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苏州市地处长江下游、太湖之滨,境内湖荡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叉,经过数十年的水利建设,有效地抗御了水旱灾害,为农业生产丰收和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些,与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所倡导的治水工程和治水理沦是分不开的。范仲淹,字希文,生于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卒于仁  相似文献   

2.
太湖地区水利发达,农业兴盛,经济繁荣。悠长的治水历史,锻炼、培养了许多水利专家,北宋郏亶便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撰写的《水利书》堪称古代太湖水利文献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治水     
虎门焚烟,查禁鸦片的壮举是和林则徐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的,这已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事实。但是,这位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同时还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水利家,他的治水足迹遍及长江、黄河、淮河、太湖、闽江以及新疆地区,这一点却鲜为人知。这里,我们仅从虎门焚烟前后剪取几个片断,来说明林则徐兴办水利的成就和他治水利民的思想光彩。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苏州市地处太湖下游、长江尾闾,既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又极易遭受洪涝侵袭,形成"水乡泽国",历史上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持之以恒,治水不懈,动员全市人民大摘水利建设,兴水刊,除水害,基本建成了防洪、挡潮、除涝、灌溉、供水、治污等水利工程体系.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水利部将苏州市列为全国首批水利现代化试点城市,使苏州水利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一、湖州市的太湖溇港是治水的结果湖州市的太湖溇港是苕溪水系通向太湖的尾间。太湖溇港位于太湖西南湖沼,东自市区与江苏吴江县交界起,西至长兴县与宜兴县交界止,古称有七十二溇港,目前存有55条通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太湖流域水系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就古代太湖治水涉及的防洪、排水、灌溉、除涝、河运、围田等,分析了古人治水得失及其经验教训,以期在新一轮太湖流域防洪规划中有所启迪,指导现代太湖流域治水。  相似文献   

7.
说起太湖,古时称“震泽”、“具区”、“笠泽”,它位于江苏省南部,属无锡市管辖,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湖。面积约为242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米左右,湖岸线为400公里,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流域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河流港汊密如蛛网。由于靠海一带地势低于长江水位,自古以来就是太湖洪水的走廊。又常常受海潮倒灌的影响,湖水不畅,所以经常泛滥成灾。因此,曾有不少学者名士在这里兴修水利,变害为利。从大禹治水到伍子胥开运河,直到吴越王钱缪、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等人,都曾留下过治水业绩。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北宋著名水  相似文献   

8.
贡瑞金 《治淮》2003,(8):41-42
江苏省苏州市胥口水利枢纽是国家治理太湖的重点工程之一,主要包括16×135×12船闸、16m节制闸、公路桥、太湖大堤及附属配套设施,是苏州市水利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单项水利工程。为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综合效益,苏州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进行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探索,并逐步实施,正式投入运行。几年来,该项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的防洪、排涝、引水、截污和交通以及现代化管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一、系统结构苏州市胥口水利枢纽工程现代化管理系统包括工程电视监控多媒体管理系统、闸门运行数字检测微机控制系统、工程信息管理微…  相似文献   

9.
《治淮》1994,(3)
自1991年发生特大洪水以来,沿江沿湖各省市加强了淮河与太湖的治理,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希望各有关省市和部门继续加强对淮河、太湖治理工作的领导,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治水的优良传统,保证治理资金及时到  相似文献   

10.
《治淮》1994,(3)
有关省市和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团结治水。治理好淮河、太湖关系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正>"治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是最难的。如果治水都做得好,其他方面就也能做得好。"——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区委书记吴炳芳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和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毗邻交界,两地河网交错,地域相连。边界河治理成为"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跨省治水难题,两地积极探索跨省联合治水新模式、新机制,推进省级边界水环境联防联治工作,加大水环境保洁联防联治力度,保  相似文献   

