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抗旱知识     
1.干旱: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1)气象干旱:不正常的干燥天气时期,持续缺水足以影响区域引起严重水文不平衡。(2)农业干旱: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降水不足、土壤含水量过低和作物得不到适时适量的灌溉,致使供水不能满足农作物的正常需水,而造成农作物减产。(3)水文干旱:在河流、水库、地下水含水层、湖泊和土壤中低  相似文献   

2.
对作物旱情从气象、土壤、作物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合2003年太谷小灌区实测作物旱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作物旱情的发生、发展,不仅与作物生长期的气象要素有关,而且与作物的田间管理(主要指灌水)有着密切的联系,作物生长是气象条件与田间管理的综合反映.只有对气象干旱、土壤干旱、作物受旱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作物旱情作出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防汛和抗旱是水利工作的两件大事,但人们对旱灾的重视远远的不足于对洪涝灾害重视的程度。我国是一个旱灾频繁的国家,每年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农田面积和粮食作物减产损失中,旱灾要占一半以上。正定县地处河北省西南部,“十年九旱”已使农业生产发展严重受到了旱灾的制约。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就发生旱灾的本身而言,旱灾并不单纯是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问题,而是涉及到气象、水文、土壤、作物以及水利灌溉等诸多因素,搞好水利灌溉或采用其它措施保持土壤水分能满足作物需要,即…  相似文献   

4.
张宇亮  吴志勇  何海 《水利学报》2022,53(10):1168-1179,1193
基于模拟土壤含水量构建的干旱指数可反映农业干旱的时空发展过程,已被广泛用于大范围农业干旱评估中。当前模拟用于干旱评估的土壤含水量时,常采用水文模型进行模拟。然而,水文模型常过于简化作物模块甚至缺少作物模拟方案,无法模拟作物需水量,因此仅基于土壤含水量构建的土壤干旱指数因忽略作物需水而难以准确评估实际的农业干旱情况。研究构建了考虑灌溉过程影响的水文-作物耦合模型VIC-EP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提出了基于VIC-EPIC模拟作物需耗水过程的作物缺水距平指数CWAPI(Crop Water Anomaly Percentage Index),在青口河流域开展了区域农业干旱评估方法研究。验证分析表明,构建的CWAPI因考虑作物需水影响可直接反映作物的缺水状态和缺水对作物生长的累积影响;由于在干旱评估中引入了作物种植比例、轮作类型和灌溉的影响,CWAPI能够较SMAPI(Soil Moisture Anomaly Percentage Index)更客观地反映区域作物旱情。因此评估农业干旱时,需要考虑作物种植比例、轮作和灌溉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农田灌溉的发展趋势、规模、速度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是我国今后灌溉发展的重要问题。确定作物对水分需要的规模及有效控制面积的因素是灌溉用水量。旱作物在土壤肥力等相同条件下,缺水时,作物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当土壤水分达到他和后,就会因土壤中缺氧成渍害而减产。因此,如何准确地确定旱田灌水量,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有着重要意义。1.灌水量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包括灌溉农业所有条件,主要有气象因素、土壤因素、作物种类。对某一特点土壤的用水量,主要由作物种类确定。影响气象因素有降水、气温、湿度、日照以及风速…  相似文献   

6.
统计了1951年以来衡水市水文资料,对1997年衡水市旱情,从气象、农业、水文3方面进行细致分析,表明该年干旱从气象上为35年一遇,年内7月、8月降水为50年一遇。7月和8月两月降水为100年一遇。农业在不考虑灌溉的情况下,干旱减产损失10亿元以上。水文干旱已经使该市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3种干旱指标均从不同侧面反映干旱规律,它们相互结合可以比较完整地描述干旱现象。  相似文献   

7.
基于供水水源的干旱指数及在昆明干旱频率分析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昆明需水量主要供水水源的基础上,以土壤含水量和径流量分别表示作物蒸散和各用途取水的供水水源,参照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构造方式,构建了基于标准化土壤含水量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的综合水文干旱指数。采用阈值法识别基于综合水文干旱指数的干旱过程,通过区域旱情频次确定干旱发生阈值,并分别以干旱过程中指标值小于干旱发生阈值的时段数和时段内干旱发生阈值与指标值之差的累积和为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在采用适线法确定干旱历时、干旱烈度边缘分布的基础上,利用GH Copula函数构建了两者的联合分布,计算了昆明1956—2011年干旱事件的重现期。与昆明实际旱情及由标准化土壤含水量指数、标准化径流指数识别干旱过程比较,综合水文干旱指数适用于昆明干旱过程识别及其重现期计算,相比于气象干旱指标能更直接地反映区域旱情,而相比于土壤含水量或径流量单水文干旱指标能更全面地反映区域干旱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农业干旱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模拟是根据农作物干旱成因机制和作物水分供需平衡原理,制定数学模型。应用这种模型,模拟山东全省和16个地市近40年的历年、各季度以至月日的作物干旱程度及其变化过程,评定出干旱等级,分析干旱规律,并用气象指标法调查统计法的分析成果与模拟成果作对比检验其实用程度,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杜屿  周敏 《山东水利》1995,(4):58-62
干旱模拟是根据农作物干旱成因机制和作物水分供需平衡原理,制定数学模型。应用这种模型,模拟山东全省和16个地市近40年的历年、各季度以至月日的作物干旱程度及其变化过程,评定出干旱等级,分析干旱规律,并用气象指标法调查统计法的分析成果与模拟成果作对比检验其实用程度,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干旱灾情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作物相对减产与作物蒸散差额之间的关系为依据,以旱灾减产百分率为指标对旱田灾情进行分区的评估,在吉林省属首次。其与干燥指数及频率分析等气象指标法比,更具有现实和长远的经济意义。其评估结论可做为抗旱决策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1.
帕尼.  B 《水利水电快报》2000,21(11):25-27
作物-土壤-气候模拟是确定每次灌溉的时机选择和灌溉水量的主要工具。它有助于规划、设计和运行有效的灌溉系统,也有助于改善灌区的水管理系统。为进行本研究,收集了印度奥里萨邦巴里巴特纳灌区的气象资料,该灌区主要种植水稻、马铃薯和花生。根据作物生长过程资料,计算其日需水量。利用日降雨资料和土壤含水量平衡表法,计算出有效雨量和这三种作物的灌溉需水量,从而编制出作物的灌溉计划。  相似文献   

