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力戽式消能工和其他消能方式一样,消能效果与下游水位密切相关。采用戽式消能方式时,要求保持三滚一浪的戽流流态水流衔接。当下游水位偏低,会出现严重冲刷下游河床的挑射流态。为此,设计消力戽的重要水力计算内容之一是确定已知结构和水流条件下挑射流态和戽流流态间的下游界限水深——临界水深T_k,用以判别实际下游水深能否满足稳定戽流要求。下游水深T>T_k,可形成戽流:反之为挑射流。 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我国不少研究者在各自试验研究基础上加以理论分析,提出了计算下游临界水深T_k的公式,较之国外图表求解方法,无论在理论意义方面还是解决实际问题广度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 但是,已有计算方法只能求解戽宽和下游宽度相同的二维流态问题。而实际工程中(如石泉)大都为下游河床比戽体宽的三维流态。本文从三维戽流特点出发,推导出求解临界水深T_k公式,二维戽流为其特例。  相似文献   

2.
根据石泉水库泄流方式,分析高速水流对石泉中孔消力戽和表孔消力戽空蚀影响,统计最近一次消力戽大修后泄流对消力戽的影响,并在洪水过后及时抽水检查,进行验证,将石泉消力戽的运行注意事项和损坏规律总结出来,指导今后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泄水建筑物中溢流坝采用消能戽消能,自本世纪40年代美国大古力溢流坝首次采用,继之,卡尔等人用图表作出戽流水力参数并给出定量,按照这种模式,印度、日本也提出了类似的计算方法,我国70年代石泉电站溢流坝成功地采用戽流消能以来,学者们对戽流流态及水力计算以及如何应用于高坝消能等研究,有很大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如何利用坝后下游水深(h_t),定出适当的戽底高程以及作为衡量消能效果的冲刷坑形态,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4.
四川某水利枢纽初步设计阶段,采用了伸展型梯形槽式消力戽(见图1)。它是根据该枢纽的特点,参照国内外经验改进的一种新的消能工。美国安哥斯崔婭(Angostrura)坝曾研究过槽式消力戽(见图2),其水力学原理为利用消力戽之戽唇,强迫过坝水流在戽内发生强烈旋滚,并利用戽唇的齿槽,构成下游良好的面态流动。伸展型梯形槽式消力戽加大了戽唇与坝趾问的  相似文献   

5.
赵永宣 《人民长江》2008,39(14):32-33
金沙峡水电站枢纽最大闸高34.2 m,闸坝基坐落在含漂石砂卵石覆盖层上.枢纽壅水22.9 m,过闸最大单宽流量69.7 m3/(s·m).泄洪冲砂闸采用较宽扁的闸门,水流出闸后横向逐渐变宽,消力池上游段设消力坎,纵向就近充分消能.消力池下游段左边墙顶高程降低,右边墙向主河床弯折,引导主流向主河床扩散,减小河床防冲区单宽流量,简化消能工程.消能方案经水工模型试验验证,经过两个汛期泄洪运行,各泄洪消能建筑物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6.
戽式消能工的流态随着下游水位的变化可分为自由挑流、面流、淹没面流(旋滚戽或称消力戽)和潜流(回复底流),如图1所示。四种流态中除了潜流是一种有害的流态应于避免外,其余三种流态都各有其优缺点,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我国70年代初建成的石泉水电站是国内第一个采用消力戽消能的工程。此后在不少工程的设计中都把消力戽作为消能工的重要比较方案。而对于需要泄放漂浮物的工程则往往希望采用面流消能,避免戽内发生旋滚。但是,关于戽式消能工的水力学问题基本上还处在试验研究阶  相似文献   

7.
红石大坝溢流堰堰型为WES实用堰,溢流坝采用消力戽消能形式。在实际运行中发现,目前的消力戽存在消能效率低,对下游河床及岸坡淘刷严重。通过造成破坏的原因分析与模型试验,采用了底流与消力池结合的消能方式,实际运行证明,改造后的消能方式改变了原来消能效率低,对下游河床及岸坡淘刷严重的现象,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在溢流坝的消能设施中,以挑流鼻坎和底流水跃消力池应用最广,其水力设计理论也较成熟.但在泄水落差较小、单宽流量和下游水深相当大的情况下,这两种消能工在技术经济方面往往趋于不利,而出现较晚(30年代)的消力戽则有可能适用,并有一些基于模型试验的曲线图表可供设计定型参考。我国最早在石泉水电站采用了消力戽,并取得了一批试验  相似文献   

