果。该光电高温计,在900℃~2000℃范围内,其测温灵敏度可达0.1℃~0.2℃。测量准确度均为±1℃~1.5℃。二、光电高温计工作原理光电高温计的测温方法与目视光学高温计一样,它是应用光测高温技术进行测量的。本仪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被测温的  相似文献   

8.
电子元器件良好的散热性能是空调器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之一,且对空调器的高温制冷舒适性影响极大。本文对变频空调器室外机模块散热过程以及强制风冷散热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负压强制通风散热的电控系统散热方案,该方案通过全新的散热风道设计、散热器设计以及电器盒特殊结构设计,大幅度提高元器件的散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散热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变频模块的温度,提高高温制冷量,室外环境温度50℃时制冷量提升6%;室外环境温度60℃时保持稳定可靠的持续制冷,高温制冷舒适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医用超低温冰箱主要用于血浆、疫苗、试剂、种子等重要物品的保存,其温度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均匀性会直接影响所保存样本的有效性和性能保持。随着人们对疫苗存储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超低温冰箱的有效验证或科学可靠校准也受到更多关注。文章选取了某医院样本库2台不同型号超低温冰箱作为试验对象,采用超低温冰箱无线实时温场校准装置分别对其内部温度进行对比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相对于传统有线测温装置,无线实时温场校准装置能够弥补传统有线测温装置在超低温冰箱校准环节存在的缺陷,能够实时监测超低温冰箱温场变化情况,有助于校准人员实时掌握超低温冰箱内部温场情况,避免校准过程的失误,提高超低温冰箱温场校准的准确性和校准效率。  相似文献   

10.
超声测温技术在模拟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的测试对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燃烧室出口温度是航空发动机的一个重要参数.超声测温技术具有测温范围广、响应快、精度高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高温测量领域.设计了一套应用于模拟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超声测温系统.介绍了超声测温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基于铱铑合金的超声测温传感器,并在1 600℃高温炉内进行温度与声速的标定实验,最后将铱铑合金超声测温系统应用于模拟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气流温度的测量试验中,获得温度-时间曲线,同时将测量结果与热电偶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铱铑超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可以达到97%.  相似文献   

11.
火电厂储煤场会存在煤自燃问题,煤的自燃与复杂环境和煤自身特性有关。无论何种原因,煤的自燃都会给电厂带来重大损失,甚至对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危害。研究发现,煤自燃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非常明显且具有代表意义。因此,有效的监控储煤温度,对自燃临界温度进行及时预警,可以使工作人员对储煤进行及时处理,从而达到消除自燃隐患、有效保证火电厂原料的生产安全及降低煤炭不必要的损耗。本文以煤堆温度检测和无线传输为主要设计重点。在设计中,采用STC89C52单片机控制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NRF24L01+无线数传模块。该系统精度高、测温范围广、无线传输距离远。  相似文献   

12.
微波功率放大器在大功率下工作,使器件本身和周围其他元器件处在高温状态下工作,导致设备可靠性下降.为提高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要求,针对海岸使用测量雷达的特点,在比较几种散热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热管传导散热方案.采用传热热阻低的热管导热,把发射模块热源的热量快速、均匀地传递到整个散热器片.对雷达发射功放模块进行了热试验,4模块组件共用1个散热片,散热有效面积是单个模块的7倍.结果表明:雷达发射机热管传导散热方案合理、可靠,能满足海岸雷达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清清  潘江  袁定琨 《计量学报》2022,43(11):1424-1430
热电偶在高温使用时容易受到材料相容性、氧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显著的不均匀性,需要对其进行性能测试,以进一步判断其测温准确度。研制了一种新结构的高温管式炉,控温热电偶布置方式有利于提高恒温段温度均匀性;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一套高温热电偶测试系统,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测试结果显示,在400~1 000℃范围内,测试系统的温度稳定性优于±0.25℃;长度为150 mm的恒温段的温度均匀性优于±0.35℃,表明测试系统的性能够满足热电偶性能测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张弓 《中国计量》2013,(11):72-73
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在计量检测工作中的应用是指用无线电波代替导线传送仪器计量检测得到的各种数据。笔者研制的冬季供暖室内温度检测装置采用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在冬季供暖期间室内温度的检测中,做到了检测时间内,现场无人、连续测量、读数准确。解决了使用普通温度计、人员停留在现场(检测双方往往对这样的检测数据争议较大)的传统检测方法有失准确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装置是由5个测温发送节点和1个接收主机组成的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网。检测时,将测温发送节点布放在室内规定的位置.在室外或隔壁房间.用接收主机接收、显示、记录测温发送节点发送的温度数据。  相似文献   