12.
贡瑞金  程日清 《江苏水利》2003,(6):23-23,25
苏州市胥口水利枢纽是国家治理太湖的重点工程之一,主要包括16m×135m×12m船闸、16m节制闸、公路桥、太湖大堤及附属配套设施,是苏州市水利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单项水利工程。为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综合效益,我们进行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探索,并逐步实施,正式投入运行。几年来,该项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的防洪、排涝、引水、截污和交通上,以及在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太湖流域治水实践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浩云  陆志华 《水利学报》2021,52(3):277-290
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是流域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思想,是解决流域性水问题的有效方法论。太湖流域因湖得名、因水而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流域治水始终围绕兴水利、除水害、保发展、惠民生,先驱们为之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的治水思想,并成为流域各地治水的重要遵循,未来也将不断传承与发展。新世纪以来,太湖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生态环境改善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布局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流域的治理与管理框架,造就了江南水乡的繁荣昌盛。在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太湖流域全方位水安全保障也不断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本文系统总结太湖流域治水历程、治水思想、治水现状,分析新时期流域治水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探讨未来流域治水方向,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幸福太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苏州市深化水利改革,转变传统观念,水利工作的重点由原来的单一建设型转变为建设管理结合型,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在抓住“增加投入,建造工程”这个硬件的同时,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行业管理,使水利基础产业的地位得到巩固,水利工程效益得到更好发挥,水利事业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切实加强水政建设,实行依法治水《水法》的深入宣传和全面贯彻,使苏州市的水利工作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阶段。几年来,苏州市把水政水资源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领导分管抓,部门具体抓,基层着力抓,水政水资源工作从  相似文献   

15.
重新修订后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6月5日施行,这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依法治污、科学治水,重建太湖碧波美景的又一重大举措。全省各级水利部门都要认真学习宣传《条例》,贯彻落实《条例》,切实依法加强太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努力维护太湖的健康生命。  相似文献   

16.
叶建春 《中国水利》2012,(24):53-5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部署,针对水利工作也提出了加快水利建设的明确要求.太湖局在流域综合治理与管理工作中,将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理念,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跨越迈进,为流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水利保障. 回眸2012,在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太湖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积极践行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细化实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调度依法治水,统筹协调合力兴水,为推动太湖流域水利事业再上新台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十二五"期间,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不断深化流域水利改革,持续强化依法治水管水,积极服务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流域水利改革发展增添新动力"十二五"时期,太湖局深入学习领会新时期治水思路和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多次举办局党组扩大学习班,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多角度、全方位、大视野地进行解读,推动治水思路战略性转变,同时加强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水十条"、海绵城市等治水新政的学习把握,开展经济社  相似文献   

18.
朱国华 《治淮》2000,(6):15-16
黄海滔滔,岁月悠悠。从唐朝李承修筑的捍海堰,到宋朝范仲淹修筑范堤;从清末民国初期张謇废灶兴垦修筑公司堤,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大丰人民修筑的围垦堤;从明万历十一年建成的丁溪闸,到刚刚投入运行的新团河封闭闸。无一不说明,大丰的历史是一部治水的历史;是与自然灾害展开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大丰人民艰苦奋斗,团结治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19.
任红 《中国三峡建设》2011,(2):88-95,98
一个人倘若因为是艺术家而受人尊重,已经非常了不起,而苏轼的作为并不止于这寂寞而华美的身份。林语堂说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的人"。此外,他还是个治水者。林语堂戏说苏轼大概是天生的火命,为官的时日,不是在治水,便是在抗旱。在他一生不断的变迁、流放之间,他还见缝插针地完成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水利大事。从徐州的黄楼,到浙江的西湖,他从来不曾是一个庸吏,他改变,创新,做能力范围最出色的事.他是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曾巩、富弼同时代的人,却丝毫不为这些北宋夜空中的熠熠星芒所遮掩,甚至他是其中最亮的那颗。  相似文献   

20.
朱国华 《江苏水利》1999,(12):13-14
黄海滔滔,岁月悠悠。从唐朝李承修筑的捍海堰,到宋朝范仲淹修筑范堤;从清末民国初期张謇废灶兴垦修筑公司堤,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大丰人民修筑的围垦堤;从明万历十一年建成的丁溪闸,到刚刚投入运行的新团河封闭闸,无不表明,大丰的历史是一部治水的历史,是与自然灾害展开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大丰人民艰苦奋斗,团结治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