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Planning》2014,(16):87-90
目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并观察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4例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出血疾病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复常时间和护理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脑出血疾病治疗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97.2±1.9)分vs(84.6±3.6)分,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4.0±3.2)d vs(19.0±2.2)d,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11 240.0±48.5)元vs(13 280.0±65.8)元,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对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发生延迟恢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临床路径。不同入院时间(入院时、入院后3 d、入院后1周)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临床路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分,采用SCL-90对观察组、对照组入院后1周进行评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观察组、对照组入院时、入院后1周进行评分。结果入院后1周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临床路径SCL-90评分值显著低于入院时及入院后3 d(P〈0.01)。观察组入院后1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SCL-90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入院后1周敌对、恐怖SCL-90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入院后1周SDS、SAS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入院后1周SDS、SAS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均P〈0.01)。结论心理护理临床路径能有效地降低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了人际关系,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2)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脑出血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脑出血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出血疾病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脑出血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0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治疗。采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评估,比较2种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舒适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3%(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5):125-126
目的:本文探讨了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实施护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和健康教育,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在护理质量得分、健康知识广度得分和健康知识深度得分上,对照组患者的得分水平低于观察组患者,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水平,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 491,P=0.0 019)。结论:在临床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实施护理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临床护理满意度,并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4)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收治61例ESRD行AVF患者的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 Plinary team,MDT)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情况;患者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试量表(self-care ability scalefortheelderly,ESCA)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栓形成、内瘘闭塞及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DT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ESRD患者的满意度及自我照护能力,减少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梅荣 《矿产勘查》2011,(2):58-59,62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38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70)和对照组(n=68),2组均按医嘱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6周,干预组根据患者的生理节律、病理与心理特点,应用时间护理对服药时间进行调整,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有很好的降血压效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85.29%)(P〈0.05);治疗后干预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降压更平稳;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14.71%)(P〈0.01)。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时间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能更有效、平稳地降低患者血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两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指导,可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对临床相关知识的掌握,循序渐进的深入了解对其疾病治疗有关的日常护理方法,改善了患者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分娩的19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的18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质量(包括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产程观察准确率、护患沟通时间、母乳吸吮开始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产后出血发生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程观察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护患沟通时间多于对照组,母乳吸吮开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均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层级护理模式应用于产房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亲情服务对乙型肝炎患者情绪及健康教育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亲情护理工作模式对乙型肝炎患者施行心身整体护理,应用格林伯格(Greenberger)情绪评估法对60例乙型肝炎患者于入院时、出院前分别测评实施亲情服务前后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对健康教育依从性。结果出院前患者的心理紧张值明显低于入院时(P〈0.01),而健康教育依从性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结论亲情服务有利于改善乙型肝炎患者不良行为和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给予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手术前1d(护理前)、出院时(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显著(P〈0.01)。试验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P〈0.01)。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能有效减少其负性心理情绪,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轻上肢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上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个体化镇痛、心理护理、呼吸训练、中医疗法、健康教育、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方面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4-72hVAS评分及睡眠时间,术后24、48h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并对2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72h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4-72h睡眠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术后24、48h镇痛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减少(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同时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34例采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手术配合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配合率、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临床疗效显著,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与传统剥离术的手术效果及其术后出血并发症情况,为扁桃体切除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行扁桃体切除患者1 179例,其中采用传统剥离术423例(对照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切除术756例(观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出血发生率、出血原因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减少(均P<0.05),2组术后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扁桃体传统剥离术比较,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观察组(28例感染性黄疸新生儿)及对照组(5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WBC、CRP指标,并对2组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TBIL、IBIL、WBC、CR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除胆红素的影响,血清CRP与WBC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8207,P〈0.01)。结论CRP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指标之一,动态观察其水平变化有助于判定病情的演变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61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在实行常规手术护理时加强细节护理;对照组(57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实行常规手术护理。采用焦虑、抑郁、满意度自评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118例手术均进行顺利;试验组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在手术室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加强细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