15.
束学来  谢守冬  张万忠 《爆破》2016,33(3):64-67
针对煤矿火区炮孔测温效率和测温准确性间存在的矛盾,首先分析火区炮孔温度来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Ansys热分析软件模拟不同温度来源的炮孔内部温度分布规律,并通过现场钻孔测温验证其准确性,最后结合炮孔温度分布规律,得出快速测温方法。结果表明:热源温度的热传导和裂隙中高温气体的热对流是火区炮孔高温的主要来源。通过粗略测温、观察炮孔等方式,得出炮孔只受热源温度和孔口冷空气影响时,对炮孔下端位置进行重点测温,可提高测温效率,并保障测温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无线双核应力测试装置,从硬件技术上解决了无线网络的同步性问题。设备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测量电路,数据处理单元和无线射频单元。无线射频单元采用独立的数据处理模块,和外部的数据处理模块构成一个双核系统。在进行同步数据采集时,直接由射频单元内的时钟发送脉冲信号来控制采集电路,从而大大降低了时间延误,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同步准确度。设备在闸门支臂启闭过程中进行了应力测试。结果显示,该设备满足工程测试要求,系统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在商用飞机制造过程中,大尺寸空间设备的温度测试对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航空用大尺寸空间设备根据相关工艺规范要求,都需要进行周期性的温度测试.目前,温度测试主要采用的方式是温度数据采集仪配合热电偶的有线测温技术进行现场测试,但有线测试技术存在测试成本高、操作复杂、工作耗时长和管理成本高等缺点,逐渐不能满足大飞机项目批生产的需求,因此,本文通过无线测温技术的研究,及无线测温技术与有线测温技术的数据相比对,验证无线测温技术在大尺寸空间设备温度测试的适用性与可靠性,以达到可替代有线测温技术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该文论述了红外测温基本理论和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设计开发了适用于航空发动机轮盘试验的非接触红外测温系统,分析影响红外测温系统测量准确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射率的确定方法,在轮盘静止和旋转状态下进行了试验验证。其结果表明:影响红外测温系统测量准确度最重要的因素是发射率;用热电偶对发射率进行确定的方法是可行的;轮盘在静止和旋转状态下的发射率相同,静止状态下确定的发射率可用于旋转状态下的温度测量。  相似文献   

19.
为制定适合我国民用航空业的金属高温拉伸试验标准,并与国际先进的标准体系接轨,全方位对比分析美国宇航材料标准(ASTM)和中国国家标准(GB)金属高温拉伸试验标准的主要的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试验设备方面,ASTM较GB引伸计准确度高50%,600℃以上加热装置准确度高25%。ASTM增加试验机轴向性检测程序和易腐蚀材料的保护装置,并要求安装引伸计指示应变率装置,提高试验的准确性。GB明确测温设备的检测周期,提高检测可靠性。2)在试样制备方面,ASTM相较于GB明确规定试样的产品批次、最终状态和取样位置。3)在试验程序方面,ASTM增加试样清洗环节,试样的最低保温时间比GB多一倍。GB在测200 MPa以下屈服和抗拉强度时修约结果更准确,ASTM在测200 MPa以上屈服和抗拉强度时修约结果更准确。4)在试验报告方面,ASTM较GB从试样、温度控制、特殊情况、试验结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要求,整份报告能够提供很好的数据信息支撑。综上,金属高温拉伸试验GB标准有别于ASTM,提高设备准确度,加强条件控制准确度,考虑试验环境与特殊状况,才能制定出满足中国民航业的高标准国际化金属高温拉伸试验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测试》2017,(5):20-25
用高空间分辨率测温技术与瞬态红外设备测温结果结合的方法提高瞬态红外设备对GaN HEMT结温检测的准确度。对GaN HEMT随脉冲工作条件的结温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证明脉冲条件下器件各个位置的瞬时温度与平均温度呈线性关系;依据上述关系,采用各个位置的平均温度(高空间分辨率)对瞬态红外设备检测结果进行修正,有效提高瞬态红外设备检测GaN HEMT时的准确度。用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上述方法的准确性。根据该方法,用高空间分辨率的显微红外测温结果对瞬态红外设备测温结果进行修正,实现2.8μm空间分辨率的瞬态温度检测。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瞬态红外设备检测GaN HEMT结温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