12.
剧烈不稳定的气象变化对农业具有极大的影响,仅用相当于正常气候的平均值是难以说明的,必须以极值来进行分析。干旱和洪涝是两件相反的事件,但干旱来临时很难明确地指出开始的时间。索马斯(Thomas)曾对农业干旱、气象干旱、水文干旱进行了论述。实际上对农业干旱的影响,远比Thomas讨论的更复杂。在作物生长季节和非生长季节降水不足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一、旱涝基本概念旱涝主要指旱涝灾害。灾害分析属于自然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因降雨少,作物供水不足而减产成灾谓之“旱”。因降雨积水,土壤含水量超过作物适宜生长程度而减产成灾谓之“涝”。农业灾害现象极为复杂,旱涝因素很多。从气象因素考察,旱涝具有周期性和随机性特点;从下垫面考察,又具有地域性特点;从人为因素考察,还具有社会性特点。由于对旱涝灾害的认识角度不同,各地区各部门的旱涝分析标准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东北地区水文模型的土壤含水率和径流以及实测气温、降水等资料,文章分别选取了能够表征水文干旱、农业、气象的标准化径流指数SRI、降雨蒸散发指数SPEI和土壤含水率距平指数SMAPI,然后对3种干旱指数之间的时空关联性和干旱过程反映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对干旱识别较为敏感的指数为SPEI,而SMAPI对干旱过程的刻画较为稳定,SRI对水文干旱变化较为平缓;相对于SMAPI和SRI指数,SPEI指数所反映的干旱范围和等级较大,相对于水文和农业干旱,气象干旱的发展较为严重,SMAPI和SRI指数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3种干旱指数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SMAPI与其他两个指数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以华北平原为研究区,选取冬小麦和夏玉米作为典型作物,采用作物系数法并依据预估的气候情景计算典型作物的净灌溉需水量,分析不同气温和降水变化幅度下冬小麦和夏玉米需水过程和需水总量。同时,结合气象干旱和需水异常程度划分了干旱易发区。所得成果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和标准化土壤水指数分别表征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基于干旱事件三维识别和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事件对的匹配结果,利用Copula函数条件概率分布和贝叶斯网络概率模型分析了西北地区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时空多角度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基于线性、非线性关系模型及Copula函数条件概率分布确立了西北地区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干旱面积及干旱迁移距离间最优响应关系分别为二次多项式模型、基于Frank Copula函数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指数模型和线性模型;建立的气象、农业干旱变量间的响应概率特征曲线可定量预测西北地区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发展为农业干旱的概率;已知气象干旱特征条件下,根据最优响应关系及响应概率特征曲线可对农业干旱特征及其发生概率进行可靠预测。  相似文献   

17.
干旱是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经常性灾害,其中土壤干旱是农业干旱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根据土壤水分特征确定干旱指标,结合遥感信息及建立的遥感模型来分析区域性的干旱状况,对黑龙江省的干旱状况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旱科技新产品高吸水树脂据《中国气象报》报道高吸水树脂抗旱增产的消息。高吸水树脂是一种集保水保肥和作物生长调节功能于一体的新科技产品,云南省广南县气象局1990年引进。1993年在冬春异常干旱,全县小春作物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高吸水树脂栽培冬小麦试验...  相似文献   

19.
昭平台灌区主要为农业灌溉,灌区作物全部为旱作物,不合理的灌溉,不仅浪费水量,还会造成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地下水上升问题,致使农作物减产,严重的甚至弃耕。本文结合灌区的实际灌溉情况进行分析测算,实施合理灌溉,节约用水,扩大灌溉效益,提高灌区粮食总产量。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农业干旱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作物根系层土壤含水率为基础建立了作物干旱指标模型,并综合考虑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条件对作物的影响,引进敏感系数,建立了干旱等级模型,研究了黄河流域干旱的地域性,季节性,持续性等特征,并对黄河流域区域干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