9.
1概述梅溪水库位于浙江省鄞县境内,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41m,坝轴线长652m,上、下游坝坡均为1:1.4,坝体采用凝灰岩分区碾压填筑。为节省投资,坝体及趾板均直接建造于覆盖层上,坝基防渗采用垂直防渗墙。覆盖层最深处约30m,且分布不均匀,其河床基岩面沿坝轴线方向呈W型,高差约20m,覆盖层最浅处约10m左右。由于在这样复杂的覆盖层上直接修建面板堆石坝目前国内外还不多见,尚无类似成熟的工程经验可供借鉴,水利部为此列为部重点科研项目,对该坝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及计算分析,同时埋设了比较齐全的大坝原型观测仪…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罗汉坪水库下坝址除在右岸坝顶高程上部及坝轴线下游河床右岸一带有基岩出露外,坝址区广泛为第四系所覆盖.据勘探后得知,两岸为第四系覆盖层均为深厚覆盖层.通过对其该深厚覆盖层空间分布及形成机制的研究,为设计上对下坝址不良工程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准确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1.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坝高233 m,为目前国内外已建和在建的同类坝型之最.河床坝轴线至下游围堰之间覆盖层厚度一般为7.05~11.8 m,平均厚度为10.5 m,经考虑多方因素,决定保留坝轴线以下部份覆盖层作为坝基.为了处理好保留区覆盖层,满足大坝基础要求,经研究决定采取强夯处理措施,以提高密实度和承载力.强夯点呈梅花型布置,先点夯,后满夯1遍,夯击点距4 m,分2序夯击,点点跳夯,排排跳夯.为了检测强夯处理效果,进行了干密度、渗透系数、颗粒级配及承载力等项目的检测,结果表明:覆盖层表层1~2 m范围内干密度提高较大,加固效果明显,渗透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承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铁城水电站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44.3m,部分坝段坝基清除基岩上层覆盖层后筑坝。坝体剖面上游坝坡直立,下游折坡点高程提高。溢流坝堰型采用加厚的WES曲线,闸门局部开启运行时,溢流坝堰面曲线处压强最低为-0.01m水头,其他部位压强水头均为正压。各泄水建筑物单独或联合下泄各种流量时,建筑物体型设计满足泄洪、消能和安全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清江水布垭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233 m,坝长660 m,大坝总填筑量为1 526万m3。为了减少河床覆盖层开挖量、节省投资,对其河床坝轴线上游40 m至下游155 m范围内的覆盖层进行了强夯处理,保留砂卵层10万m3,使直接工期提前1个月,为大坝安全度汛赢得了时间。施工中,采用挤压边墙、GPS,面板快速施工、防裂,铜止水连续成型机,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等技术,改善了施工条件、提高了效率、保证了施工进度和质量、节省了投资。  相似文献   

14.
苏石  舒征  林刚 《东北水利水电》2004,22(12):12-13
二道沟水电站是牡丹江莲花水电站下游的首座梯级水电站,本工程特点是洪水流量和单宽流量均较大,泄洪、消能、防冲问题比较突出;坝基覆盖层厚,具有岩基、软基建坝的可能性;为梯级水电站,施工导流流量大,坝址上游莲花水电站对本工程的施工导流流量有影响。因此做好坝型及枢纽布置,解决软基岩基建坝问题以及充分利用莲花水库的调节能力减少二道沟水电站导流流量从而降低导流工程造价是本工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1 工程概况满拉水利枢纽拦河坝为土心墙堆石坝 ,坝顶高程为42 6 1.30 m,坝顶宽 10 m,长 2 87m,最大坝高 76 .3m,土心墙顶部高程为 42 6 0 .30 m,顶宽 4m,两侧边坡均为 1∶ 0 .3,心墙上游为一层砂砾石过渡层 ,一层碎石过渡层 ,下游为两层砂砾石反滤层 ,总厚度与上游砂砾石过渡层相同 ,过渡层与反滤层的外边坡均为 1∶ 0 .5 .上下游坝壳为辉绿岩堆石 ,上游坝坡为 1∶ 1.85 ,下游坝坡为 1∶ 1.7.河床砾卵石覆盖层防渗型式采用垂直混凝土防渗墙 ,墙厚 0 .8m ,上部插入心墙 7m,下部嵌入岩基 1m,并且下部接帷幕灌浆 .两岸心墙与岩基之间设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花园水电站引水枢纽坝址河谷狭窄,坝下游河床自然宽度不足20m;坝址基岩为千枚岩,抗冲刷能力差;枢纽泄洪规模大,最大下泄流量1900 m3/s。设计采用两底孔加表孔紧凑布置,联合运用差动式鼻坎、窄缝、导流板等消能工形式,有效实现枢纽重力坝坝身泄洪功能,较好地解决枢纽下泄水流对下游河床及两岸冲刷问题,保证泄洪安全。本文介绍了该工程枢纽的泄水及消能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上石盘电航枢纽工程坝址地质条件差、泄洪流量大、运行工况及水力学条件复杂,采用覆盖层大开挖岩基建闸结合消力戽消能的设计方案,较好地适应了闸址自然条件和枢纽的运用要求,节省了工程量和投资。经水力计算和模型试验验证,戽流消能在中、小洪水下泄时处在稳定水跃区运行,较大洪水下泄时对下游冲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坝洲水电站大坝消能池水下检查及修补的技术工艺。大坝消能池包括表孔戽式消能池和深孔带雷伯克尾坎的底流消能池,分别承担表孔、深孔泄流消能,以保护下游河床、岸坡和大坝坝趾不被淘刷,保证洪水安全下泄。为及时了解水下消能池的工程状况,须定期对下游消能池进行水下检查,必要时进行修补处理。  相似文献   

19.
小漩水电站工程为堵河干流3级开发的中间一级,坝址位于堵河中上游的潘口乡。该电站上游来洪量大,发电利用水头低,工程区存在软岩、深厚覆盖层地质问题。通过多方案论证,最终确定枢纽布置方案沿坝轴线呈"一"字形布置,枢纽建筑物由6孔开敞式平底泄水闸、河床式贯流机组厂房、两岸垂直心墙土石坝、下游2.6 km河床疏挖段及通航建筑物(预留)等组成。侧重介绍了枢纽布置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20.
正大藤峡水电站和桥巩水电站毗连。桥巩水电站是"小小弟",设计洪水流量25 700 m~3/s,拦河闸坝最大堰高仅25 m。回忆当年桥巩水电站泄洪消能防冲设计方案的选择:若采用底流消能,则池底紧贴岩面,底板薄,但嫌水过深、池太长,不理想;若采用戽流消能,按达到设计流态所需来选用池身结构,则可缩短池长,抬高戽池底板面高程,可把消力池尾坎位置向上游移近60 m,缩小下游施工围堰与边墙护坡范围,但戽池底厚度达8~10 m,戽池底太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